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片插接(精選3篇)
紙片插接 篇1
課題: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初步了解新的手工制作知識及掌握基本的插接技巧。
2、引導學生在欣賞造型與色彩中勇于發表獨特見解。
教學重點:插接圖形的造型設計。
教學難點:插接技巧的了解與掌握(插接方法與擺設形狀)
教學工具:彩色卡紙、剪刀、示范作品、學生作品及精美藝術圖片。
教學過程:
一、授課
1、制作方法對比導入——點出課題
師言:小朋友們,我們在上幾個學期的美術課中,上過很多的手工課,學到了許多新的制作方法。(請幾個學生講講學過什么樣的方法:粘、剪、卷……)。教師指出今天我們要學習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紙片插接)。
2、 欣賞、對比,發現新的紙工技法
欣賞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撲克牌插接、幾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貼式的立體橋梁作品。)
請學生觀察這些紙藝作品與以往的手工課制作紙藝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觀察粘貼式的橋梁作品與插接成的紙片作品中引導學生對比發現兩者有制作方法何不同之處)
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由學生回答、發現。)
3、 觀察范作:
師問:觀察作品并告訴老師哪些比較好看,為什么?
生答:紙片的圖形十分漂亮,顏色豐富,搭配和諧。
4、 教師邊示范制作,邊講解:
剛才我們經過觀察,已經發現了這課要學習的內容——紙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點,現在老師把具體的制作步驟示范,讓同學們進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點。
(1)設計紙片造型(由于時間較久,也可用簡單方形代替,)
(2)剪。
(3)研究插接方法(提醒學生先由設計作品的底座)
(4)插接。
提醒學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選擇井字格形結構。(鼓勵學生找其它更牢固又美觀的插接方式。)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議做大些。
5、 讓學生先討論,并分組動手先制作插接底座。
6、 看看誰的底座最牢固,并把這個新發現方法介紹給大家。
二、布置作業:
1、 學生可自行分組制作。
2、 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
3、 學生完成作業,教師巡視輔導,發現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給予指正、修改、加以鞏固。
三、評價、作品展示、比一比:
選出造型夸張、拼接牢固的小組作品,比比看,誰的最有創意,誰最有辦法,插得最高,由學生為主參評,小組間互相評價,講一講,這些作品的優缺點?相互交流插接經驗。
四、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又學到了一種新的紙藝制作方法,知道了利用插接也可以做出精美的紙藝作品,其實還有很多的方法我們還沒學到,老師希望你們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當中多動動手,你們就慢慢會發現這其中的美,并且用自己靈巧的雙手把這種美制作出來。
紙片插接 篇2
紙片插接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課前的調查和學習,引導學生了解插接這種紙藝形式,產生對插接藝術的興趣;了解插接的結構及基本的變化手段,嘗試著設計并制作一組插接紙藝作品。
2.通過設計并制作一組插接紙藝作品的活動,培養學生的感受、合作、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和創造意識及創新精神,發展個性。
3.追求行為目標的情感驅動力,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在與同學共同設計、共同制作的過程中,加深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感情,留下自己在藝術道路中成長的足跡。
教學準備:
學生:剪刀、各色卡紙、吹塑紙、美工刀、手套。
教師:為學生提供多幅供欣賞的優秀的紙藝插接作品的圖片,實物投影儀,各種顏色的kt板,線鋸,剪刀、美工刀、手套。
教學重難點:
1.單元形的設計要簡單易制、方便復制。
2.啟發學生運用改變接縫切口的長度、方向及在基本形上的位置的方法使作品產生出多變的空間構成關系。
3.掌握機械線鋸的使用方法。并在制作中注意安全,學會自我保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
學生匯報自己通過課前研究性學習,了解到的關于紙藝插接的知識。
學生交流完畢,教師將學生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歸類和總結。
出示課題:插接
活動二:
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大師作品,請學生概括總結插接作品有哪些種類。
(1)普通形的插接:單元形相鄰兩片各切割一半插縫。(教師提醒學生:斷面形狀又有放射形和平行形,后者易變形,故要求面材有一定厚度 或使造型有較大支撐面。)
