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教學設計(新人教)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教學內容:書99頁和101頁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理解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含義。
2、能夠導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公式,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會用公式求周長,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4、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的能力。
5、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推導出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
用長9厘米和6厘米的小棒各兩根擺一個長方形。
計算出長方形的周長?
你是怎樣計算的?
9+9+6+6=30
9x2=18 6x2=12 18+12=30
9+6=15 15x2=30
那種方法簡單?
我們怎樣用一個公式來表示呢?
(9+6)x2=30對應寫出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怎樣來計算正方形的周長呢?
由學生獨立推導,集體公示。
二、課堂活動
1、1題 先由學生圍,再同方合作,計算周長。
2、2題 同方合作
3、3題 注意事物的演示
第三課時 周長公式的應用
教學內容:書100頁練習十八
教學目標:
1、提高對周長公式的理解度。
2、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周長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 )
正方形的周長( )
二、教學例2
出示例2
集體讀題,分析題意
出示掛圖,畫出示意圖解答
10+10+5+5=30
夠了。
三、練習十八
1、1題
計算圖形的周長
完成在作業本上
2、2題
引導理解跑一圈的意義
3、3題
讀題、分析題意,引導理解題意。
四、實踐活動 4題
先測量、再填表
實踐活動 看看家鄉新面貌
內容:書103--104
目標:
1、通過本次活動增強學生對家鄉的了解,提高數學素養。
2、增強參與實踐活動的能力。
課時安排:2課時
過程:
一、交代目的、要求
設計參觀方案,做準備
二、實際參觀
1、參觀舊城鎮,了解鄉土人情
2、參觀新城,分類了解信息
3、整理信息,做比較,交流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