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活動:填一填,說一說 教材分析
3.接下來,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統計完成某些共同事件所需的時間。例如,可以像教材上舉的例子一樣,統計一下小組成員完成家庭作業所需的時間。這個時間可以通過讓學生自己估計、估算來獲得(如一般從什么時間到什么時間能完成家庭作業)。列出統計表后,再對表中的數據進一步分析和討論,如有的同學用的時間很少,而有的同學要花很長時間,原因是什么,是不是花較短時間做作業的同學的作業質量也是最好的呢?可以請作業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學介紹一下經驗。通過這樣的討論,可以使學生逐漸養成按時、認真完成家庭作業的好習慣。
4.除了統計完成家庭作業的時間以外,還可以像教材上一樣,統計一下每位同學的睡眠時間。在計算睡眠時間的時候,由于學生還沒有正式學習24時計時法,所以要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策略來計算,可以用數的方法,也可以用分段加減的方法計算。例如,某同學晚上9時上床,早上6時半起床,可以先計算出晚上9時至12時共是3小時,再加上凌晨的 6個半小時,共9個半小時。最后,根據統計結果看看哪位同學的睡眠時間最長,哪位同學最短,大家的睡眠時間是否足夠。繼而引出一個小學生睡多久才算充足的問題,為了得到答案,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去搜集信息,如書上所說的查閱書籍、上網查詢,還可以向家長、老師請教,使學生從小養成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去有目的地搜集信息的意識和能力。
5.教材上給出的調查完成家庭作業的時間、調查睡眠時間只是兩個范例,實際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本班的現實情況設計其他的活動。例如,可以統計同學們每天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和看電視的時間,等等。重點是要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時間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合理地安排學習、鍛煉、娛樂、休息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