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獅子愛爾莎》說課稿
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陽光般的愛一起走進《小獅子愛爾莎》,共同探索“生命的課堂”。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一、聯系實際,說教材
二、依據學情,說目標
三、緊扣文本,說過程
四、突出重點,說板書
一、聯系實際,說教材
首先,讓我們走進充滿愛的課文。《小獅子愛爾莎》是語文版第六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它講述的是奧地利女生物學家亞當遜(森)馴養一只野生小母獅愛爾莎,和它建立了真正母女般難以割舍的感情,最后卻又把它放生的真實故事。作者用樸實平和的語言,再現了愛爾莎的出生——成長——回到大自然的過程。讀起來生動、有趣、故事性強,非常吸引孩子。
這一單元的主題是:從生活出發學習課文,學會更有意義地生活。我思考著,這篇文章的教學,應賦予學生什么呢?在一次又一次地閱讀原著《生而自由 野生母獅愛爾莎》后,我不由感嘆、震撼于這種人與動物的相依相守!我期待著以我的閱讀感受引領學生進入文本,了解這濃濃的愛,感動這深深的情,從而珍視大自然中每個生命的存在。
二、依據學情,說目標
那么怎樣具體設置本課時教學目標呢?三年級的孩子學習依賴心理較強,聽、說、讀、寫訓練,還剛剛起步,各種能力的形成正處于過渡時期,因此,根據語文新課程理念,從對象出發,我設置了以下教學目標:(出示文字課件——)
1、認識本課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抓“關鍵詞句”反復揣摩的方法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是怎樣表情達意的。
3、體驗“我”與愛爾莎之間深厚的情感,初步感悟人類對野生動物的關愛。
教學重點 :感受“我”和小獅子之間的親密感情,
教學難點:體會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
三、緊扣文本,說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一)激qing導入,引發期待。
(出示文字課件——)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為此,我這樣導入:首先,我出示了原著《生而自由 野生母獅愛爾莎傳奇》這本書,然后聲情并茂地朗讀了封面上的一行字:“這是一本無與倫比的國際暢銷書;這是一個感動、震撼了數千萬人心靈的人與動物的真實故事”)。就這樣通過圖片,通過聲音、文字設置情境導入,直抵學生心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個故事會怎樣感動、震撼我們的心靈呢?在強烈的閱讀期待下,師生共同進入了新課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初讀課文時,我提出一個貫穿全文的問題;在你的眼中,小愛爾莎和我的關系最像什么?這既是訓練學生整體把握的能力,也是對學生進行概括性的言語表達訓練,同時也是本課教學設計的切入點。
(三)個性閱讀,精讀品悟
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抓住在你的眼中,小愛爾莎和我的關系最像什么?這個中心問題,統領全篇,精心預設以下三個教學板塊。(出示課件)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對于中段學生要做到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所以,我采取了引導學生抓 “關鍵詞句”反復揣摩的方法:想一想、說一說、寫一寫、讀一讀,在豐富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表情達意的。
例如在教學本課“母女關系”這一板塊時,我是這樣預設的:
(1)母女關系
①想一想。 盡管節選的這篇課文并沒有出現“母親”、“女兒”這樣的詞匯。文中對“我”和愛爾莎相處的生動描寫卻很容易讓學生感到她們像一對母女,當學生談到小獅子愛爾莎和我的關系最像母女后,我會提問:哪件事兒、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