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以兒童的視角觀察、認識自然現象的記敘文,文字不多,語言樸實。但敘事清楚、明白,平鋪直敘中有引發崎嶇的波瀾,闡述事理中有耐人尋味的情思。文章脈絡十分清晰。開頭有敘述、描寫,雖是孩童趣事,確實整個故事的鋪墊,與結尾遙相呼應。文章的結尾,作者眼中的蒲公英,就不僅是讓人聊以“開心”的花兒了。它“和我們一同睡覺,一同來迎接太陽”,人與花兒便有了一種生命與生命之間感情的交流與契合,實現了作者認識的深化與情感的升華。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科九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十一個生字。有感情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有了怎樣的新發現;理解蒲公英為什么會成為我最感興趣的一種花。從而培養學生細心觀察、思考探究自然現象的興趣與習慣,引發學生與大自然息息相通、相融相合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有了怎樣的新發現;理解蒲公英為什么會成為我最感興趣的一種花。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細心觀察、思考探究自然現象的興趣與習慣,引發學生與大自然息息相通、相融相合的美好情感。
教學準備:
1、布置預習課文,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采集蒲公英或搜集有關蒲公英的圖片等相關資料;
2、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3、畫紙、彩筆。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板書:草地
生齊讀。
師:讀了這個詞,你的腦海中浮現出怎樣的畫面?
生暢談。(大多應該會談綠草地)
課件出示綠草如茵的草地圖片
師:是這樣的草地嗎?用一句話談談圖上草地帶給你的感受。
(可能從綠、美等角度談)
師:是呀,平日里我們一提到草地,這種綠綠的充滿生機的景色就會出現在我們眼前。可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的題目卻是——金色的草地
板書:金色的
生齊讀題。
師:見過金色的草地嗎?什么時候見過?
(學生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交流)
師:課文的金色的草地是什么樣的,相信學完課文你就會找到答案。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認準字形。
2、指名朗讀課文。(選擇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目的在于給全班同學做出朗讀上的示范)
3、小組內交流檢查預習情況:1)輪讀課文;
2)認讀生字詞語;
3)交流查找的詞語解釋。
4、班內交流(以競賽形式):
師:好了,又到了我們的“比比誰的收獲大”的環節了,看看今天哪個小組能勝出!
1)每小組選派代表讀課文——讀完簡單評議;
2)課件出示生字詞語,開火車讀——以沒有出錯的小組勝出;
3)教師宣布比賽結果,并強調“落”“數”的字音,及“贊、察、睡”等字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