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新教材第三冊美術教案(精選3篇)
湘教版新教材第三冊美術教案 篇1
2 灑水成畫湘教版新教材
教學目的:
1、通過灑水游戲,湘教版新教材讓學生認識灑水成畫的基本方法。
2、認識繪畫及其工具材料的多樣性,了解線條和線條繪畫的基本知識。
3、培養興趣,體驗學習的愉快。湘教版新教材
教學重點:
對線條的認識。
課前準備:
1.每人準備塑料瓶、并在瓶蓋上中央處用釘打個小洞。上課前裝滿水。
2.選定教學場地(最好是*場)。湘教版新教材
教學過程:
一、 游戲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魔術嗎?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變一個小魔術,你們看!
2、“變魔術”,往地上灑水。湘教版新教材
3、提問:同學們,你在地上看到了什么?它象什么?
4、師:同學們也來變一變小魔術,把水灑一灑,認真觀察,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5、灑水游戲:小朋友以組為單位到指定的地方自由地往地下灑,要求邊灑邊注意觀察你發現了什么?教師參與、巡視。
6、集中,匯報
提問:你發現了什么?
師歸納:對!我們通過往地上灑水,水在地上留下的痕跡會形成各種各樣的形象,可有趣了!老師這里還有更加有趣的!你們看!
二、講授新課
1、師以瓶為筆,滴水作畫。
提問:這一次,你又看到了什么?想不想自己試一試?你想畫什么?好!拿上水瓶,你也來試一試!
2、生以瓶為筆,滴水作畫,師巡回輔導。
3、師:同學們畫得非常的不錯,誰能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畫的?你是怎樣控制水瓶里的水的?
4、生思考回答
5、師:聽了其他同學的介紹,你一定學到了新的方法,趕快找到
你的小伙伴,再來合作畫一畫!
7、生小組合作作畫
三、小結
3 自畫像
教學目的:通過繪制自己的漫畫像,學習漫畫夸張、變形手法。
作業要求:認真觀察自己的特征,用夸張、變形的畫法,畫一幅漫畫像。
教學重點:漫畫肖像畫的變形、夸張手法。
教學難點:用夸張、變形的手法畫出自己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并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二、 講授新課:
(一) 引入:
出現一些人物的漫畫像。
提問:這些人物你們都熟悉嗎?你覺得他們的畫像怎么樣?跟平時的畫像有什么區別?
小結:這些是漫畫像。(出現課題)人們看了會想笑,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今天也來畫一畫自己的漫畫像。(再次出現課題)
(二) 分析:
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同學的照片,再看一看他們的漫畫像。你能找出漫畫的特點嗎?(同學間可以互相討論一下)。
小結:漫畫的特點是把人物外形及表情夸張變形了。把人物最有特點的地方表現出來。比如:帶的眼鏡等。
(三) 觀察:
你想為自己畫一幅漫畫像畫什么樣的呢?
先來看看自己有什么特點。拿出鏡子對照著觀察自己,還可以同學間互相找特點。
小結:請幾個同學說一說并畫在黑板上。
(四) 演示:
教師示范畫一幅漫畫像,邊畫邊告訴學生抓住突出的特點。從整體入手不要從小部分畫。
(五) 欣賞:
出現幾幅單線勾畫的作品及添加少許色彩的作品。再欣賞一些學生作品。
三、 學生作業:
可以先用鉛筆畫一幅小草圖再用深色的油畫棒或彩筆放大畫出來。畫完后可以貼到前面來。
四、 總結:展評作業。
4 美麗的昆蟲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回憶對稱形狀,色彩絢麗的昆蟲,并能把自己認識 的最美麗的昆蟲憑記憶畫出來。
2、同時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學生勇于觀察探索科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啟發學生回憶昆蟲的外形特征。
教學難點:昆蟲花紋顏色的對稱搭配。
教具準備:自制課件、昆蟲標本、作畫工具一套。
學具準備:收集的昆蟲資料、彩筆、油畫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課之前,老師首先給大家看樣東西:(師展示蝴蝶標本),好看嗎?這是二年級的小同學自己制作的昆蟲標本。說到昆蟲,它可是個大家族。早在三億五千萬年前它就是地球上種類最多的一種動物了。不管是在寒冷的南極、北極,還是炎熱干旱的沙漠、赤道,不管在水里,土壤里,草地上,石縫中到處都有它們的痕跡。它----就在我們的身邊。今天這節美術課,老師將繼續帶領大家進入神奇美麗的昆蟲世界,去觀察了解這些可愛的小生靈。(課件展示中英文課題)
二、講授新課:
1、 交流:首先請同學們想一想、說一說,你都認識哪些昆蟲?
