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楊桃》教學反思
在這節上的最大不足是:我對學生不放心,不敢放手讓學生去質疑,都是我在不停地向學生提出問題,不過回答得還不錯。還有就是我預想的那樣,設計的內容過多,使整堂課顯得很緊,沒有過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致使最后的小結學生說不出來“實事求是”,只能說到課本上點出的道理,沒有更深的理解,這就完全是時間不夠造成的。
總之,在課堂的調控能力上還需要進一步的培養和鍛煉,還有應該對學生的鍛煉加強,適當的對學生放手。
《畫楊桃》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非常經典的課文,這其中的說理意義是非常強的,整堂課上下來,我發現要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理解課文中所闡述的道理還是行的,但是要真正地讓學生從這幾句話人,從這個事件中明白一點可以對生活,對自己的學習起到一定的作用的話還是非常難的。很多學生都只是局限于對這一個道理的表面的理解,還很難做到全 真正的理解,如果讓他們從自己的生活中舉一個例子的話那就根本是不可能的了。而且在這一次的教學過程中,我也深深地感到,作為新老師,必須對課文文本有很好的鉆研,在上楊桃這一課的時候 ,由于上的課時比較緊張,所以我也沒有好好地,認真地,仔細地備過課,因而 在整堂課上完了之后,我才驚訝地發現有很多的地方我都沒有講到和講透,我只點出了做人要實事求是這一個道理,確忘了點明觀察看待事情要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這一點。因而在往后的作業和試卷中這一個問題還是非常突出。所以作為新教師,必須認真地、仔細地鉆研過我們的教材,才能進入課堂開展自己的講課,才能減少自己的錯誤。
《畫楊桃》教學反思
這次中心學校開展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我也被推薦去湊湊熱鬧,對于我不熟悉的學生,我拿什么去吸引那些陌生的孩子們呢?在精心構思之后,我想到了要注重提高課堂本身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要課上得有情趣,學生才會樂意全身心步入我的課堂,走進樂于學習的世界。該怎樣在貫徹《新課標》的精神上出“新” 意呢?對于《畫楊桃》一課,如果按照平常的教法,肯定很枯燥,文章內容看上去并不難懂,可是要真正讀懂它,理解要實事求是地對待任何事物的道理也并不是件易事。怎樣設計既能有新意,又能使學生樂于接受,真正以學生為主體呢?我反復揣摩,終于想了這樣一套教學思路:游戲導入——問題質疑——指導朗讀——積累古詩。
為了上好《畫楊桃》,我將生字卡片剪成楊桃的形狀,制作了課文插圖及文中人物對話的幻燈片,向參入講課的老師借了一只楊桃實物。在學生基本掌握課文內容后,我引導學生找出文中的重點句子,再找出句子的重點詞語,一次次領會文章的中心。在這節課上,我是通過讓學生自己找出在看到“我”的畫后,老師和同學們的各自反應,重點找出他們說的話,動作和神情,通過不同的態度進行對比,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借此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讀好人物的話。尤其是同學的兩次回答,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兩次回答內容相同,但是語氣卻不同,這里既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又讓學生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從中理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這一環節中,學生在課文中找得很準確,而且在朗讀時孩子們的語氣大多數較好,讓聽的人很容易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心理,讓我很高興,這達到了我對學生文字理解和朗讀的訓練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