語文天地四年級教案(精選2篇)
語文天地四年級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交流摘錄筆記,體會方法的不同。
2。學習朗讀古詩,體會詩中春水的美麗。
3。通過開卷有益的學習,體會文中人物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摘錄筆記
1、交流自己的摘錄筆記,一下誰的摘錄筆記寫得好。
2、讀一讀課文中摘錄筆記的內容,體會《春潮》和《三月桃花水》用了不同動詞描寫春水的寫法。
3、引導學生摘錄課文中類似的句子。
二、讀一讀。
1。出示古詩《蘭溪棹歌》,交流查找到的戴叔倫的資料,師可以適當補充。
2。用自己的方法朗讀古詩,交流質疑,理解詩中難懂的詞句。
3。找出詩中自己喜歡的句子,說說怎樣朗讀。
4。配樂朗讀。(課件出示相應的圖片)
5。出示古詩《桃花溪》,交流查找到的張旭的資料,師可以適當補充。
6。用剛才的方法學習古詩,小組內交流質疑,理解詩中難懂的詞句。
[設計意圖: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擁有一定的學習古詩的方法,再加上剛剛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了一首古詩,所以放手讓他們自學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7。配樂朗讀。(課件出示相應的圖片)
8。你還收集了哪些描寫春水的詩句?還可以交流學生收集來的一些描寫春天的詩。
用自己的話贊美一下春天。
三、開卷有益。
。ㄒ唬⿲W習《潑水節》。
1。自己朗讀課文,同桌間互相正音。
2。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圍繞“潑水節”寫了哪些內容?在書中劃下相應的句段。
3。談一談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
可以是書中描寫潑水節情景的部分,也可以是關于潑水節美麗的傳說,還可以說一說1961年周總理參加潑水節時的情景。注意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句段說一說。
4。相機指導朗讀。小組內互讀,指名讀等形式。
例如:怎樣才能讀出潑水節那種熱鬧的場面和歡樂的氣氛?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文中所描寫的內容。
5。你認為文中哪些句子寫的最美?再讀,感受文章句段。
(二)學習《搶春水》
1。自讀課文,說一說搶春水給你帶來了什么樣的感受?
2。從哪些句子中能夠感受到“搶春水”的快樂?再讀課文,劃下來。
3。相機指導朗讀。想一想,怎樣朗讀才能和課文中的小伙伴一樣感受到同樣的歡樂?
4。注意指出文中“我們”搶到春水時說的話。
四、金鑰匙。
1。先說一說通過本單元課文的學習,自己又掌握了哪些上課聽講或理解課文的方法。
2。全班交流。
3。讀一讀書中小朋友的方法,談一談上課時還需要注意什么?
筆下生花(本課建議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指導)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觀察事物以及充分寫出內心感受的方法。
2。通過自己動筆描寫“春水”,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播放歌曲《春雨沙沙》。
2。朗讀詩歌《春雨》。
說一說歌曲和詩歌都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色?
春水滋潤著大地,催生了萬物。充滿了生機的春天睜開了惺忪的睡眼,歡迎我們投入她熱情的懷抱,今天我們就來用我們自己的筆來描繪春水。
二、出示本次題目和要求。
1。春天的小河(小雨……)
2。想象:我是春天的小雨點
要求:可以借鑒本單元的主題課文的描寫方法,語句通順的描寫自己眼中的春水,要求將自己觀察到的感受充分寫出來,將寫得有聲有色。
三、指導。
1。說一說春天的小雨給你帶來一種什么感受?也可以說一說春水帶給你一種什么感受?可以結合課文中的詞句來談一談。
2。你打算從哪些方面來描寫?
3。出示書中提示的描寫方法。
想一想怎樣才能寫得“有聲有色”?(例如引導學生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來描寫,也可以鼓勵學生模仿書中的一些詞句來寫一寫。)
4。課件出示一些有關春雨的錄像或圖片資料,幫助學生直觀的感受。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搜集素材,使他們有景可寫,另外通過這些錄像或圖片資料讓他們的眼界更加開闊,從而使的題材更加廣泛。]
5。說一說自己的感受,看到這樣的畫面使你想到了什么?
6。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要寫的內容。
7。全班交流。
四、出示。
聽一聽,說一說他是怎樣寫的,自己要學習哪些方面。
五、試文。
提示學生注意要寫得有聲有色。
第二課時(講評)
語文天地四年級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寫摘錄筆記和閱讀名句格言等學習積累詞句的方法。
2、通過暢所欲言、開卷有益等環節練習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農民的勞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農 民的勤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對農民要關心、尊重、敬佩、不要歧視。
3、通過習作練習,體會“有耕耘,就會有收獲”的含義,分享成功的喜悅。
課前準備:
活頁卡課件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三年級時,我們摘抄了文章中用得好的詞語,但只這樣還不夠,本學期,我們還要進行摘抄的練習,而且還要學會摘抄優美的句子,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板書:寫摘錄筆記)
二、討論班級上學期進行幾次摘錄筆記的體會。
三、提醒學生注意:
在課外閱讀中作摘錄筆記要把題目、作者、書名和日期寫下來,以備查閱。
四、出示活頁卡
1、問:上面摘錄了哪些內容?為什么要摘錄這些詞句?
2、齊讀摘錄的詞句。
3、指讀里面的句子,請查資料的學生講講這幾句話的意思。
五、在自己的摘錄筆記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詞句讀一讀。
六、讀一讀
1 自由讀一讀。
2 教師簡單介紹諺語、古詩文的意思。
3 采用多種形式朗讀讀、背誦。
七、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回憶。今天,我們一起跟隨作者到它的童年時光中去看看她的收獲。(板書:柚子樹下)
二、自讀課文
1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2 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劃上記號。
三、交流自讀情況
四、在自由讀課文,出示課件思考題:
1 再讀課文第三部分,劃出描寫心理變化的句子。
2 說說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和由根子一起去水塘里劃盆采菱?
3 在水塘里采菱時,發生了生么事,我的心理先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4 此時,我又怎樣的收獲?
5 當我把木盆劃到柚子樹時,回合由根子說什么?做什么?
五、齊讀。
六、小練筆:
當我把木盆劃到柚子樹時,回合由根子說什么?做什么?,注意把自己的想象寫進去。
七、作業:有感情地的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導入:
本單元的主題是收獲,其實就是勞動,是對勞動和農民的尊敬。農民伯伯的勤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描寫農民的詩。
。ò鍟n題:一個農民,在田邊走著……)
二、自讀課文,出示學習要求:
1、讀準字音。
2、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文中的空白地方。
3、劃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朗讀,注意正音
2、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四、指導有感情的朗讀,品位其中的感情,體會老人的普通、平凡。
五、寫一篇讀書筆記,談談自己的感受。
六、作業:
1、從課外閱讀中摘抄優美的詞句。
2、做“小記者”去采訪身邊的農民,為下節課做準備。
第四課時
一、談話導入
通過本單元《拾穗》、《一個老農,在田邊走著……》我們知道農民的普通、平反,但農民的勞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農民的吃苦、耐勞等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的生活與農民的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們。
二、小組交流課前采訪或觀察到的身邊的農民。
三、全班開展交流。
教師要適時評點,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四、筆下生花
1、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所圍繞的主題是什么?(收獲)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有三個,大家從中任選一個。
2、四人一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說自己想寫的內容。
4、教師點評。
5、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6、引導確定習作的主題。
7、學生開始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七、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