(請學生將各收集的昆蟲資料拿出來交流分享)
概括(教師結合標本進行):大家說得可真棒,這些昆蟲不管怎樣變化多端,但通常都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膀,形狀各異,色彩豐富。
2、 欣賞:今天老師還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漂亮的昆蟲圖片,下
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希望同學們在看的過程中,要認真仔細,最少記下一種昆蟲身體的形狀、圖案和顏色等特征。觀看過程中可以討論交流。(播放配樂朗誦昆蟲課件。)
3、 講解示范作畫步驟:
a、構思:選擇自己熟悉喜愛的昆蟲。
b、起稿:構圖要飽滿,直接用黑彩筆畫,如果畫錯則用修改添加法進行巧妙掩蓋。
c、裝飾:在昆蟲身上添加圖案花紋,注意兩邊對稱。用學過的線和基本形來裝飾。
d、涂色:色彩要鮮艷,多用對比色。涂背景色時可多用近似色豐富畫面層次。
三、學生作畫,教師巡回輔導:
教師在巡視過程中,對勇于創新、大膽作畫的同學予以表揚。提醒學生活學活用,多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創作。鼓勵學生畫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美麗的昆蟲來。
四、作業展評:《我眼中的昆蟲》畫展
讓學生自己進行評價,選出最美的昆蟲作業。教師引導學生從構圖、色彩、創意等方面進行評價,盡量肯定每一個學生的優點。
五、課堂小結:
看了同學們畫了這么多美麗的昆蟲,老師心里真開心。昆蟲和我們生活在一起,有的是益蟲,如:蜻蜒、蜜蜂、七星飄蟲等,我們要保護它。有的雖然是害蟲,如:蒼蠅、蚊子,但它們也為科學家們的科學研究提供了幫助。老師希望大家在課后多去觀察了解這些昆蟲,并且把你們在生活中觀察到的美的東西用畫筆把它記錄下來。
5 神 鳥 變 樹
一、 教材分析
臨摹是美術學習中的一種方法,但運用的方法要適當,否則會嚴重束縛兒童的思維。本課試用小孩愛游戲的心理,借鑒音像效果充分利用臨摹的借鑒功能,在“看著畫”中保留“想象畫”為學生開拓一個創造的境地。
神鳥如何變樹是本課的趣味中心,應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利用感受學習所獲得的知識進行自由創造。通過看一看、想一想、畫一畫、做一做來探秘、表現自己對自然世界的認識和感受。
二、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豐富的想象能力。
2、訓練學生的連貫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3、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4、色彩豐富的表現能力。
三、 教學重點:
學生欣賞圖片,構思、構圖、表現的基本方法。
四、 教學難點及處理方法
怎樣引導學生把激發起來的感受轉化為可視畫面而生動的圖形。
處理難點方法:1、以鳥聲為引誘學生、自己欣賞圖片、強化豐富的色彩的意識。2、鼓勵學生不要機械地對圖片的臨摹,和與別人畫得不一樣更有創意。
五、 教學過程
(一) 導入:以各種鳥叫聲的變化引導學生的進一步想象、求知欲望。
(二) 展示圖片:“神鳥”并試圖引導學生叫出鳥的聲音。
(三) 圖片的簡單介紹:(以學生的欣賞感受為主),強化師生互動,學生獲得新知識。
(四) 圖片轉換:以神鳥變成神樹,鳥、樹形象的比較,強化彩色羽毛變成彩色樹葉。
(五) 發展創造:學生自己心中的神樹,特別是樹形的豐富,手形變化的利用,與其它媒材的使用。
六、學生作業過程:作業可以繪畫,亦可以用橡皮泥表現。
1、
可適當強調畫面的位置及物體的大膽表現,即必要的構圖構思有利于學生以后的設計學習和繪畫表現!(通過表揚優秀作品中進行)
2、
強調色彩的豐富表現,特別表揚有創意的同學,但更要鼓勵根據自己感受來創作的作品,以避免向被表揚作業靠近(強調個性)。
3、 橡皮泥制作過程中,學生可以兩人合作完成一張作品,(強調學生的合作能力)。
七、 評價過程
引導學生評價自己的作業或別人的作業,強調真實感受,鼓勵實話實說。老師盡量用個人的看法鼓勵學生自主想法,以便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學習評價氛圍。
八、 課后拓展
