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驗算》教案(新課標人教版三年級下)
生可能回答:因為第一個算式有余數2,所以要加上2。而第二算式沒有余數,所以不要加上任何數。 生可能回答:乘法。 生可能回答:如果除法的結果有余數,驗算時先用商和除法相乘,再加上余數。 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得出用乘法驗算除法(含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這一理念。 三、鞏固練習。 1、完成例4后面的做一做。 2、練習六第3題。 師:同桌兩個人合作,利用除法,分別找出被2除,被3除,被5除余數為0的數。 師:你們還能想到更簡單的方法嗎? 3、練習六第4題。 師:租9輛車夠嗎?你們想用什么方法解決呢? 4、練習六第7*題 師:因為成人人數是兒童的2倍,也就是說每2個成人帶1個兒童,每三個人中有1個是兒童,那么456人中有幾個3人呢? 生獨立計算,并且驗算。個別學生在黑板上板演,集體訂正。 同桌互相幫助,個別同學匯報。 生可能回答: ①389÷9<45 ②459>389 生可能回答: 456÷3=152(個) 練習題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在此基礎上實現了知識的飛躍,開拓了學生的思維。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們學會了什么呢? 生自由匯報。 通過小結,回顧本節課的學習重難點,加深學生學生的記憶。 板書設計: 除法的驗算 100÷7=14……2 100÷5=20 205=100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七、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教學時,我積極創設生活中購買圖書這一情境,讓學生口算、筆算用100元錢最多可以買多少本《寓言故事》(5元/本)或《科普知識》(7元/本),然后在學生交流匯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反思性學習——怎樣檢驗計算的正誤?從而激發學生探索驗算的方法,領悟驗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