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教案(通用4篇)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教案 篇1
開發(fā)區(qū)小學 三 年級 數(shù)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
本課初備
課時
共1課時,本課第1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能用比較合理的方法正確口算和在100以內(nèi)的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能進行一些簡單的估算。重點難點: 能用正確、合理的算法進行口算。課前準備: 數(shù)學卡片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出示情景圖。(只出現(xiàn)三種玩具,問題不出示) 二、新授 (1)先引導學生看圖,選擇兩種你喜歡的玩具提一個問題。(學生能提出用加法和減法做的兩個問題) 學生提問后,出示問題,并要求列式解答。 說說是怎樣算的。 (2)觀察兩道加法算式,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兩道減法算式呢? (3)小結。你還能求出什么問題。 三、練習 1、口算卡片練習 出示口算卡片,先算出兩個數(shù)的和,再算出兩個數(shù)的差。 2、奪卡片游戲 (1)同桌兩人拿出數(shù)字卡片。(兩位數(shù)) 同時拿出一張,算出這兩個數(shù)的和。誰算得快,卡片歸誰。比比,誰得到的卡片多。 (2)同時拿出一張,算出這兩個數(shù)的差。誰算得快,卡片歸誰。比比,誰得到的卡片多。 3、完成p46想想做做4和p48想想做做4 直接寫得數(shù)。 比一比,上下兩題有什么聯(lián)系。 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p46(5)、p48(5)練習設計: 一、算一算,比一比。 65+24= 34+43= 16+52= 65+27= 34+47= 16+55= 二、先估計得數(shù)是幾十幾,再口算。 72+15= 36+26= 18+71= 37+13= 63+14= 34+48= 25+48= 19+35= 71+13= 三、完成向陽小學四至六年級喜歡跳繩運動的人數(shù)統(tǒng)計表。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男生(人)
32
48
45
女生(人)
24
25
36
合計(人)
四、應用題。 1、同學們分4組做風箏,每組做7個。后來又做了54個,一共做了多少個? 2、小明做了6組題,每組4題。后來又做了22道,一共做了多少道題?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三 年級 數(shù)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 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口算
本課初備
課時
共1課時,本課第1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探索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口算方法的過程,會口算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 2、在練習中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重點難點: 綜合運用所學和知識解決相應的問題。課前準備: 配套掛圖。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下面各題。 38-5= 46-40= 26+13= 38-20= 46-7= 37+25= 學生口答,選擇其中的幾題說說是怎樣想的。 2、引入新課。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弄清題意,列出算式。 教師出示圖,讓學生觀察。 提問:你喜歡買哪一種玩具? 提問:你能提出一些減法問題嗎? 學生提出求兩種玩具差價的問題后,讓學生分別列出算式。 教師板書:38-25=___( ) 44-25=___( ) 2、探索算法。 提問:這兩道減法題,你能口算出得數(shù)嗎。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里說說是怎樣算的。 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教師組織全班學生交流。 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是多樣的,學生可能有的算法,如“38-25”,可以先算“38-20”,再算“18-5”;也可以先算“38-5”,再算“33-20”;還可以先算“30-20”,再算“8-5”,然后把兩部分的得數(shù)合起來,等等。只要方法正確、合理,都應予以肯定。 提問:你認為誰的方法比較好?哪一種方法最適合你? 3、對比算法。 提問:上面兩題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學生分小組討論。 教師組織交流。 指出:在口算時,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一。