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本課的教學設計圍繞“發展學生語言”這條主線,精心創設語文實踐活動情境。一是進行充分、自由、充滿情趣的朗讀,通過朗讀感悟大自然帶來的無限快樂,領悟課文詞句表達的精妙。二是變靜態的文字為動態的表演,在說戲、品評的過程中巧妙地將詞語的理解積累和情感的體驗融為一體。三是搭建“內化——外化”的語言轉換實踐平臺,在情景對話、想象說話、拓展寫話中內化、運用課文中的語言和句式,切實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
學習目標:
1、認識“釣、攏”等2個生字,會寫“耍”等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積累文中優美的語言。
3、感悟草地的可愛、蒲公英的有趣,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
課前準備:
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蒲公英。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引導質疑
1、小朋友,你們見過草地嗎?回憶一下,什么時候,你在哪里見過怎樣的草地?
學生暢談對草地的印象,隨機板書學生交流時用到的一些好詞。
2、揭題:今天,我們就要走進一片金色的草地。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學生的疑問主要有:金色的草地在哪里?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是什么樣的?……)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讀不通的句子可多讀幾遍。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進行生字詞的學習。
(1)讀準“蒲公英”、“一本正經”的音。
(2)用課件出示蒲公英圖片,請學生指出:“絨毛”在哪?
(3)教師用動作演示“合攏”,幫助理解詞義。
(4)比較“釣”和“鉤”的異同點,強化“釣”的字形。
(5)情趣練讀“謝廖沙”,體會外國人名的讀法。
①正音“廖、沙”,把字音一個個都讀正確。
②聯系看過的外國電影,模仿著來叫。滲透外國人名的姓氏特點和讀法:“謝廖沙”是譯音,“謝”并不是姓,外國的人名可以讀得連貫、柔和些。
③情境練讀:
讓我們一起輕輕地叫——謝廖沙
讓我們一起大聲地喊——謝廖沙
讓我們一起親熱地叫他——謝廖沙
三、深入文本,品讀感悟
(一)剛才,我們小朋友提出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現在,就讓我們來解決它。
再讀課文,從文中找找有關的語句,用“——”劃出來。
(二)匯報交流。(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展開以下三個板塊的學習)
板塊一:學習第一段
課件出示句子:草地上長滿了蒲公英。當蒲公英盛開的時候,這片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
感情朗讀。
課件出示一大片金色的草地。
看啊!大片大片的蒲公英盛開了,放眼望去,金光閃閃,美麗極了!一起美美地讀。
板塊二:學習第三段
1、用課件出示句子:
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花朵張開時,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
2、加上自己的手勢讀句子,體會蒲公英花朵的變化。
小朋友,來,請伸出你們的手掌。現在,我們的手掌就成了蒲公英的花朵了。
你能加上自己的手勢,來讀這幾句嗎?自己先試試看。
3、聽配樂范讀,想象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