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語文《亡羊補牢》教案設計
b 解題:通過我們剛才的讀書,誰已經讀懂題目亡羊補牢的意思了?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什么?(羊圈)。(指名說)
c 那么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導學生說好主要內容)
3、理清層次:
如果老師把課文分成“養羊人丟羊和養羊人明白道理”這兩大部分,(板書:丟羊 明理 )
那么,你覺得課文的第幾小節到第幾小節是養羊人丟羊,哪里到哪里是養羊人明白道理呢?
(板書:1-4小節;第五小節)
4、默讀,思考課文1-4小節,想一想養羊人共丟了幾只羊?每次丟羊的原因是什么?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來。
5、交流: ( 丟了兩次羊。板書:兩次)
a、 學習第一次丟羊:
那么,第一次丟羊的原因是什么?誰能把課文中的句子找出來?
出示句子:
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學習 “窟窿”就是——(洞)。(書寫指導:第十一筆是橫)
小結,從這兒我們知道,養羊人第一次丟羊的原因是——板書:窟窿
那么第二次丟羊呢,又是什么原因?
b、學習第二次丟羊
出示相關句子:
街坊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說:“羊都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
▲指名讀,理解“街坊”
▲ 讀好對話
自己練——指名讀。(讀出街坊勸告的語氣。)
小結,你們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羊人卻是一幅怎樣的態度呢?誰來讀?
指名讀(讀出養羊人的無所謂,毫不在意)
那么誰能把這個句子換一種說法:出示句子:
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
羊已經丟了,修羊圈沒有用。
▲ 想象:如果你就是養羊人,街坊這樣勸你,你當時是怎樣想的?
小結,從這兒我們知道,養羊人第二次丟羊的原因是——板書:不聽勸
過度: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
▲ 不聽勸的結果:
(1)指名讀第4節。
。2)讀好這句話,為什么要讀好兩個“又”字?聯系第一節,想一想。
。3)齊讀第4節。
6、小結、過度:學到這兒已經把這個故事讀懂了。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我們剛才學習的就是—— (亡羊)。
是的,養羊人連續丟了兩次羊,那么他醒悟了嗎?你怎么知道的?
三、明白道理
交流:醒悟了,我從“……”中可以看出來,
1、出示句子一:
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在修還不完。
▲ 指導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后悔之情。個別讀,范讀,齊讀。
▲ 誰會給這個句子換一種說法?
他很后悔,應該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在修還不完。
(板書:現在修還不晚)
還從哪里看出養羊人醒悟了?
2、出示句子二:
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理解“從此”)
3、說話練習:
是呀,同學們,此時的養羊人醒悟了,那么,醒悟了的養羊人他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
他想,當初要是……就……
。ㄕl會說?)
4、明理:
同學們,故事學到這兒,你們覺得故事中的主人公養羊人從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