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41頁第1、2題。 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時,教師組織比較每組題在計算上有什么聯(lián)系。 2、完成教科書第42頁第3題。 引導學生弄懂題意。 學生獨立填表。 3、完成教科書第42頁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 提問:每組中的兩題在算法上有什么聯(lián)系? 4、完成教科書第42頁第5題。 學生先估計得數(shù)是幾十多,再口算。 5、完成教科書第42頁第6題。 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估計哪種球最貴,再算一算,通過比較,驗證估計的結果。 6、完成教科書第42頁第7題。 引導學生弄懂題意。 學生獨立解答。 集體訂正時,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四、全課總結 夸夸你的同學在這節(jié)課上的表現(xiàn)。練習設計: 一、算一算,比一比。 74-23= 47-14= 1200-800= 74-24= 47-27= 120-80= 74-26= 47-29= 180-70= 74-20= 47-19= 1800-700= 二、將得數(shù)小于40的算式圈出來。 57-17= 26+13= 83-27= 67-34= 63-15= 94-64= 89-46= 71-35= 77+12= 三、下面是某商店賣出電器情況統(tǒng)計表,算一算,每種電器還剩多少臺。
電視機
空調(diào)
冰箱
原有臺數(shù)
87
77
65
售出臺數(shù)
23
48
36
還剩臺數(shù)
四、應用題。 1、學校要栽51棵向日葵,已經(jīng)栽了44棵,剩下的平均分給2個班,每個班分得多少棵? 2、體育用品商店原來有78個籃球,又運來了14個,共賣出48個。還剩多少個?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三 年級 數(shù)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 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本課初備
課時
共1課時,本課第1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初步掌握只給出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和解題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以及口頭敘述的表述能力;培養(yǎng)良好學習情緒以及樂于動腦,積極思維的學習品質。重點難點: 掌握兩步計算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初步學會分析綜合法分析兩步應用題。課前準備: 幻燈片、兩個盒子和動物玩具。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 1、猜玩具個數(shù) 今天,李老師先和大家做個游戲。(出示兩個盒子)這里有兩個盒子,里面裝著些動物玩具。紅盒子里裝著2個動物玩具,猜猜黃盒子里裝了幾個動物玩具?(指名猜) 只要老師送你們一句話,你們就能猜對了:黃盒子里裝的個數(shù)是紅盒子里的2倍。(再指名猜)你怎么想的? 兩個盒子一共裝了多少個? 2、驗證 打開盒子驗證玩具個數(shù)。 我們?nèi)?)班的小朋友真聰明,李老師相信接下來大家的表現(xiàn)一定會更出色。 二、新授 1、出示情景圖 玲玲媽媽帶著玲玲去去買衣服。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說,齊讀兩個條件) 你可以提出什么問題嗎?(指名提問,問到“上衣多少錢”時,請學生口頭解答,老師板書出算式)。 2、教學例題(1) (1)理解題意 媽媽想考考玲玲,問道:“買一套衣服要多少錢?”你能理解“一套衣服”的意思嗎?(指名說) (2)畫線段圖 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位數(shù)學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線段圖,聽過嗎? 我們先用一條線段表示褲子的價錢(畫線段圖),表示上衣價錢的線段畫多長呢?(指名說,然后再畫) 為什么畫3份這樣長?(指名說) 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錢,也就是求褲子和衣服一共要多少,我們可以這樣表示問題(畫括號和問題) 你會解答嗎?做在草稿本上 (3)解答 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指名說,老師板書)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比較,提示課題 這題和剛才那題比有什么不同? 為什么這題要兩步計算?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出示課題) (5)第二種解法 要求“一共要多少元?”還能想出其他方法嗎?(同桌討論,再指名說,老師板書) 4從哪里來?懂的小朋友先和同桌說說。(指名說) 3、教學例題(2) (1)理解題意 媽媽還想考考玲玲,她把問題改了改,誰來讀讀問題。(指名讀) (2)線段圖 看線段圖,問題還能這么表示嗎?那怎么表示?你能指出是哪部分嗎? (3)解答 會解答嗎?做在草稿本上。 指名板演。 