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
感悟一:放手有益。
每次拿過課文,我都會著急的去思考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才能想出新點子,讓大家看到我精彩的設計,但每次都沒有預想的效果。仔細想想,我忽略了課堂上最主要的人物——學生,他們才是課堂的主體,他們的興趣才是課堂的源泉。因此,我認真聽取了岳校長的意思,課堂上放手,讓學生隨便談,隨便說,隨著學生的興趣愛好走。沒想到真的有效果了,學生的表達完全出乎我的意外,而且與我的預設也完全一樣。仔細想想,原來站在學生的立場,想想他們對什么感興趣,他們最想了解什么?會給我帶來那么多的驚喜。
感悟二:走進文本,走進學生,達到師生、文本對話之效。
記得李家棟老師說過:語文就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正如淳淳小溪流淌在課堂上。因此,以學生文本、關注學生才是我們上課的最終目的。課堂伊始,我可能沒有走進學生、走進課文,因此不知其功效。當我投入的與學生一起挖掘陶罐和鐵罐的性格,探究其價值時,我和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完全以學生為本,和他們同感悟、同體驗。這時我們的思想相互碰撞,心靈相互交流,讓我真正體會到了真正的課堂。
感悟三:拋開設計,以生為本。
每次講課前,我都會把教案備的滾瓜亂熟,甚至評價語我都會仔細琢磨。可是通過這節課,讓我深深領悟到:課堂是隨機的,課堂也是學生的,教案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隨著學生的發言進行教學。處處體現學生自主性,當然,這也需要教師自身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因此,通過這節課也讓我深深的明白:知識的儲備對一個教師來講是多么的重要。
這節課,我也深深的反思過,對于我個人來說缺乏一定的鍛煉,聽的少,練的少,因此也有些不成熟的地方,通過這次教學,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在閱讀教學方面的不足,也非常感謝岳校長和老師們的耐心細致的幫助,她們的指導大大提高我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將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加虛心地向老師們請教,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再上一個臺階。
“奚落”三部曲
————《陶罐與鐵罐》教學反思
濮陽油田第八小學陳芳
《陶罐和鐵罐》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生動有趣,情節富有變化,它講述了國王御廚里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許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鐵罐卻不復存在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在本課中,“奚落”一詞貫穿全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緊緊圍繞“奚落”一詞做文章,層層遞進,步步深入,讓學生在讀中悟“奚落”,在悟中感“奚落”,在感中說“奚落”。最終達到讀,感,悟的有機結合。
一、讀中悟“奚落”
《陶罐和鐵罐》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情節、推動故事
的發展,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友善,都在人物的對話中充分展現。因此,對話的朗讀指導是本課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如:在教學陶罐與鐵罐的第一次對話時,我先請學生自讀對話,并要求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指名讀,因為有讀出理解的要求,所以學生在讀的時候,便極力通過語調的高低起伏來表現鐵罐的傲慢。接著,我繼續深入:大家覺得讀的好嗎,還缺點什么?細心的學生說,他的表情沒有表現出傲慢。在此基礎上,我請學生帶上表情來讀,于是,學生繪聲繪色的朗讀一下子抓住了所有同學的眼球。在這次對話教學中,我還通過比較句子,讓學生感受標點符號在表現人物內心時所起到的舉足輕重的作用。“你敢碰我嗎?陶罐子!”“你不敢碰我,陶罐子。”通過這樣的朗讀對比,不必講解太多,學生已經對鐵罐的傲慢無禮了然于心。這時候,我不失時機的追問,現在來說說“奚落”的意思吧。學生很自然的說出:“奚落是指看不起別人。”雖然有所理解,但還不夠深入,仍需進一步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