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和時間賽跑(說課稿)
一、說教材1、教材分析
《和時間賽跑》是人教版課標本語文第六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帶憂傷情緒的散文,也是一篇惜時教育的好教材。“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傷不已,后來聽了爸爸的一席話,看到太陽落山、鳥兒飛行等自然現象,明白了為什么要珍惜時間;并在和時間賽跑的經歷中,體會到了應該怎樣珍惜時間。課文給我們以深深的啟示:雖然“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雖然“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這是一篇珍惜時間的好教材。這篇課文還有一個很巧妙的地方,那就是,雖然第四自然段很難懂,但是用課文5、6自然段的內容可以解釋它。
2、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理念,在教學中我擬定以下幾點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課文中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4)明白時間是多么珍貴,初步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好好運用時間的習慣。
3、說教學重難點
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文中父親說的話和文章最后一段話,明白其中蘊涵的道理。難點是:通過文中具體事例明白時間可以爭取的道理,從而培養珍惜時間的習慣。
二、說教法和學法
說教法——語文教學要遵循“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選擇以下教學方法:
1、朗讀品悟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讀”也是語文實踐的主要途徑之一。本課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讀進去,想開去,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來理解和體會語言。并采用多種方式朗讀,讀悟交融,讓學生實現與文本的融合,形成新的感知。
2、材料補充法:文本只是為我們的學習提供了一個載體,我們應該以文本為契機,由文本拓展適當的課外材料。本課教學中,我將林清玄的背景資料和課外資料引入補充教學,使學生在對比學習中加深對課文語言的感悟,體驗珍惜時間的意義。
在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讀讀、劃劃、議議,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三、說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本文我打算用兩課時的時間來完成。第一課時的主要內容是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品讀1-5自然段。第二課時的主要任務是:品讀6-10自然段,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明白時間是多么珍貴,初步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好好運用時間的習慣。下面我重點來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本課教學我共分4個板塊來進行。第一板塊——復習導入,引出話題,第二板塊——聯系上下文,感悟時間的意義,第三板塊——走進林清玄,懂得珍惜時間,第四板塊——創編名言,寫下心靈的文字。
第一板塊——復習導入,引出話題
1、老師導語: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課文,去聆聽林清玄的心聲。學生讀題。
2、外祖母去世的時候,我的心情十分哀痛。爸爸對我說了一段很深奧的話。請自由讀第四自然段,想想爸爸到底要告訴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