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第二種解法 還有其他方法嗎?(指名說) 2從哪里來? (5)比較 這兩道題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先同桌說,再指名說) 三、練習 1、p49(1) 出示帶子圖,說說問題要求什么。 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說說你還能求什么。 2、p50(2) 出示汽車圖,獨立解答。 集體訂正。說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編題練習 出示情景圖。(本子2元,水彩筆的價錢是本子的8倍,鉛筆盒的價錢比本子貴16元) 編一道今天學習的兩步計算解決的應用題。可以用老師提供給你的條件,也可以根據(jù)平時買東西的經(jīng)驗,說個條件再編。練習設計: 一、口算下面各題。 30+50= 130-70= 58-36= 23+16= 1200-400= 27+35= 43+48= 60-35= 64-35= 二、應用題。 1、菜場運來西紅柿48千克,運來的茄子是西紅柿的2倍,運來茄子多少千克? 2、菜場運來西紅柿48千克,運來的茄子是西紅柿的2倍,運來的茄子和西紅柿一共有多少千克? 3、菜場運來西紅柿48千克,運來的茄子是西紅柿的2倍,運來的茄子比西紅柿多多少千克?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三 年級 數(shù)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 綜合練習課
本課初備
課時
共2課時,本課第1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弄清口算時進位加與不進位加、退位減與不退位減以及加與減在方法上的異同,進一步溝通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2、在練習中,幫助學生逐步樹立數(shù)學意識,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處理日常生活里的問題。重點難點: 通過練習,提高正確率和速度。課前準備: 口算卡片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jié)課我們將把這幾節(jié)課學習的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內(nèi)容進行練習,看誰今天算得又對又快。(出示課題) 二、口算方法對比 1、口算。 26+61 13+25 48+31 26+68 13+29 48+35 問:每組中的上下兩題在計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如果個位滿十要怎么算? 2、口算。 87-25 94-51 56-43 87-29 94-55 56-48 問:每組中的上下兩題在計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如果個位不夠減又要怎樣算? 三、綜合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46頁第1題。 學生獨立口算。 提問:每組中的兩題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加、減法在算法上有什么共同之處? 2、完成教科書第46頁第2題。 教師先演示口算卡片的操作方法。 同桌同學合作練習。一人操作,另一人口算,再交換角色繼續(xù)練習。 3、完成教科書第46頁第3題。 只要讓學生估計得數(shù)范圍,選出相應的算式,不必計算出結果。 4、完成教科書第46頁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時,選擇其中的幾題說說是怎樣計算的。 5、完成教科書第46頁第5題。 引導學生弄清題意。讓學生提出求和或求差的一步計算的問題,并口算出結果。 教師板書算式。 如果有學生提出其他的問題,只要合理并能夠解決,也是可以的。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練習設計: 一、先口算,再比一比。 120-30= 180-40= 150-70= 1200-300= 1800-400= 1500-700= 34+54= 62+15= 27+52= 34+57= 62+19= 27+55= 64-24= 35-14= 83-21= 64-35= 35-28= 83-26= 二、將左右兩邊相等的算式連起來。 26+35 32+23 71-16 86-25 1400-700 83-6 53+24 200+500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三 年級 數(shù)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 綜合練習課
本課初備
課時
