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
教學目標:1、會寫本課九個生字,會讀文中六個生字。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抓住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
4、 抓住重點句段理解課文,懂得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知道從小珍惜時間。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播放鐘表嘀嗒、嘀嗒響的錄音,讓學生認真聽,教師問:“聽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學生能回答:“聽到了鐘表走動的聲音,感受到時間一直往向走,不斷流逝。”
師:再來請同學們欣賞一首歌曲,注意邊傾聽歌詞邊思考:這首歌要告訴我們的是什么?
教師小結:中國臺灣作家林清玄不僅感受到了時間不斷流逝,時間的珍貴,更讓我們敬佩的是他在生活中還能和時間賽跑(板書),今天我們學習第15課《和時間賽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問:單看課題的話,同學們會提出什么問題?隨學生的提問師將以下三點板書于黑板。
(誰和時間賽跑?為什么和時間賽跑?怎樣和時間賽跑?和時間賽跑的結果怎樣?)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注意要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可以把你喜歡的或是不明白的內容多讀幾遍。
三、細讀品味,深入感悟
生讀課文后指名回答
1、為什么和時間賽跑?
(太陽落山,小鳥歸巢)從這里面作者感受到了什么?導致作者留心觀察這些的原因是什么?
(外祖母去世)哪些自然段是寫外祖母去世這一部分呢?(3~5段)
現在就請同學們靜靜地默讀,細細地品味這一部分,看看你們都能品味出什么?
(失去親人的悲傷,痛苦)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是啊,外祖母是最疼愛我的,現在她去世了,我內心的悲傷是怎樣都無法排解的,同學們,你們能體會到作者的心情,帶著這種感情讀一讀這一段嗎?
文中的“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傷不已,爸爸媽媽又是怎樣勸慰和開導我的呢?
爸爸的話你們理解了嗎?你們覺得爸爸是想告訴我什么?
聽了爸爸的話,我的感受怎樣?如果你們就是當時的作者的話,你們心里又會是怎樣的一種滋味呢?
生命是寶貴的,時光的流逝是殘酷的,爸爸的生活經驗告訴我時間一去不回頭,但由于不是自己的親身體驗,所以感受并不深,才有了這種說不出的滋味。那么后來作者是怎樣明白的?
同學們,請繼續默讀課文,細細地品味剩下的內容,看看你們又能品味出什么?可以用簡短的話在旁邊記錄下自己閱讀時的感受。
2、怎樣和時間賽跑?
問:誰來說說,后來作者是怎樣感到時間流逝的?
(太陽落山,小鳥歸巢)讀課文。
作者已經感受到了時光的流逝不是我們所能夠控制的,體會到了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所以這時的作者,心情是什么樣的?從課文中你品味出了一種怎樣的感情?感情讀
作者感到了時間的流逝,心里非常著急。于是他選擇了——和時間賽跑。那么作者是怎樣和時間賽跑的?
學生說,問:從這段中你品味出了什么?(跑在太陽前面了,高興)(常常和太陽賽跑,堅持)感情朗讀
通過作者的做法,你有什么感受?(我好像也和作者一樣高興,自己能夠跑在時間的前面了;這是一個非常珍惜時間的孩子;我認為我應該學習這位作者……)
林清玄先生是中國臺灣著名的作家,他1973年開始寫作生涯,到現在已經有30多年了,在這30多年里,林先生寫了多少篇文章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已經出版了100多本著作,就是100多本書啊!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都超過20次。更別提他曾經獲得的那許許多多的獎項。你們有沒有像作者這樣的和時間賽跑的經歷呢?或者,你們接觸過的人,有誰是像作者這樣堅持和時間賽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