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語文活動2》教學設計(精選2篇)
湘教版《語文活動2》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要求
1.練習寫好帶有“頁字旁”的生字。
2.積累描寫人物外貌、神態、動作的四字詞語,并能靈活、準確的運用。
3.了解對話提示語的不同位置以及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并嘗試運用。
4.朗讀背誦對子歌,感受其中的聲律之美。
5.通過漫游寓言世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動手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二、重點難點
1.正確、熟練而美觀地寫好漢字。
2.培養正確、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教學準備
1.收集對子歌。
2.布置學生在課外閱讀各種寓言書籍。
四、教學過程
(一)萬花筒
1.練習寫帶有“頁字旁”的字。
(1)出示兩組漢字,仔細觀察,你發現它們的特點了嗎?(兩組字都帶“頁字旁”,都是左右結構)
(2)你能讀懂它們,并用它們各組幾個詞語嗎?(同桌互讀、互說)
(3)觀察他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些什么?
(第一組字要寫得左窄右寬,第二組字左右約等寬。“頁”字最后一筆是點,要寫得稍長一點)
(4)學生書寫,教師巡視,寫完后互相評價交流:字是否寫得正確、勻稱、美觀。
2.我能填。
(1)出示:披頭散發垂頭喪氣撒腿就跑
又蹦又跳筋疲力盡濃眉大眼
(2)指名認讀,糾正讀音。
(3)交流自己對詞語的理解,提出不懂的詞語。
(4)按描寫人物外貌、神態、動作的進行分類,并說說這樣分類的理由。
(5)嘗試運用:挑選自己喜歡的詞語說句子。
(6)交流匯報: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人物外貌、神態和動作的詞語?
3.我能寫。
(1)讀一讀:學生自由讀這組對話,整體感知有關對話提示語的位置的三種不同句式。
(2)看一看: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看看三句話中說話人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說”字后面的標點符號又有什么變化?
(第一句話說話人在后,“說”字后面是句號;第二句話說話人在前,“說”字后面是冒號;第三句說話人在中間,“說”字后面是逗號)
(3)填一填:指導學生根據提示完成填空練習。
(4)練一練:小組合作練寫這三種不同句式,看哪一組寫得好。
第二課
一、教學要求
1.練習寫好帶有“頁字旁”的生字。
2.積累描寫人物外貌、神態、動作的四字詞語,并能靈活、準確的運用。
3.了解對話提示語的不同位置以及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并嘗試運用。
4.朗讀背誦對子歌,感受其中的'聲律之美。
5.通過漫游寓言世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動手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二、重點難點
1.正確、熟練而美觀地寫好漢字。
2.培養正確、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教學準備
1.收集對子歌。
2.布置學生在課外閱讀各種寓言書籍。
四、教學過程
(一)百寶箱
1.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寓言嗎?(指名回答)寓言往往通過短小精悍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今天,讓我們一起漫步寓言王國,感受寓言故事的無窮魅力。
2.回顧已學過的寓言故事。
3.請同學們在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收集到的寓言故事,可以是講,也可以是演,還可以是畫……
4.每組推選一名代表在班上交流。
5.師生評價,評出最佳表演者。
湘教版《語文活動2》教學設計 篇2
知識與技能
1、指導學生寫好帶火字旁的生字。
2、指導學生背誦名言警句。
過程與方法
通過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社會調查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初步學習與人交流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美觀地寫好漢字。
難點:培養正確、流利運用語言能力。
教法與學法
教法:引導、點撥。
學法:討論、自主探究。
教學準備
收集愛國名言。
教學過程
一、萬花筒
1、學生自讀,觀察并說說生字的特點。
2、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3、同桌互相檢查對生字的認讀情況。
二、我能寫
1、先讀句子,齊讀,指名讀。
2、講一講這兩個句子中的意思。
3、試著寫句子,注意把“微笑”放在不同地地方。
三、我能讀
1、讀這段話,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2、簡要地說說這段話寫的是什么。
3、配樂朗讀。
四、百寶箱
1、自由讀列出的詩句。
2、學生試著說說詩句的大概意思。
3、學生自由地背背詩句,可以互相檢查。
4、指名背誦,小組背誦,集體背誦。
5、你還記得哪些表現人物的優美詩句,給大家背背。
五、大舞臺
1、引導學生圖書、網絡收集反映風土人情的地名資料。
2、指導學生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類。
3、說說這些地名的來歷,看誰說得好。
4、準備開“可愛的家鄉”資料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