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
現在林先生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了,正如當年他的父親所說的那樣,他再也不能回到你們這樣的童年了,可是林先生用一生堅持和時間賽跑,他所取得的成就正好印證了課文中的一句話。同學們能找到嗎?
問:受益匪淺是什么意思?
童年養成的和時間賽跑的習慣,使作者終生受益。而我們呢?現在老師來和同學們算一筆帳:每天有24小時,睡覺往多里說大概能用去10小時,上課約用去5小時,寫家庭作業差不多也要用去1小時,吃飯,三頓飯,使勁往多里說,要用2小時,因為有些同學吃飯的時間很短,甚至于幾分鐘就能吃完。就這樣算,那大概還剩6小時,這6小時去哪里了?
我國現代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在一篇名為《匆匆》的文章中這樣寫到——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
面對著這么多近乎虛度的光陰,我們應該怎樣做呢?聰明的同學們,快點看書,看看課文中的哪句話含義最深刻,能夠給予我們最大的啟示?(最后一句)
問:這句話誰能理解?
問:那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做呢?
雖然"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同學們說的都很好。希望同學們都能夠說到做到,也養成和時間賽跑的習慣, 從而使我們終生受益,取得成績。
四、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交流收集的和時間有關的名言警句)
作業:收集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或者抄寫、背誦課文中對你很有啟發的句子。并把它們制成書簽,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勉勵自己。貼在桌子角上或床頭上,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激勵自己一直和時間賽跑。
淺談:
時間對于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然而,當一個個人即將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回首往事,會發現一個個人生卻有著不同的結果:有的人有著光輝燦爛的一生,有的人卻平平淡淡、碌碌無為;有的人為自己無愧的人生感到安慰,有的人卻因為沒有珍惜而感到慚愧。人應該如何對待生命?一個人應該有自己的奮斗目標;應該有適合自己的追求目標的方式方法;應該有勤奮與鍥而不舍的精神;更應該懂得自己擁有的有限時光的寶貴。《和時間賽跑》便是一篇使我們思考生命、思考時光的文章。因此教學這篇課文時我主要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印證課文中的深刻哲理,明白生命時光的流逝是殘酷的現實,體會要堅持不懈,體會生命的意義,知道珍惜光陰是最重要的,應該把握青春,好好的享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