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學設計
指名讀第五自然段:這段寫的是什么?(歷史價值)這還是對畫面內容的具體介紹嗎?
回歸全文:剛才同學們正確流利地朗讀了課文,而且把每一段話的主要意思讀成了一句話甚至一個詞,真是了不起!現在同學們能不能運用剛才所學的方法,把這篇長長的
課文也讀成一句話呢?
指名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四、總結提升
這節課,同學們運用掌握了的學習方法讀懂了詞語,了解了文章大意,“學貴有疑”,此時,在對課文有所了解的基礎上,你最想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師梳理問題)讓我們帶著問題走出課堂,好嗎?
20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教學目標:
1、運用圖文對照學習法,了解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了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2、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和難點:通過閱讀課文和觀察畫面,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歷史價值,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
“為什么說《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這是我們上節課留下來的問題,這節課我們繼續探討。
二、賞圖激趣
(課件)播放配樂的《清明上河圖》的全景圖,有什么感受?
導入:乍看這幅畫,就已經讓同學們驚嘆不已,細讀課文,相信你會有更多的感慨。讓我們在自學提示的引導下走進文本,品讀課文。
三、品讀課文
(課件)自學提示:
從2-4自然段中任選一段對照圖畫細細品讀,完成以下表格:
內 容
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的?
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你有什么感想?
人物眾多(第2自然段)
從人物的行業的角度入手,運用列數據 、排比句的寫法
街市熱鬧(第3自然段)
從人物的形態入手
情景有趣(第4自然段)
抓住神態、動作進行細致描寫
四、反饋交流
第二自然段: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人多?作者是怎樣寫的呢?
“五百多個”,這是運用什么說明方法?
“有……有……”這是一個什么句?
“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三百六十行,都寫出來了嗎?藏在哪了?你能接著用“----------的---------”形式說說還有哪些行業呢?
囊括三百六十行的五百多人,都被濃縮在這不大的一幅畫里,此時,你有何感受,想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