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積累自己喜歡的詞語,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之情.
2.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3.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有表現力地朗讀課文,在讀文中繼續體會課文詞句的準確,生動.
教學重點:學生讀懂課文內容,感受作者語言表達的多樣化與準確性.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同一個意思.
教學準備: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鮮花嗎 今天就讓我們走入花的世界,去領略一下花的美麗與神奇吧!(一些花的圖片)
2,你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來描繪你剛才看到的景象.(學生自由談感想,感受花的美)
3,老師也想用一句話表達一下我的感受: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讓學生美美地讀一讀這一句,感受鮮花的美麗迷人.由此切入課題:這些鮮花不但漂亮迷人,在他們身上還藏著許多有趣的秘密呢!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第13課《花鐘》.(出示課題 齊讀)
二,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
花鐘是什么 朵朵鮮花背后又藏著什么秘密呢 請大家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
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介紹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日內瓦大花鐘" (花鐘的花圃是像鐘面一樣,里面種著24小時內陸續開放的花朵(也就是說我們看到什么花剛剛開了,就大致知道是幾點了.)這部分內容是在課文的哪一段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一段.誰愿意把這一段話讀給大家聽 (出示最后一段)朗讀,理解陸續,剛剛,大致,體會文中用詞的準確性
師:"我看到什么花開了,就知道幾點鐘了",這句話對嗎 (是啊,作者用詞是非常確切的.)
只要知道什么花開了,就大致知道是幾點了.
要看懂花鐘,一定要知道什么花是幾點鐘開.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嗎 (生:介紹了)在課文的第幾段呀 (生:第一段)
四,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趕快去讀讀課文的第一段,看看這一段向我們介紹了哪些花.把花的名字用筆劃一劃.
交流:
a ,誰愿意把這些花的名字讀給大家聽
(牽牛花,薔薇花,睡蓮,午時花,萬壽菊,煙草花,月光花,夜來香,曇花.)
師:讀得真認真!這些花呀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見面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 把書本放下,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是
師:我們一邊欣賞,一邊讀下面的句子.(邊看圖邊讀句子)
(理解詞語:欣然怒放 曇花一現)
師:這么多的花都開放了,真可以說是——(生: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
b,有個小學生,也看到了這些美麗的花兒開放,他寫了一段話,老師讀給大家聽一下,這段話與課文第一段相比,你覺得哪段話寫得美
(出示: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開了;七點,睡蓮開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了;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傍晚六點,煙草花開了;七點左右,月光花開了;晚上八點夜來香開了;九點左右,曇花開了.)
你覺得怎樣
"開了"一詞用得太多了.太單調了,有點煩.太枯燥乏味,一點兒也不美.
課文里把每種花開放寫得很生動,很具體.
師:同一個詞用得多了,就沒有了簡潔美,而是簡單的重復了.
同樣是寫花開,作者抓著了花的形態特征,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很巧妙.原來,同樣是描寫一種事物,如果用上各種表現手法,能使句子更生動,更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