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趙州橋
教學目的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趙州橋既堅固又美觀的特點,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3.體會一段話中,句子之間的關系,知道這段話是圍繞什么講的。
4.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課文的第2自然段介紹了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和好處,這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思路:
教學本課時,要從整體入手,通過謎語導入新課,再比較現代橋梁和趙州橋的不同,初識趙州橋;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細讀課文,了解自然段主要內容;精讀課文,理解內容,指導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在理解詞句和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具體而有重點地觀察事物的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開門見山導入課題:
教師激情導語:
古往今來,橋是人類改造自然歷史的見證,蘊育著美好的文化美和藝術美,反映人與大自然美好協作。中國是橋的故鄉,我國古代河北趙縣的趙州橋,歷經漫長歲月的風雨洗禮和多次戰亂沖擊、地震考驗,依然風度翩翩地安臥在河上,被譽為中國橋梁之王。那么,就讓我們一同去了解“趙州橋”、了解“橋文化”。
(出示課題) 趙州橋 齊讀課題兩遍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提出要求:(1)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想一個最精彩的問題向老師提問。
2、師:以往,都是老師拿到一篇課文問小朋友這一個什么問題,那一個什么問題。今天歐老師把它反過來,你們提問題我來回答,好不好?(隨機采用不同方法解答)
預設:橫跨什么意思?(請學生回答:我想這個問題不用老師回答,咱們班同學一定有人能幫我回答。)
什么是橋墩?(這個問題提得好,因為這里沒有橋墩。老師指趙州橋,在你印象中,咱們的椒江大橋是有橋墩,也就是立在河床里的,再出示一張圖片)
當說到什么是創舉時,對學生說:這一個詞咱先不解釋,等會再處理。
3、檢查生字詞:(出示詞語)指名讀,齊讀。
隋朝 石匠 設計 雄偉 創舉 堅固 智慧 安濟橋 橋墩 橫跨
4、選取以上的幾個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指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說)
三、以問題帶動課文,研讀第一、二自然段。
師:要想成為橋梁專家,還必須具備歷史學家、建筑家、美學家的才華。讓我們先去當一回歷史學家熟悉趙州橋的概況吧。
(一)、學生自主讀第一段:想想你是從哪些方面體會到趙州橋的概況的?(地點在河北趙縣的洨河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石拱橋;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并參加建造的;距今已有1300年了,歷史悠久。)
引導學生讀出橋的聞名,歷史的悠久。指名讀,齊讀。
(二)、抓“雄偉”、“創舉”,研讀趙州橋的設計特點。
1、師:小朋友,現在你以建筑家的眼光去欣賞讀第二段。你作為建筑家,這座橋讓你自豪的是什么?生答:雄偉(板書)
2、你能用課文中的話來說說嗎?體會理解。
3、作為建筑家,你有沒有要向我們特別介紹的地方?
預設問題一:趙州橋只有有一個大橋洞,可還有四個小橋洞,這樣造有什么用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