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書櫥》教學反思
《小小的書櫥》教學反思
《小小的書櫥》是一首文質(zhì)兼美的兒童詩歌,描繪了小小書櫥就像“廣闊的世界,浩瀚的海洋”,“我”在那里度過了最愉悅的時光,挖掘到無窮的寶藏。小詩語言生動,優(yōu)美,訴說書帶給“我”的知識、快樂和豐富的人生,抒發(fā)了“我”對書櫥、對書的喜愛之情。
教學本文時,可以說一直處于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中。這種愉悅首先源于詩歌本身。本詩篇幅小而旨趣大。幾個小節(jié)、二十幾行詩囊括了書向我們展示的大千世界,人文、科學、藝術……
其次,在教學這首非常貼近孩子們生活,非常符合孩子們“口味”,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小詩時,我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和孩子一同徜徉書的世界,一同“漫游歷史的長河,穿越上下五千年”“遨游知識的空間”“沐浴在知識的海洋”……特別是在整堂課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和孩子們采用合作的方式朗讀時,更是達到了教師、學生、文本三者最好的融合在一起。在老師投入、用情的朗讀中,生也不自覺的進入了那“小小的書櫥”,走入了文中的世界,和老師一起痛快的遨游。同時我也發(fā)現(xiàn)了,孩子們在老師的有聲朗讀的感染下,他們的朗讀也一下子上了一個“檔次”,可以說這堂課的合作朗讀效果還是非常好的。
(一首好詩,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學生一次愉快的合作,同樣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一堂快樂的語文課又何嘗不是呢?讓我們一起享受快樂的語文課堂吧……)
《小小的書櫥》教學反思
《小小的書櫥》是一首文質(zhì)兼美的兒童詩歌,描繪了小小的書櫥就像“廣闊的世界,浩瀚的海洋”,“我”在那里度過了最愉悅的時光,挖掘到無窮的寶藏,小詩訴說了“我”對小書櫥、對書的喜愛之情,激勵孩子們要熱愛生活、熱愛讀書。反思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認為有幾點做得比較好的。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么最大限度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我決定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即讓學生以朋友的身份到小主人公家做客、參觀小書櫥,從而使教學環(huán)節(jié)緊湊,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也拉近了學生的文本的距離。
二、聯(lián)系生活,引起共鳴
美國教育家帕克指出:“離開生活的語文教學是沒有生命力的。”因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圍就是課程的范圍。”在教學中,通過聯(lián)系學生生活,可以在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之間建立一種相似的聯(lián)系,使學生真正走進文本,感悟文本,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體會文本蘊含的價值。如在教學第3、4節(jié)詩歌時,我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1、詩中提到了哪些人物?你對他們有什么了解?2、冬冬是怎么讀這些書的?你也這樣的經(jīng)歷嗎嗎?這兩個問題喚起了學生對學習生活的回憶,調(diào)動大腦里的知識儲備,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學生從個人經(jīng)歷,從不同角度解讀著詩文,感悟著詩文,完成認知的自我構建和能力的自我提升。
三、創(chuàng)設平臺,引導自學
]教學中,我能夠引導學生自學,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對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老師決不講解,主要引導、點撥學生的困惑處,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的觀念。“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激而發(fā)靈光。”在學生思維碰撞中,在言語交流中,升華了認識,提升了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