收集類似的圖片,可以借助于家長并用文字表現自己對圖片的感受。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收集、整理資料、信息的學習習慣。
6 聽聽畫畫
課 時 1 課時
學習領域 綜合•探索
教材分析
本課是—節學科之間的綜合課,以美術學科為主。結合音樂的課程內容進行學習。活動設置為學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情感體驗,透過美術、音樂、文學感受相織的藝術情感。讓學生產生共鳴,選擇自己的繪畫表達方式進行交流學習。
教材中的一些學生作業是聽聽畫畫的一種呈現方式,聽的過程以學習活動的展開為線索,通過聽聲音——聽歌曲——聽曲子這三個過程營造美術、文學、音樂學科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根據實際繪畫能力,選擇自己喜愛的表現方式表達對藝術的感悟和共鳴。
本課試圖構建視覺與聽覺之間的通道,潛在地在幼小孩子的心中埋下綜合性藝術智慧的種子,將美術 ( 繪畫 )
、音樂 ( 旋律 ) 、文學 ( 歌詞 )
三種藝術,形式的美積淀、滲透到學習之中,不斷提高學生對美的直覺判斷和表現能力。對于這種學習方式,學生將呈現極大的學習熱情,作業表現將呈現異彩繽紛,如教材圖例所示。
教學目的
1
、認知:感受音樂旋律、節奏的律動起伏,欣賞與歌曲匹配的畫面,激活感覺聯通,讓學生明白對音樂的感覺可以用色彩與線條來表現。
2 、能力:能用繪畫的形式大膽、自由地表現自己聽歌曲的感受。能用簡單話語表達內心的感受。
3 、情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綜合性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感悟音樂、文學與美術的聯系,重視自我感受和表現。
重點難點
激發學生參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熱情,能聽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畫下來,并注意視覺 聽覺的協調運動。
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
l、繪畫
播放克萊德曼鋼琴曲 ( 乒乓之歌 )
與兒童歌曲《表情歌》多媒體選段不同旋律與節奏自然銜接的音樂,學生聽并感受音樂的旋律和節奏,隨著音樂做律動。學生可選擇—種顏色蘸在手上,在專門的墻壁上或大張紙上隨音樂的旋律涂抹作畫
( 畫完后,用濕布把手擦干凈 ) 。
2 、回味
讓學生相互說說在作畫時的感受,如:聽音樂作畫時的心情。手觸摸顏料時的感覺,不同的色影碰到—起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 速度、力度影響了線條的粗細、長短、轉折等的變化 ) 。
學生以嘗試表現的方式體驗音樂和美術相交融活動的感覺。才會急切地投入到綜合學習的活動中來。
二、綜合學習活動
1 、
觀看課件配樂的抽象、具象圖畫:優美的歌曲運用平緩的線條,調和色彩來表現。活潑的歌曲運用起伏的線條、對比色彩來表現。
2 、播放貼近兒童生活的歌曲,讓學生聽一聽并隨著歌曲齊唱。
3 、請喜歡舞蹈的學生上臺挑選彩帶或彩球,根據歌曲運用色彩配合律動即興表演。
4
、欣賞與歌曲匹配的畫面,并請學生想象歌詞大意。用簡單富有感情的語言描繪場景。通過學習活動,激活音樂、文學與美術的感覺聯通,明白音樂的感覺可以用色彩
線條來表現。
三、 創作表現
用繪畫的形式大膽自由地表現自己聽歌曲的感受,借助多媒體呈現聽覺效果,把流水、下雨、刮風、鳥叫、車鳴、敲擊聲、運動聲。兒童歌曲
(
《大自然的聲音》、《小月亮》的聽聲音與聽曲子聽歌詞自然而流暢地銜接起來播放,學生傾聽。選擇印象最深。最愿意表現的繪
畫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表現工具不限,如用彩筆進行具象表達;用毛筆、水彩、油畫棒進行抽象表達。
四、 學習活動評價
自評與互評都參考下列條件:
1 、自己是否對本次學習感興趣
2 、是否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
3 、自己是怎樣理解音樂。并能否大膽地用繪畫形式表現聽歌曲的感受。
4 、在體驗練習及創造時有無注意清潔 ?
5 、是否與同學和睦相處,不發生沖突 ?
