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鐘》說課
新課標指出要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在初讀課文后,學生所得的感受是最真切的,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交流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與成就感.
根據新課標課文的識字特點,緊扣教學內容,逐層深入地解決文字障礙.
五, 境入情,自悟自得,積累語言
1,理解第一句話"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
出示自由讀——說說仿佛看到了什么——在音樂中欣賞各種美麗的花——交流欣賞后的感受——帶著感受再讀這句話
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處理好想像,文本與音像材料之間的關系.
2,了解各種花的樣子與開花時間
指名讀第一段,其余的畫出作者所描述的花——交流名字——看圖識花
——找出不同的花開花的時間,體會用詞的準確性.("左右"一詞)
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習,遨游于知識的海洋,并將閱讀能力的培養潤物細無聲似的滲透于教學中.
3,對比朗讀,感受語言文字美
(1)出示: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五點左右,薔薇開了;七點,睡蓮開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了;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傍晚六點,煙草花開了;月光花在七點左右開花;夜來香在晚上八點左右開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開放……
自己讀一讀,你覺得怎樣 (開了用得太多,單調,太煩了)
(2)課文中是這樣寫的嗎 同樣寫"花開了",文中是怎樣寫的 讀一讀,畫一畫.
學生通過聽,讀,辨,自己發現問題,發現了我們平常說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乏味,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有趣的語言美的欲望,體現了新課標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里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語言的豐富和精妙.通過這樣的語言活動,培養,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
讀一讀,畫一畫后.請學生挑其中一句,反復朗讀,想象一下這花的樣子
交流,可以邊做動作邊說,并結合進行朗讀.
通過教師,學生和文本的對話,在知識環境中尋求生活氣息和人文氛圍,體現生活化教學理念.
4,積累與運用
積累:填填作業本中的句子.
運用:試著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說說春天.
積累與運用在語文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運用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了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也進行了扎實,有效的語言文字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