共2課時,本課第2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在相互的合作、交流中,學會傾聽別人的想法,并對別人的想法作出簡單的評價。課前準備: 配套掛圖。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 65+17= 300+900= 1400-800= 73-23= 36-15= 56+37= 2、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著重練習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板書課題) 二、綜合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46頁第6題。 引導學生看清題意,學生獨立解答,指名板演。 教師組織交流、反饋情況。 2、完成教科書第47頁第7題。 引導學生弄清題意,學生獨立解答,指名板演。 教師組織交流,反饋情況。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3、完成教科書第47頁第8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指名板演,集體訂正后提問:“你們還有沒有更簡便的算法?” 4、完成教科書第47頁第9題。 提問:3倍多9應該怎樣理解?學生完成練習,集體訂正。 5、完成教科書第47頁第10題。 學生估計一下,在○里填上“>”“<”或“=”。 教師:你是怎樣想的? 對于比較簡潔的思路,教師應給予表揚。 6、完成教科書第48頁第11題。 教師: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一班借了多少本?二班借了多少本?你能用兩種方法算出三班借書多少本嗎?學生討論,完成練習。 7、完成教科書第48頁第12題。 教師: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學生分小組交流。 教師組織全班交流并指名解答。 8完成教科書第48頁第13題。 教師: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信息?給你100元,你想買哪兩種體育用品?還剩多少錢? 三、全課總結 評價一下你在這節(jié)課上的表現(xiàn)。練習設計: 一、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47+23= 14+23= 56-28= 50-19= 34+23= 7+35= 37-18= 1500-600= 47+36= 二、不計算,你能直接在○里填上“>”“<”或“=”嗎? 43+26○26+34 34+47○44+47 56-47○58-47 75-36○75-63 26+17○26-17 47-26○57-36 三、解決問題。 1、小剛集了72張郵票,小明比小剛少46張,小明和小剛一共收集了多少張郵票? 2、學校航模組有14人,美術組的人數(shù)是航模組的3倍。航模組和美術組一共有多少人?美術組比航模組多多少人? 3、白兔有26只,灰兔比白兔多17只,黑兔比灰兔少15只。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4、花園里有松樹27棵,柏樹的棵數(shù)比松樹的3倍多9棵。柏樹有多少棵? 5、小芳和小麗踢毽子,小芳踢了37下,小麗比小芳少踢了一下,小麗和小芳一共踢了多少下? 6、停車場有小汽車26輛,大汽車比小汽車多12輛,大汽車和小汽車一共有多少輛?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教案 篇2
復習舊知
出示投影:一組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的題目,另一組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題目
情景導入
談話:小朋友們你們?nèi)ネ婢吖褓I過玩具嗎 (出示掛圖)看,玩具柜里有好多玩具啊!今天也有兩個小朋友要去買玩具,現(xiàn)在我們就跟著他們一起去看看吧!
探究
過度:呀,這個玩具柜的玩具真漂亮!有玩具汽車,玩具火車,玩具中巴車.
看圖提加法算式的問題
買一輛玩具火車和一輛玩具汽車要付多少錢
列式:44+25=-------( )
買一輛玩具火車和一輛玩具中巴車要付多少錢
列式:44+38=-------( )
買一輛玩具汽車和一輛玩具中巴車要付多少錢
列式:25+38=-------( )
三樣全買要付多少錢
列式:44+25+38--------( )
計算
說說你的算法
四種:44+20=64 64+5=69
44+5=49 49+20=69
40+20=60 4+5=9 60+9=69
4+5=9 40+20=60 60+9=69
根據(jù)算法解決第二個問題
比較:44+25和25+38兩題在算法上的不同
揭示課題
四,鞏固
想想做做第一題
生獨立完成
師生對答案,選一組說算法
過度:現(xiàn)在來進行口算比賽
想想做做第二題
分小組做
說方法
小結
估計
說估計幾十多
進行口算
解決生活問題
理解題意
自己口算
回答問題
5,去動物園放松一下
(1)理解題意
(2)生獨立思考
(3)班級交流
五,課堂小結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教案 篇3
課前交流:師:(自我介紹)從上面你了解到我的什么信息?生:王凌老師,來自南京建鄴區(qū)師:還有嗎?最基本的信息?我是男的。恐龍寶寶有幾種?生:男寶寶和女寶寶。師:牽涉到分類標準,按不通的標準對同一對象進行分類結果是不同的。師:小明、爸爸、媽媽,對這三個人進行分類。生1:按性別分類:小明和爸爸是男的,媽媽是女的生2:大人、小孩(家長和孩子)生3:家庭師:今天我們學習什么?生: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師:誰能證明自己會?比如說,舉個例子生:40+50……師:能不能不舉整十加整十生:99+99師:我估計大家口算都是會的。那今天我們學什么?生:復習。師:說復習也可以。孔子說“溫故而知新”,這節(jié)課就在已經(jīng)學會的知識中體會還能學到什么新的知識。游戲:“搶一百五”師:這是一個美國的游戲,要求:從起點走到終點,所走路線加到一起是150。