6 、能否發現自己或別人在學習以及創造表現的優缺點 ? 還可以怎樣表現會更好 ?
五、 學習遷移
出示—些繪畫作品,讓學生聯想到—些曲子或歌曲,看看作者是怎樣表達對音樂美術的感受,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綜合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畫家和小朋友的畫再次證明。音樂和美術是相通的。
9 大嘴巴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掌握玩具“大嘴巴”的折疊和裝飾方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大嘴巴”形象的構思及剪貼裝飾。
教學準備:教師 — 示范作品、方形彩色紙
學生 — 彩色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學生表演導入新課
請幾名學生手套“大嘴巴”玩具表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 觀察分析
引導學生觀察教師示范作品分析“大嘴巴”的制作方法。
學生發言,教師歸納小結:“大嘴巴”的制作可分兩部分進行。
1、 折疊 — “大嘴巴”的基本形是我們常折的“東南西北”玩具。
2、 裝飾 — 根據自己構思的形象用剪貼或添畫的方法裝飾“大嘴巴”
三、 學習
1、 復習已學折紙方面的知識,指導學生自己識圖,折“大嘴巴”基本形。
2、 啟發學生想象用添畫和剪貼方法可將基本形裝飾成什么動物形象。
四、 學生作業
作業要求:制作一個有趣的“大嘴巴”。
教師巡回輔導:幫助學生把握表現對象的形象特征。
提醒學生注意保持教室環境衛生。
五、 課堂小結
小結上課情況,宣布下節課學習內容。
第二課時
一、作品展示、講評
1、 請已完成作品的同學上臺表演。
2、 學生評一評、說一說最喜歡的作品。
二、啟發學生討論:用“東南西北”的基本形還可以折什么?
欣賞用基本形折出的其他形象。(如:小狗、桌子、衣服等)
三、學生制作
四、課堂小結
評選優秀作品放藝術角展出。
表揚注意保持教室環境衛生的小組。
10 童話屋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排列組織和色彩搭配的簡單方法。
2.鍛煉學生紙工表現的折、剪、貼技能。
3.發展創造思維,促進情感內化。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折、剪、貼方法的學習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
難點:房子形狀的設計及粘貼過程中的通過顏色區分房子的結構。
三.教學準備
底紙,彩紙(小紙片),剪刀,膠棒
四. 教學過程
1.童話導入(1分鐘)
小朋友們,你們看今天老師給你們來了誰?(課件演示)--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一起戰勝了惡毒的皇后以后啊,就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城堡里,一直到了現在,昨天,白雪公主就給我說想請我們幫她設計一座更漂亮的房子,我們每個人都是小建筑師,來一起幫她的忙好不好?--好。
2.房子的形狀(3分鐘)
那么要設計房子,我們首先得了解房子會有一些什么樣的形狀呢?(課件演示-實物圖片)
①.一邊講解,看,這些房子有幾十層的摩天大廈,也有精致典雅的花園別墅,有古老的歐洲城堡,也有現代的高科技小區,居民公寓等……(課件演示--對比圖片)
房子分為那兩個部分呢?--房頂和房身
a.身體是什么形狀的:方的、圓的,三角形的?還是不規則的……
b.屋頂什么樣的:三角形、圓錐形、平頂、彩條狀的?或者瓦楞形的……
②.下面老師來畫一座房子,圓圓的屋頂,長長的身體……這個房子還少了點什么啊?--窗戶和門,請一個同學來把它畫上好嗎?我們千萬不要忘記了的窗戶和門。
3.制作方法(5分鐘)
①.欣賞
師:那我們一起來看看七個小矮人幫白雪公主設計的房子漂不漂亮。(課件演示-欣賞范圖)
師:我們仔細觀察一下,看看這些房子和我們平時畫的房子有什么不同呢? ---是通過用剪好的小紙片帖畫完成的。
師:那我們今天一起學習用帖畫的方法來幫白雪公主設計房子好不好?--好
②.制作步驟(課件演示)
a、 畫--設計房子,用鉛筆畫在白紙,注意構圖(課件演示),注意形狀,門、窗。
b、 涂—用膠棒涂要貼紙的部分,注意涂的面積要適當。
c、 貼—把小紙塊貼在底紙上,用手壓一壓,注意用顏色區分不同的部分,注意整潔。
d、 添—完善畫面,變得更加漂亮。
4.活動—貼畫
①.完整帖畫,在黑板上帖出兩張沒有帖完的畫,請同學上臺完成。(5分鐘)
②.評畫(3分鐘)
請同學上臺評析。
老師小結,發現問題,強調要注意的地方
a、 貼的速度要快,貼牢
b、 區分顏色
c、 注意整潔
5.課堂練習。(音樂響起)(16分鐘)
要求:運用帖紙的方法,幫白雪公主設計一座想象中的童話屋。貼完后貼到前面展版上。
兩人合作設計制作,老師巡回輔導作業。
貼完后作業貼到前面展版上。(2分鐘)
6.總結(2分鐘)
今天我們每個小朋友都幫白雪公主設計了最漂亮的房子,它們設計新穎,創意獨特,白雪公主一定會很喜歡,很高興的,把它們建到一起就變成了大大的城堡,我們一起把它送給白雪公主好不好?
