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聲》教案第二課時
一、導入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掌聲》這篇課文。知道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誰嗎?(小英)你覺得英子是一個什么樣的小姑娘?
生:我覺得她是一個可憐的小姑娘。
生:她是一個特別怕別人歧視的小姑娘。
生:她是一個自卑的小姑娘 。
生;她是一個謙虛的小姑娘。
二、精讀課文
是啊,原先的小英是自卑的,你們是從哪段中看出來的?
出示: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班里有位叫英子的同學。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因為小時侯生病,一條腿落下了殘疾,不愿意讓人看到她走路的樣子。
師:邊讀邊想:英子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從哪看出來的?不動筆墨不讀書,用鉛筆作記號或者寫出自己的看法。
學生默讀。
教師巡視,提示:抓住關鍵詞句,說話要有理有據。
生:英子不是一個開朗的小姑娘。
師: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生:因為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師:誰還能補充?
生:她是一個沒有自信的孩子,如果有自信就不會總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生:這是一個自卑的小姑娘,她不想讓別人看到她的殘疾,她想掩飾自己的缺點。
生:她是一個自卑的小姑娘,他怕自尊心受到傷害。
生:我認為她是一個傷心的小姑娘,因為她和別人不一樣。
師:我們讀書有這么多的收獲,邊讀邊想大家體會到了這么多,英子不愿意和大家交流,不愿讓別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勢,課文中有一個詞最能表現英子是一個什么樣小姑娘。
生齊說:憂郁
教師板書:憂郁
句式訓練:她為什么那么憂郁?用“因為……所以……”說一說。
師:能通過朗讀體現出來小英的憂郁嗎?
師:通過朗讀大家知道了這是一個憂郁的小姑娘,現在有哪些變化?變成了什么樣?
出示: 說也奇怪, 從那次演講以后,英子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她不再憂郁。開始和同學們一起交談、游戲,甚至還走進了學校的舞蹈房……
生:變成了個歡樂的孩子。
生:她由內向變成了外向。
生:她變成了活潑可愛的孩子,因為她能和同學們一起說笑游戲了。
師:她還是一個憂郁的孩子嗎?(不是)那她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開朗)教師板書:開朗
師:真替英子高興,我們一起來讀第五小節,為英子慶賀。
師:小英前后變化這么大,能通過朗讀體現出來嗎?(分兩組讀)
過渡:為什么英子變化這么大?事情還得從那天說起,一天老師讓同學們輪流上前面講故事,輪到英子的時候,她怎樣了呢?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2——4小節。
教師提示:小英愿意上臺嗎?你從哪里看出小英不愿上講臺?請你們拿起筆來,邊讀邊想。
過渡:輪到英子的時候,她怎樣?
出示:輪到小英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師: 小英為什么立刻把頭低了下去?小英心里會怎么想?主要讓學生理解“投向” 。
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師: 猶豫?猶豫什么?從慢吞吞、眼圈兒紅了我們體會到小英的內心是多么的痛苦和無奈。
師:那么小英到底有沒有走上講臺呢?
小英在大家的注視下,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