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太陽(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教案)
反饋應用,積累語言1.(課件:把太陽公公的笑臉改為表情委屈的臉)同學們,太陽公公怎么不高興了?你們聽,太陽公公說了什么?(聲音:真氣人,石油總說和我沒關系,你們給我評評理)你們能幫他評評理嗎?要求用上今天學過的“如果沒有──就沒有──”“有了──才有”“因為──所以──”等句式(用上一個、兩個均用)。2.學生結合查找的資料及生活積累自由表達。(太陽公公的臉又變成笑臉。配音:同學們,你們說得真好)你們看,太陽公公又笑了。總結談話《太陽》是一篇常識性課文,主要介紹了太陽的有關知識和它與人類的關系。課文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舉例子等多種說明的方法,讓我們形象、直觀地了解了太陽。老師相信,只要大家主動地學習,今后肯定能掌握更多有關太陽的知識,將來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讓太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布置作業1.背誦最后一段。2.繼續收集有關太陽的資料,出一期手抄報。《太陽》教學建議1如果有條件,課前可布置學生閱讀與太陽有關的傳說故事,搜集與太陽有關的資料。也可以引導學生讀讀課后“資料袋”的內容和選讀課文《妙不可言的位置》,增加對太陽的了解。2在認字、寫字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識字積累,繼續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其中“差”是多音字,在課文中讀“chà”。要引導學生特別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如“氏”不要寫成“氐”字,“抵”字的右邊是“氐”不是“氏”,“療”字下面不要寫成“子”,“莊”字不要寫成“壓”,也不要多一點,寫成。3課文的敘述層次非常清楚,共有兩部分內容,一是介紹有關太陽的知識,即“遠”“大”“熱”,一是說明太陽與地球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兩部分內容有著內在的聯系,正因為太陽很大很熱,離我們又很遠,所以才能給地球送來適當的光明和溫暖,可以聯系課后選讀課文《妙不可言的位置》來理解。這兩部分內容通過“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這個句子自然連接,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這個句子所起的承上啟下的作用。課文從第四自然段開始寫太陽和地球的密切聯系,其中四至七自然段分別列舉了太陽對地球和人類的種種影響,第八自然段則用概括性的語言總結了第四至第七段的內容。這樣,太陽與地球的聯系非常密切就讓人信服了。第八自然段中“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這個句子很重要,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聯系四至七自然段的內容和自己的生活體驗來理解。4文章在介紹太陽時采用了許多說明方法,要注意體會這些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安排了一個泡泡,強調對作比較這一說明方法表達效果的體會。作比較是本文的一種說明方法,教學時要讓學生找出課文中用不同方法描寫太陽的句子,試著說說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引導學生在比較中體會這些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同時鼓勵學生在平時的習作中試著運用這樣的寫法。學生交流后,教師可歸納交流情況,進行板書。例如:遠1.5億公里(數字)大130萬個地球(數字)熱6 000 °c3 000倍(數字)列數字:如,“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用數字說明兩者之間的距離,十分準確。如果不用數字,只說很遠很遠,只能給人籠統模糊的印象。用熟悉的事例作類比:如,“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 500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太陽的溫度很高,……,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汽。”用人們熟悉的例子來說明,很容易理解。比較說明:如“……實際上它大得很,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用人們熟知的地球與遙遠的看似“只有一個盤子那么大”的太陽相比較,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喻說明:如,“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用“大火球”作比,形象地說明太陽的狀態。5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本文雖然是說明文,但語言優美,文字流暢。可以出示一些句子,通過范讀、領讀等方式,指導學生讀出恰當的停頓,讀出輕重緩急,表達應有的感情。例如:(1)有/這么/一個傳說,古時候,天上/有/10個太陽,曬得地面/寸草不生。“有”后面稍作停頓,讀“這么”這個詞時語氣可稍重些,之后語氣稍變,用娓娓道來的語氣讀“古時候,……”,讀到“10個”“寸草不生”時,語氣可稍微加重。(2)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太陽”之后要適當停頓;“但是”要讀得重些,讀后停頓一下;“很遠很遠”和“非常”要讀得重些。(3)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一句話”“沒有”“美麗可愛”等詞要讀得重些,慢些,表示肯定的語氣。6引導學生讀課后資料袋的內容,了解與太陽相關的更多知識,還可以交流課前搜集到的其他資料和各自對太陽的感受,再一次說說對“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這句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