7.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境衛生。
13 捏泥動物
教學目標:
認識與了解動物的基本特征。用橡皮泥抓住動物的特征做自己喜歡的動物,進一步掌握做泥塑過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培養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激發學生愛護動物的情感與團結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歡的動物。
教學難點: 動物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認知體驗
1 、幾位頭戴動物頭飾的學生出來進行角色表演。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好朋友,看!是誰呀,它們有什么特征?
2 、教師播放課件,學生觀看有關動物的影片。教師板書課題:動物
二、師生互動,深入體驗
師:你們看了這些動物,最喜歡哪一種動物,它有什么特征?
1 、學生分別描述一下自己喜歡的動物有哪些特征。
2 、教師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動物,板書課題:捏泥動物
三、表現
1 、你們知道老師是怎樣做出來的嗎?
2 、小組合作探討制作的過程:
①構思你要作什么動物
②用捏、揉方法做動物的身體與頭部
③上動物的細部特征,加上裝飾,使動物更生動
師:大家能動腦總結做動物的步驟,一年級我們學過什么方法來做食品?
3 、復習舊知識:搓、捏、壓、粘、卷、揉等技能
教師用較快的速度示范動物的制作過程與方法
四、創作體驗:
展示作業要求:用橡皮泥捏一只你喜歡的動物,與小組成員合作完成小小動物園。教師巡視指導鼓勵。
五、作品展示,角色表演
小組交叉參觀交流,互相評價小小動物園。請小組代表手拿著作品上臺表演。
六、回味體驗,課外延伸。
師生總結全課,談談自己的收獲或感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與我們人類息息相關,大家都要關心自然,愛護動物,共同保護環境。
14 請你告訴我
一、 教學準備:
1、 學生:(讓學生從兒童讀物、報刊去尋找自己認為美麗的畫,并說明理由。)
2、 老師:搜集幾組兒童畫供學生欣賞
二、教學目的:
1、 通過欣賞了解兒童畫的特點,形式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讓學生能用簡短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能表達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3、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審美意識,增強自我表現的能力。
三、教材評價:
本課讓學生尋找自己喜歡的畫,講述自己喜歡作品的理由,在不同的作品中尋找美、發現美、感受美。
四、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認識兒童繪畫的特點,增強自身的表現能力。
五、教學難點: 學生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六、教學與實習階段:
引導——5分鐘,討論——10分鐘,構思——25分鐘,著色——15分鐘,欣賞評價——15分鐘,整理展示——5分鐘,老師小結——5分鐘。
七、教學過程:
第一節
1、 老師以談話法引入新課。
2、 請學生展示自己尋找的兒童畫供師生欣賞。
3、 讓學生講述自己尋找得來的兒童畫,并說明理由。
4、 老師展示幾組兒童畫供學生欣賞。(選擇有代表性的,從形式、方法等方面有重點地進行欣賞介紹)
5、 老師小結:歸納師生所展示的各類兒童畫的特點、形式、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 讓學生分小組討論
用簡短的語句表達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談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7、 老師利用電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認識兒童畫的特點、形式及方法。
▲描繪奏樂的
▲描繪舞蹈的
▲描繪動物的
▲描繪魚類的
▲描繪花卉的
8、 講述作畫步驟:
a、 構思
b、 畫出草圖
c、 涂上色彩
d、 整理修改
八、學生作畫: 老師巡堂輔導并播放音樂
