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教學反思
《和時間賽跑》教學反思
唐徠小學北塔校區 納興平
《和時間賽跑》講“我”因為外祖母去世而悲傷不已,聽了爸爸的話尋求什么是“永遠不會回來了呢?”這個問題的答案,產生了和時間賽跑的念頭,并由此體會到了應該怎么樣珍惜時間。
教學時,我抓住“他們知道與其欺騙我說外祖母睡著了,還不如對我說實話:外祖母永遠不會回來了。”引導學生討論“父母對我說的是哪一句話,是“外祖母睡著了”還是“外祖母永遠不會回來了。”
學生在解決一個問題的過程中馬上產生了新的問題“什么是永遠不會回來了呢?”,很自然地引導學生繼續學習。在思考中討論中明白了“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可人年老了,不可能再少年。”產生了人生難再的恐懼,在教師適當地引導“我們是不是要一直在主要唯恐老去、死去的恐慌中度過一聲,直至死亡真正來臨呢?”留待下堂課你們來回答。
在這個小片斷中也許有了那么一點點“先學后教”的痕跡。學生有了問題并不可怕,這正是引導學生閱讀文本,調動學生思維的良好時機。教師要善于把握,把球傳給學生,讓他們在獨立運球、相互協作中投球射門,真正解決問題。
想起自己也曾因為看到到初夏深深淺淺、變幻無窮的的綠意,產生了花謝春逝的悲憫,從而開始珍視時間,唯恐人生虛度。不知道我今天的教學是不是也讓學生產生這么的念頭呢?
《和時間賽跑》教學反思
《和時間賽跑》是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中國臺灣著名散文家林清玄筆下的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帶憂傷情緒的散文。本文講的是“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憂傷不已,后來在爸爸的一席話的啟示下,從太陽落山、鳥兒飛行中,“我”明白了為什么要珍惜時間;從和時間賽跑的經歷中,“我”體會到怎樣珍惜時間。啟示人們:雖然“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在精讀課文,體味感悟這個環節中,我出示了三個問題:
(一)從哪里看出時間一去不復返?
(二)“我”是怎樣和時間賽跑的?
(三)從哪里看出“我”受益無窮?
結合書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或學生難以理解的語句,引導學生進行研討、感悟、賞析、品讀。如“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這句話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從以下方面引導學生體會,層層深入。
一是引導學生先讀爸爸的話,看看爸爸是怎么理解的:昨天去了,就再也回不到昨天;小孩長大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如果不是一個人的親身體驗,感受就不會那么深刻,所以,“我”感到爸爸像是給“我”說了一個謎。
二是著重引導學生多讀讀后面的語句,感受“我”的生活體驗,看看“我”是怎樣理解的:“看著太陽一寸一寸地沉進了山頭”,知道“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看到鳥兒飛到天空,想到鳥兒明天即使飛的是同樣的路線,也永遠不是今天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時間一去不復返。
三是引導學生談談自己是怎樣看待時間的流逝的,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理解。從而明白了“我”為什么要珍惜時間,進而和時間賽跑,并因此受益無窮。同時補充介紹林清玄這位作家,使學生知道林清玄的巨大成功是他一直與時間賽跑的結果,激勵學生如果能像他那樣堅持和時間賽跑,也會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