指名回答,師通過課件演示路線,其他學生幫著算生:10-30-60-30-20這是個簡單的游戲,是整十加整十。要注意什么?生:數(shù)位對齊。比一比,算一算(想想做做4)60+70 50+90 80+40 600+700 500+900 800+400指名學生口算:130、1300……師: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第一組題……生:得數(shù)比上面的多加個0師: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生:60、70是整十數(shù),600、700是整百數(shù)。師:第二組題只要在第一組題得數(shù)后面加個0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師:你們在超市買過東西嗎?買過的舉手。師:生活中買很多東西是準準的算出結果嗎?比如一種商品價格是29元。生:把29看成30。板書:估算二、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新知1.出示玩具汽車和火車的價格:二十幾,三十幾師:至少付多少元?生:50元。師:有可能是51?52?…… 生:有。師:有可能是六十多嗎?為什么? 生:個位相加進位。師:能舉個例子嗎?師:那什么時候是六十多呢?生:個位是6~9小結:當個位出現(xiàn)進位時,兩種價格相加是六十多。師:那什么時候是五十多呢?生:不進位。師:我們顧客買東西可以估算,但是誰是不能估算的?生:營業(yè)員。小結:所以口算有可能是估算,也可能是精確計算(板書:精算)看職業(yè)特點,和買東西的多少。師:如果要精算出結果,必須知道商品的確切價錢。你能說說兩種商品可能的價格嗎?生:汽車20、21……29火車30、31……39師:那能說個例子是五十幾的嗎? 生:21+31師:六十幾的呢? 生:25+36 、 29+39師:不進位的好算嗎?怎么算?生:個位上1加1等于2,十位2加3是5,是52.師:有沒有先算十位的?生:沒有,萬一有進位就不行了。小結:不進位,個位加個位,十位加十位,這是你們統(tǒng)一的想法。2.算一算:32+45 45+14 23+1251+34 61+12 70+19指名回答,全算對的舉手。3.教學“25+36”師: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大家都會算了,那進位加呢?生:先算5+6=11,十位上2+3=5,再進1變成6,是61。師:有不一樣的算法嗎?生:先算十位2+3=5,再算個位5+6=11,最后5+1=6,是61。師:他是先算個位嗎? 生:不是。師:先算十位加十位,再算個位加個位,最后進位。這種算法也是可以的。師:還有其他的算法嗎?生:把它弄成不進位的加法25+36=25+34+2=59+2師:能不能拆成其他的情況?生:25+36=25+30+6生:25+36=25+35+1生:25+36=25+3+33師:這樣有變的簡便嗎? 生:沒有。小結:所以口算的方法要選擇使計算更簡便的方法和適合自己的方法。你們都用數(shù)位對齊相加的方法是吧。4.教學“29+39”師:你能介紹自己口算29+39的方法呢?生:9+9=18,20+30=50,18+50=68生:30+40-2師:接近整十數(shù)可以看成整十數(shù)再計算。誰還有其他的方法?生:30+39-1生:29+31+8生:29+1+38師:從本質上講和拆數(shù)法是相同的小結:把接近整十數(shù)看成整十數(shù)作為特殊的方法。師:前面兩種方法,哪種對自己更適合的?師:對進位不進位都適用的方法?生:第一種,數(shù)位對齊。師:把它作為口算的基本方法。三、鞏固練習,拓展深化1.完成想想做做1(1)獨立完成在書本上,師巡視指導。師:做口算不要急,要慢慢的,算準確。(2)校對答案:師說算式,生答。師:自己對一下,正確的舉手。錯的舉手,哪一個?生:25+44,十位上算成2乘4得8。師:這是口算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錯誤。所以不是追求絕對的速度,要又好又快的完成。師:誰還愿意介紹自己的錯誤?生:25+49=64。師:沒有進位,進位加時容易把進的1忘加。老師先介紹自己的方法:先估一估,再口算。2.先估計得數(shù)是幾十多,再口算(想想做做第5題)35+32 45+14 37+55 26+2935+38 49+14 21+78 44+17(1)師:35+32,進位嗎?和是幾十多?(生:六十多)算算是多少?(生:67)(2)剩下的四題自己小聲說一說;全班校對.3.出示情境圖:小船可乘28人,大船可乘44人。師:這條船能帶92個小朋友嗎?生:不能。28+44=72。師:72,是精算還是估算?需不需要?生:不需要。二十幾加四十幾最多是七十幾。師:所以,不需要精算。4.出示情景圖:笑笑和淘氣玩套圈笑笑:第一次小企鵝29 ,第二次小貓 30淘氣:第一次23師:笑笑兩次一共合計?(生:59)師:淘氣要套中多少才能超過笑笑?生:比40大師:如果套中41,合計?(生:64)44,合計?(生:67) 47合計?(生:70)師:小麗也來參加了,她一共套了70分。她可能套中哪兩個分數(shù)?生:23和47師:還有沒有其他可能?生:29和41。5.出示情景圖:三位小朋友跳繩比賽 第一次第二次合計小松243054小明292958小亮26 師:小明一共跳了多少下?(生:54)小亮呢?(生:58)師:都用了29接近30的算法。師:小亮第二名,他可能跳了多少下?生:55、56、57(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師:第一次26,那他第二次可能跳多少下?(根據(jù)上面三種可能性分別計算出第二次跳的個數(shù))生:56,第二次30下。生:55,第二次29,比56小1。