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教學反思
課堂上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秋天的美.同時能較好地落實知識點,收到較好的效果.在整個課堂結構的安排上,能做到;有快有慢,有高潮低落,讓課堂有節奏感,有樂感.能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受秋天的美.
但課堂確實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節課下來自我感覺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沒能完成預設教學目標,讓我遺憾.備課時,自我感覺備課充分,但教學中,自我感覺"預設"與"生成"沒有做到統一,安排計劃只能是預設的, 而課堂是多變的 .
主要是在課堂中放的不夠開,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過于拘謹.在某些環節過渡銜接的不夠緊湊自然.有些問題設置了但沒有落實好.這也說明自己教學不嫻熟,課堂把握不夠.此外,自己對教材挖掘和理解的不夠深入.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感受秋天的美好,通過朗讀和想象進行美的熏陶與感染.但是自我感覺意境不夠,韻味不足.人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在課堂上.我有很多細節需要指正.對學生評價語言和課堂語言也不夠準確到位.這些都是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
課堂需要反思.在遺憾中反思.在遺憾和反思中,帶著新的收獲,讓我們再次走進課堂.
《秋天的雨》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的語文可真應景!當秋天踩著落葉詩意地走進我的視野時,課文里也開始秋意飄飛.
南方的四季并不分明,可是—入秋,陽光的顏色都變了——變得金黃金黃,十分悅目,恩……像個和善的老頭兒.在上班時,我時常閉上眼細心地聆聽秋葉"唰啦啦"飄落的聲音.沒想到這一習慣竟不知不覺被學生學了去……
是這么回事——
《秋天的雨》教得很不成功,學生顯得疲憊,朗讀很不起勁兒.回到辦公室我仔細地想了想,一是星期一大家還未恢復狀態.二是我自己被他們的吵鬧弄得不勝其煩,停下來整頓了好一會兒紀律,大大破壞了課堂氣氛.而且,我自己的語言渲染突然變得那么地蒼白無力……
上《聽聽秋的聲音》時,我就改變了策略.實在也巧的很,我寫完課題,窗外正好吹過一陣風,"唰啦啦!"這純自然的音樂激活了我的心.我驚喜地喊:"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 風吹落葉風聲……"
劉凌濤站起來喊:"秋的聲音!"
一個有趣生動的導言就自然地生成了……
學生們是閉著眼聽完我的范讀的.這首小詩打開了他們思路,竟使有的學生聽到花開的"啪嗒"聲,農民豐收割稻的"唰啦"聲……
驚喜在秋之聲中,不斷涌現……它們時而在窗外尋找秋天的影子,時而閉上眼回憶自己海邊的,山里的童年……
感謝上帝!我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他們的童年比我的童年更加色彩斑瀾……
看來自然是最好的老師,窗外已有滿眼秋色,又何須我蒼白的語言……
下課了,還有許多孩子圍著我講秋天……突然,念小婷很認真地問我:"老師,秋天為什么不和我們玩兒一下再走呢 "她大概還在想課上的那個"秋天為何匆匆而來,匆匆而去 "的問題吧!我笑了一下說:"她已經和你玩過了.只不過你沒注意……比如它'呼'地一下摸了你的臉,'唰'地一下又碰了你的耳朵."小婷開心地笑了.
回到辦公室,念小婷的話在我的腦中反復盤旋,揮之不去."為何不和我說一下再走 "她大概是沒時間玩耍吧!我突然一下子理解了這個上課愛吹泡泡的女生.也許,下課了,放學了,她又要被推進作業的漩渦里,根本沒有時間玩……
嘿!我的孩子們自己已經找到了良方.下課了,孩子們放下筆記本,來到走廊上,閉著眼,"哇 我聽到了風聲!我聽到云跑步的聲音."
聽著聽著,我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