作業要求:自己表現自己學習生活以及身邊的人和事,畫一幅創作畫。(本節課畫草圖,下節課涂顏色)
九、教學評價:
1、 請優秀作業的同學上臺展示作業供師生欣賞。
2、 請同學大家評議
3、 老師總結歸納。重點講述兒童畫的特點及表現方法。
十、課程類型:
尋找——欣賞——創意——暢想——
尋找自己認為美麗的畫
暢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嘗試創作表現
第二節
一、 檢查學生的學習用品以及出席情況。
二、 講評上節課作業的優缺點。
三、 講述涂色彩應該注意的幾方面。
a、 選用色彩要鮮艷
b、 用色要有變化,全部涂滿,不留空白。
四、 學生繼續作業:教師巡堂輔導
五、
作業講評:展示優秀的作業供大家欣賞,采用互評的方法談談各自的看法,最后教師小結;肯定畫得好的同學同時鼓勵后進生。
六、 教學后記。
湘教版新教材第三冊美術教案 篇2
課題:湘教版新教材第三冊美術教案2 灑水成畫
教學目的:
1、通過灑水成畫游戲,讓學生認識灑水成畫的基本方法。
2、認識繪畫及其工具材料的多樣性,了解灑水成畫線條和線條繪畫的基本知識。
3、培養興趣,體驗學習灑水成畫的愉快。
教學重點:湘教版新教材第三冊美術教案灑水成畫,對線條的認識。
課前準備:
1.每人準備塑料瓶、并在瓶蓋上中央處用釘打個小洞。上課前裝滿水。
2.選定教學場地(最好是操場)。
教學過程 :
一、 游戲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魔術嗎?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變一個小魔術灑水成畫,你們看!
2、“變魔術”,往地上灑水成畫。
3、提問:同學們,你在地上看到了什么?它象什么?
4、師:同學們也來變一變小魔術,把水灑一灑,認真觀察,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5、灑水成畫游戲:小朋友以組為單位到指定的地方自由地往地下灑,要求邊灑邊注意觀察你發現了什么?教師參與、巡視。
6、集中,匯報
提問:你發現了什么?
師歸納:對!我們通過往地上灑水,水在地上留下的痕跡會形成各種各樣的形象,可有趣了!老師這里還有更加有趣的!你們看!
二、講授新課(湘教版新教材第三冊美術教案)
1、師以瓶為筆,滴水作畫。
提問:這一次,你又看到了什么?想不想自己試一試?你想畫什么?好!拿上水瓶,你也來試一試!
2、生以瓶為筆,滴水作畫,師巡回輔導。
3、師:同學們畫得非常的不錯,誰能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畫的?你是怎樣控制水瓶里的水的?
4、生思考回答
5、師:聽了其他同學的介紹,你一定學到了新的方法,趕快找到
你的小伙伴,再來合作畫一畫灑水成畫!
7、生小組合作作畫
三、小結
湘教版新教材第三冊美術教案 篇3
2 灑水成畫
教學目的:
1、通過灑水游戲,讓學生認識灑水成畫的基本方法。
2、認識繪畫及其工具材料的多樣性,了解線條和線條繪畫的基本知識。
3、培養興趣,體驗學習的愉快。
教學重點:
對線條的認識。
課前準備:
1.每人準備塑料瓶、并在瓶蓋上中央處用釘打個小洞。上課前裝滿水。
2.選定教學場地(最好是操場)。
教學過程 :
一、 游戲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魔術嗎?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變一個小魔術,你們看!
2、“變魔術”,往地上灑水。
3、提問:同學們,你在地上看到了什么?它象什么?
4、師:同學們也來變一變小魔術,把水灑一灑,認真觀察,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5、灑水游戲:小朋友以組為單位到指定的地方自由地往地下灑,要求邊灑邊注意觀察你發現了什么?教師參與、巡視。
6、集中,匯報
提問:你發現了什么?
師歸納:對!我們通過往地上灑水,水在地上留下的痕跡會形成各種各樣的形象,可有趣了!老師這里還有更加有趣的!你們看!
二、講授新課
1、師以瓶為筆,滴水作畫。
提問:這一次,你又看到了什么?想不想自己試一試?你想畫什么?好!拿上水瓶,你也來試一試!
2、生以瓶為筆,滴水作畫,師巡回輔導。
3、師:同學們畫得非常的不錯,誰能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畫的?你是怎樣控制水瓶里的水的?
4、生思考回答
5、師:聽了其他同學的介紹,你一定學到了新的方法,趕快找到
你的小伙伴,再來合作畫一畫!
7、生小組合作作畫
三、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