生:57,第二次31,比56大1。6.出示情景圖:雞25元 鴨29元 牛肉18元 羊肉23元三個小朋友每人帶50元錢師:買兩樣不一樣的東西,你可能買什么?生:25+23=48,夠。師:挑你喜歡吃的,夠不夠?生:牛肉和雞。師:牛肉價錢18元,雞25元。同學們在心里幫他算一算,怎么可能?生:估算四十多生:精算,43生:2+1=3,個位怎么進不可能進到5的。師:你喜歡吃什么?生:鴨和牛,29+18師:夠嗎?精算?用你拿手的方法算。生:47元。師:你能一下看出哪兩樣東西不夠?生:鴨和羊,29+23五十幾,不夠;雞和鴨,25+29也是五十幾,不夠。四、全課總結師:上完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新的知識?生:學到了很多算法。師:你習慣了哪一種算法?生:第一種,數(shù)位對齊。生:我會了估算和拆除法。總結:估算對精算也有好處。回去和同學交流感受。最后安排學生課后的小游戲:搶100。如一人出45,另一人想55,準備10張牌,贏了就拿牌。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教案 篇4
〖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教材第39頁—40頁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口算方法的過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內(nèi)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以及進位的整百數(shù)加整百數(shù)。
2、經(jīng)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
3、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地算出進位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結果。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組織口算
65+20 22+7 35+8 50+47
二、情境導入,探究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
這是一家商場的玩具柜,如果讓你任意挑選兩個玩具,你會怎么選?
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列出算式。
板書:火車+小轎車 火車+公共汽車 小轎車+公共汽車
2、探究新知
(1)講解44+25
指名口答選購火車+小轎車的算式與結果,并說出你是怎么想。
(2)討論算法
①4+5=9 40+20=60 60+9=69
②44+5=49 49+20=69
③44+20=64 64+5=69
④25+4=29 29+40=69
⑤25+40=65 65+4=69
(3)分析交流
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最簡便,你就用哪一種方法。
(5)講解44+38
指名口答選購火車+小轎車的算式與結果,并說出你是怎么想。
(6)討論算法
①4+8=12 40+30=70 70+12=82
② 44+8=52 52+30=82
③ 44+30=74 74+8=82
④ 38+4=42 42+40=82
⑤ 38+40=78 78+4=82
(7)小結
一道小小的口算題我們同學想出了這么多方法,大家真了不起!在以后的口算過程中,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口算。
(8)對比分析
①討論這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之處?
同桌交流
板書課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加法。
②分析兩道算式在計算時有什么不同之處呢?
小組討論。
板書:不進位加法 進位加法
(9)試一試
25+38 會算嗎?選擇喜歡的方法試一試。
三、鞏固深化,組織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①完成練習。
②觀察分析:每個蘑菇上的兩個算式在計算是有什么不同?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①觀察分析
②獨立完成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①先估一估,并說出理由。
②開火車進行。
4、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提示解題策略。
①解決第一個問題。
觀察分析,并有條理地說出結果。
②這是動物園各個館的分布圖以及線路圖。
從熊貓館到老虎館可以怎樣走?三條路中走哪條路最近呢?為什么?。(可以直接看出來,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估一估)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解題的條理性,讓學生學習逐步分析、分解復雜題型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能力與良好的解題習慣。)
③分析完成第二個問題。
5、自由購物
出示九玩具,可自由選擇兩個,同桌互算。
可自由選擇三個玩具同桌互算。
四、課堂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