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復的形(精選3篇)
重復的形 篇1
•教材思路:
本課是屬于“造型 •表現”領域的美術課。
本課是一節平面構成設計課,也是下一節《漸變的形》的設計基礎。在本課學習中,學生將初步接觸平面夠趁個,學習簡單的圖案設計,欣賞中外古代建筑及現代生活中多樣的作品,從而體驗重復的形產生的秩序感和節奏感,來表現這些重復的美,體驗造型的樂趣。
•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2、學習掌握重復式樣的構成方法及其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學習重復式樣的構成方法及其特點。
2、難點是通過方向、位置地有規律地變化設計重復式樣。
•教學準備:
課件一個,剪好的基本形一個,剪刀、膠水等,清潔包一只。
•教學過程:
一、導入講話:
同學們,在前面我們學習了平面構成中漸變形的構成方法。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另一種平面構成方法:重復的形。
二、新授課文:
1、點擊展示課題:重復的形
2、師問:同學們能不能憑以往的認識來解釋一下“什么是重復的形”?(請幾位學生回答)
3、點擊展示:重復的形—一個形有規律地反復地排列組織在一起。(同時板書概念)
4、點擊展示圖例:利用臉譜演示重復排列過程。(并說明形狀可以任意選擇,可幾何形,也可圖形。)
5、師問:在重復過程中,有什么要求或特點?
生:⑴形狀不變⑵大小不變(二至三位學生回答并板書)
6、演示:
⑴、師:把握住這些要求,我們就可以來做形的重復了。你們看,教師在這里剪了形狀和大小都一樣的幾條魚,下面看老師如何來排列組合。
⑵、師問:是不是一種形狀只能這種重復組合了?有沒有其它的組合方法了。
生答:不。還有很多組合方法。
⑶、請幾位學生上前演示其它不同的排列組合方法。
⑷、總結:雖然我們要求形狀不變、大小不變,但是通過剛才的演示,我們知道或以在方向和位置上變化,從而做出豐富的重復形的圖案。(板書)
7、作業:
⑴、學生利用彩紙任意剪一個形的若干,然后設計組合方法,并貼在另一張彩紙上。
⑵、教師巡回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8、展示作品,請學生上臺說明設計意圖和方法,老師略加補充。
9、點擊展示圖例:
⑴、請學生辨別是否是形的重復。
⑵、說明這是一種復雜的形的重復,它是以四個形為一個單位,再重復排列組合而成的。
⑶、補充重復形的概念:一個(單位的)形有規律地反復地排列組織在一起。
⑷、示范說明,(在魚的邊上添加上幾個圓)。
⑸、通過這一形成的說明,我們就可以利用重復的形式做出更為豐富的圖案畫面了。這項作業請學生在課后并去制作吧!下面先請大家在教室中來找一下,有沒有重復的現象出現!(請二至三位學生回答)
10、點擊展示圖例:
在我們的實際的生活物品中也時常會利用重復形的圖案來作裝飾。如:地毯、碗上面的裝飾花紋都應用了重復的手法。
重復的形 篇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欣賞,了解重復的形的特征及其排列方法。
情感目標:在生活中,尋找重復現象,感受重復的形產生的整齊美、秩序美和節奏美。
技能目標:嘗試用身邊的材料表現重復的形,并能設計繪制出重復的圖案。
教學重點:了解重復的形的特征和重復的形的排列方法,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表現方法嘗試表現重復的形,能設計繪制新穎的重復圖案。
教師準備: 課件、 實物投影儀、卡紙、剪刀、雙面膠等
學生準備: 彩紙、剪刀、 水彩筆、油畫棒
教學流程:
一、 視屏導入(4min)
1、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精彩的舞蹈視屏,大家想看嗎?
生:齊聲,想。
師:請你認帶著問題欣賞,他們服裝、動作有什么樣的特點,看完后回答老師(播放多媒體視屏 《大河之舞5》)
生:欣賞視屏
2、師:看了這些人的精彩表演,你覺得他們的著裝、動作有什么特點?
生1:都是一樣的;
生2:相同的……
師:為什么穿相同的衣服做相同的動作?(帶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生:相同的服裝和動作看上去比較整齊、有秩序……
3、師:你的感覺很靈敏。這么多位演員穿著相同的服裝,做著相同的動作,產生了重復的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來認識的《重復的形》。
二、 欣賞發現(8min)
1、師:充滿節奏感和秩序感的舞蹈,給每個欣賞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的祖先用自己靈巧的雙手將它描繪到了彩陶上,讓我們看看它是怎樣畫的呢?
(出示彩陶圖片)先畫出一個跳舞的人的樣子,再沿著陶碗的邊,照著第一個人的樣子畫出第二個,第三個,直到一圈都被圍住。第一個人形我們稱它為基本形,像這樣把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規律重復的排列就形成了重復的形。
2、 師:生活中用重復的形裝飾的事物隨處可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進入重復的
形的世界,擦亮眼睛來找一找都有哪些基本形在重復出現吧!
