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期末考點歸納人教版
5.例4(認識幾分之幾)
可看成是例2活動的延伸,學生已經理解了幾分之一中分子和分母的含義,再認識幾分之幾就比較容易了。教材中給出了2/4的含義,3/4和4/4讓學生通過類推的方式自己寫出來。
6.例5(十分之幾的認識)
在學習了一般的幾分之幾以后,再出現一條1分米長的彩紙平均分成10份,讓學生自行寫出其中的若干份所表示的分數。本單元的分數分母一般都在10以內,這兒出現十分之幾主要是為以后學習小數的認識作鋪墊的。
接下來,教材直接說明像幾分之幾這樣的數也都是分數,使學生直觀地理解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表示。
7.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討論分數各部分名稱所表示的含義,使學生認識到: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分母就是幾,表示這樣的幾份,分子就是幾。
8.例6(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
(1)在這兒,比較同分母分數大小的目的也是為了鞏固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1)在這兒還不是抽象地比較兩個分數大小,而是通過涂色,利用直觀圖形的大小比較來比較分數大小。然后可以引導學生總結出比較的方法:分母相同時,分子大的分數大。
(2)第2小題出現6/6,也是為后面學習1減去幾分之幾做準備的。
9.練習二十二
第1題,涂法不唯一。
第2題,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分數的本質是平均分。
第7題,要引導學生發現涂色部分與未涂色部分的兩個分數的關系,為后面的分數加減法作鋪墊。
第9題,通過三個1/4相加與3/4大小的比較,為分數加法作鋪墊。
第11題,答案多樣,可以是4/16,也可以是1/4。
(二)分數的簡單計算
*教學分數加減法的目的主要是進一步鞏固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同時也為以后正式學習分數加減法做必要的準備。
1.例1(分數加法)
(1)通過主題圖中吃西瓜的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分數加法的意義,答案讓學生自行填出。
(2)通過直觀和抽象兩種方式讓學生理解算理。
a.通過直觀圖看到兩塊西瓜和一塊西瓜合在一起是三塊西瓜,分別用三個分數來表示,得到分數加法算式。(鞏固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b.用說理的方式表示。
2.例2(分數減法)
編排特點同例1,只是更多地讓學生自主探索。
3.例3(1減去幾分之幾)
前面相關練習中已有了一些鋪墊,只要把1轉化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數,就劃歸為已學過的分數減法,學生學習起來不會太困難。
4.練習二十三
第5題,把鐘面的刻度和分數聯系起來,如果學生的層次較高,可以在教材習題的基礎上增加60分之幾的練習。最后一題,可以寫出6/12,也可以看成1/2。
第7、8題,從圖上都不能直觀地看出剩下的占整體的幾分之幾,要求學生抽象地運用分數的意義進行計算。第8題,計算時可以連減,也可以先把紅色和藍色加起來,再減。
第9(2)題,要引導學生把兩次對折轉化為把繩子平均分成四份。
五、教學建議
要把握好教學要求。
這兒只是初步認識分數,對于分數的定義,分數表示的確切含義,教材都不要求掌握。在學習分數的認識、大小比較和加減法時,都要借助于直觀圖來幫助學生理解,重點也不是為了學習分數大小比較和加減法的方法本身,而是鞏固對分數意義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