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對稱圖形”教學簡案
教學內容: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56~61頁例題、“試一試” 及“想想做做”。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理解軸對稱圖形的含義,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創(chuàng)造出軸對稱圖形。2、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探索與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3、引導學生領略軸對稱圖形的美妙與神奇,感受現(xiàn)實生活、自然世界中豐富的對稱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審美情趣。教學過程:一、游戲引入,激趣蘊思游戲:從不同事物中找共同點。二、參與探索,體悟特征1.出示天安門、飛機、獎杯等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它們的形狀,認識到“它們都是對稱物體”,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說說生活中的其他對稱物體。 出示天安門、飛機、獎杯等圖片,學生說出名稱。觀察,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老師板書:對稱 在生活中在哪里見到過對稱的物體?學生匯報。2.課件演示:將對稱物體畫下來,得到一些平面圖形。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折一折、比一比,感受這些圖形“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的特征,從而自然揭示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老師電腦演示把物體畫下來,得到三個平面圖形。要求:同桌拿出這三個圖形,折一折,比一比,看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匯報。老師演示對折圖形,左右兩邊完全重合。像這樣的圖形,猜一猜叫什么名字?像這樣的圖形,對折以后,左右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板書。3.結合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判斷下列圖形是否為軸對稱圖形。 (1)學生根據(jù)經(jīng)驗大膽猜想。有沒有什么辦法來驗證猜想?(2)結合手中的學具,小組合作,共同驗證猜想。同桌合作,折一折,比一比。(3)大組進行交流,著重引導學生說清判斷的依據(jù)。選擇一個圖形,說一說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并且說說為什么。學生說完之后,老師電腦演示對折重合的過程。4.分組活動,豐富學生對于軸對稱圖形特征的認識。教師發(fā)給每個小組一組圖形或圖案:如各種標志、各國國旗、各種交通圖標、各英文字母等(見教材“想想做做”中的習題),然后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研究,判斷其中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隨后大組交流,引導學生說說判斷的依據(jù)。想想做做1、2、5、6匯報研究結果。并說明理由。老師電腦演示對折驗證。5.想像練習:給出四個軸對稱圖形,引導學生想像這些圖形各是從哪張紙上剪下來的,并說說為什么。想想做做4三、實踐制作,深化認識引導學生利用課前準備的材料,結合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自己動手創(chuàng)造一個軸對稱圖形。交流時,著重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創(chuàng)造的,在交流中進一步深化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特征的認識。四、多向拓展,升華認識由軸對稱圖形,進而拓展到現(xiàn)實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通過賞析,引導學生感受生活的美妙與神奇,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積極情感。電腦演示“你知道嗎”中的圖片,感受對稱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