(2)靠榫眼、扣接的單元形的插接,形式更加靈活。
(3)由曲折的開形做插接。
(4)由單位內空體做插接。
我們今天就來嘗試著制作插接中最簡單的——普通單元形的插接。
活動三:
實物投影儀出示大家熟悉的雕塑“鐵蝴蝶”的照片,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看到這組雕塑時所產生的感受,理解作品由于造型形式所產生的張力和所蘊含的奔放的情感。
利用實物投影儀的放大功能展示“鐵蝴蝶”雕塑的一個單元形象,請學生每人用大紅色銅版紙來“克隆”一個3*4cm的“鐵蝴蝶”形象。(學生運用剪刀、美工刀進行簡單的形的模仿)
做完后鼓勵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研究和實踐,將本組內每個人做的蝴蝶個體在合適的地方切割開縫,插接成一組“鐵蝴蝶”雕塑。(活動目的:讓學生在運用易切割的銅版紙進行對簡單形的模仿,并自己找出成組造型的插接方法的過程中,找出單元形在插接過程中向各個方向延伸時的插接規律和方法。)
請學生談一談自己組是怎樣如何找到最適宜切割開縫的地方成功的實施插接的,也可以幫失敗的組找一找問題出在哪兒。
教師總結:實際上所有的普通單元形的插接都是先設計出一個單元形,進行復制,并裁割出有規律的表面切縫,再進行變換平面角度的對插,向空間各個方向延伸。這樣,一個視覺上的立體形態就顯現出來了。
活動四:
小組通過討論,設計一個簡單易復制的單元形的形象,由學有余力的學生用卡紙或吹塑紙進行制作并找出合適的位置裁出接縫,做好后組里其他同學進行復制。小組進行插接造型。
先做完的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著用電動線鋸來用kt板切割一個單元形象。
活動五:
展示作品,學生互相參觀,通過比較,進行自我評價與互相評價。請本節課用線鋸進行制作的同學向大家介紹一下使用電動工具的經驗。
第二課時
活動一:
出示上一節課后學有余力的學生同教師一起用電動線鋸切割kt板制作的插接作品“和平鴿”。請參與設計的學生談談設計意圖——愛好和平,放飛理想。說明自己設計的這件作品要留給母校來裝飾美術展室,作為自己藝術學習道路上的足跡。倡導同學們開動腦筋,也來設計一個有寓意的形象做成插接作品。
活動二:
想一想,說一說:你們組要做什么形象的插接作品,這個形象代表著自己對學校的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各組繪制出單元形的設計稿。
活動三:
學生嘗試著用電動線鋸來將kt板切割成單元形:(教師重點強調學生要注意使用電動機械的安全,注意自我保護)
將已經用線鋸做過切割練習的學生分到各小組,指導其他同學正確、安全的用線鋸來進行切割。
各小組輪流使用線鋸,本組內根據學生情況分工,由學有余力的學生來切割曲線部分,學困生可以幾個人合作來切割直線和較短的曲線。(每組派一個負責衛生的學生,將切割下來的碎屑及時回收到垃圾袋內)
活動四:
各組將切割好的單元形切割插縫,以一個單元形為中心,向各個方向進行延伸式插接。
在學生插接的過程中教師具體指導,引導學生運用改變接縫切口長度或在基本形上位置的方法產生多變的空間構成關系。
活動五:
“看,我的作品”小型展覽。由學生自己解說作品的構思、制作中的感受,其他學生作觀眾,并在“參觀留言本”寫下自己看了這件作品的感受。
課后拓展:
1.出示范作,啟發學生回去后試著用在同一組作品內用改變基本形或改變面材的方法使自己做的插接作品更具觀賞性。
2.在制作諸如“小相架”之類的實用制作時,是不是也可以用插接的形式使作品的效果更具立體感呢?
紙片插接 篇3
紙片插接
課型:造型•表現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硬紙片插接的作品,引導學生對立體造型藝術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學習利用硬紙片剪口、插接形成藝術作品。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將硬紙片剪制成各種簡單的外行,并嘗試將制作完成的硬紙片接插組合成小藝術品。
教學難點:
插接的作品要有一定的穩定性和藝術性。
教學準備:
教師:范作,紅、黃、藍各色硬彩紙,剪刀、膠水
學生:彩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用具,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二、導入新課
以為小動物制作一張小小宴會桌,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做實驗的方法進行,用一張紙試著做一個小桌子,同學們能有幾種方法?
學生自己實驗制作:折疊法、粘貼法、插接法的運用。
三、學習新課
1.請學生觀察教材上的學生作品圖。
討論:這些作品分別是怎樣做出來的?使用了哪些材料、工具?
(學生明確學習任務,找到本次作業的方法及步驟,使下階段的學習更有針對性)
2.你試試行不行?小組合作用小卡片制作一個小房子。
3.聽說過猴子撈月的故事嗎?猴子用什么辦法去撈?
我們今天也來摘一回月亮好不好?
(分組進行)有沒有好方法使速度快一點?
4.交流:誰的隊伍攀得最高?為什么?
小組總結后發言:
最下面的要插得大一點,牢固一點,這樣才能站得穩。
5.比一比:誰的造型最好看。
四、發展階段
集體合作制作一個大的插接雕塑形象(可以放到課后)。
課后反思:
本課的教學內容趣味性很強,學生的作品不可預見性很強,課堂上學生雖是很亂,但也制作出了不少的好作品。學生對于“人梯”、“樓”的感覺很到位,大多數都能表現出效果,少部分同學因人為因素(剪口太小使作品插接起來扭曲)或插接時底子不牢固,影響了最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