圖a 橋欄 ——石獅子 圖b 樓房 ——窗戶、陽臺
圖c 花布 ——花朵、葉子 圖d家居——格子窗、壁紙等
師:欄桿上的雕刻反復不斷,高樓的窗戶一個個排列,這些重復的形又是如何排列的呢?(如:平面構成圖案,基本形是花朵,就是基本形反復排列……)
圖a 包書紙 ——冰激凌 基本形單元重復排列;
圖b 靠墊——菱形 重復基本形的錯位排列;
圖c 平面構成圖案——花 基本形局部群化排列……
(還有重復基本形單元間空格反復排列、重復基本形在方向上進行橫豎或上下變換位置、基本形交錯排列等形式,每種形式和相應的圖配對展示)
三、欣賞實踐(5min)
1、師:重復的形就像一位美容師,把我們的世界裝扮的整齊大方。老師也迫不及待地想嘗試一下重復的形帶來樂趣。我們第一步該干什么呢?
生:確定基本形。
師:非常準確,你可以把自己喜歡的生活物品、動物、植物等作為基本形。
老師喜歡水里自由自在的魚兒 ,瞧,這么多一模一樣的魚兒是怎么得到的?
生1:像折扇子一樣不斷向前或向后折出寬度相同的長條,再在上面畫出喜歡的圖案作為基本形,剪下就可以了。
師:解說的很到位。我們還可以用哪些方法獲得重復的形呢?
生2:還可以用拓印、彩筆繪制等方法。
師:很好。(多媒體出示步驟一)基本形出來了,下一步呢?
生:選擇擺放的方式。
師:很好,確定排列方法。(多媒體出示步驟二)
(教師先示范一種排列方式),你還能上來擺放出和老師不同的排列方式么?(先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魚形卡紙片自己擺一擺,再請擺的方式新穎學生上臺排列出自己的排列方式。)
他將幾條魚組合成一個基本形單元,然后重復,圖案很漂亮,說明擺的時候很用心。只要肯動腦一定能設計出新穎的圖案。
最后注意的是圖案色彩的搭配。(多媒體出示步驟三)
四、欣賞學習(3min)
1、師:老師這里準備了很多同齡伙伴完成的重復的形,現在我們就來欣賞它們,一飽眼福。
(課件出示多幅作品)
師:同學們可以從這樣幾方面來欣賞它們:你覺得這幅作品設計的圖案怎么樣?是怎樣重復的?色彩搭配還要注意些什么?
生1:我覺得圖案簡潔大方,很美觀。
生2:色彩還可以再鮮艷些。。。。。。
五、活動與輔導(15min)
1、師:看了這么多出色的作業,老師相信我們班的同學能發揮自己的想像設計出更出色的重復的形。老師要請大家幫個忙,我在超市里買了很多生活物品,(窗簾、靠墊、床單、小包)但是它們都太過單調了,請大家當一回圖案設計師,為它們設計一身漂亮的“外衣”好嗎?
生:齊聲,好。
師:讓我們在動手前先來看看設計要求:(課件出示作業要求)
a為窗簾、靠墊、床單、小包等設計一個重復的形的圖案,
設計的圖案簡單獨特;
排列整齊有序;
色彩鮮亮恰當。
b可以彩紙剪貼也可以用繪畫的形式或兩者結合及其他方式。
2、(多媒體播放滾動圖片),學生嘗試表現教師巡回輔導 。
六、展示作品,師生評價(4min)
1、師:完成的同學可以把作業貼到展示區。
老師發現我們班有好多出色的設計師,設計了不少出色的作品,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你最喜歡幾號作品,可以從完成方法、設計的圖案是否有個性、色彩搭配合理與否等方面進行評價。
生:評價
七、小結 (1min)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用自己明亮的眼睛發現了生活中重復的形的整齊美、秩序美、節奏美,并用自己的巧手繪制了重復的形,你們真了不起,老師覺得每一個人都是優秀的設計師。如果這些作品用來裝點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讓生活變得更美。希望同學們今后發揮更大的創造力,想象力,為我們的生活增添魅力。
重復的形 篇3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的能力。蘇教版美術教案第九冊(新)第7課重復的形
2.學習利用圖形的重復這一方式美化生活。
3.進行有趣的想象,設計出簡單的重復圖形。
教學重點:
學習初步的設計原理和設計方法。
教學難點:
設計出與眾不同的、富有想象力的重復的圖形。蘇教版美術教案第九冊(新)第7課重復的形
教學方法:
教學媒體:圖片,實物,范畫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重復的形,尋找身邊的重復圖形。?研究探索更方便的方法表現重復的圖形。
二、新授
操作技巧
1、選擇自己喜歡的獨特圖案和重復形式。
2、可以先畫一些設計草圖。蘇教版美術教案第九冊(新)第7課重復的形
3、注意重復的形里面的排列規律。
三、指導學生練習:
(1)觀察和尋找生活自然中重復的形,選擇一些畫出來。
(2)利用觀察得來的印象,(新)蘇教版美術教案參考課本中的圖片,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創造重復的形組成的圖案和圖形。蘇教版美術教案第九冊(新)第7課重復的形
(3)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表現方式。
四、評析學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