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則童話故事,全文采用擬人的手法,寫蒲公英的種子對太陽公公的囑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結果他們的命運也各不同。從而告誡人們做事不要被表面現象迷惑,要實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囑咐”造句。
3.通過朗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現象迷惑。
教學重難點:1.朗讀課文,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腳踏實地。2.結合上下文解釋詞語。
二、教學方法
1.以疑促讀設計能促進學生認真讀書的問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2.以讀為本培養學生朗讀的能力,讓學生在讀書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培養語感,享受審美樂趣。
三、學習方法
1、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小組中互相合作,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2、讀書做批注法
讓學生在讀書中,在課本的空白處用精煉的語言記下自己的點滴感受,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四、教學過程
前置性作業:
1、預習課文
目標: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能借助字典、詞典或其它工具書,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通過查找資料,了解蒲公英的相關知識分子;知道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一)看圖,揭示課文題目
圖上畫的是什么植物?誰能說說蒲公英的樣子及其有關知識?(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
(二)檢查預習
1、組內檢查預習情況(正音,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班內檢查,學生互評。
【充分發揮小組作用,以優帶差。】
(三)整體感知
學生默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交流。
(四)學習課文
a.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生朗讀
2、蒲公英在微風的吹拂下離開了媽媽的懷抱,它們要到廣闊的天地里,心情該是多么激動,多么愉快。那么請同學帶著愉快的心情來齊讀這一段。
b.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太陽公公是怎么囑咐小蒲公英的?小蒲公英們又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二、三自然段,用筆畫出相關的句子。
2.學生默讀,并在小組內交流。
3.班內交流:
(1)交流太陽公公的囑咐
指生讀:孩子們記住,別落在表面上金光閃閃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銀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們生根長葉的地方。
(2)太陽公公為什么要這樣囑咐小蒲公英?
(3)有感情讀:讀出太陽公公的親切的語氣。
(4)交流小蒲公英的做法
a.指生讀: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閃閃的地方一定有數不盡的寶貝。到那兒去,我準會變成百萬富翁。
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并感情朗讀。
b.指生讀: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給我帶來歡樂!
學生交流自己的認識,并感情朗讀。
c.學習第四自然段
(1)出示表格
落在
沙漠里
干死
湖泊里
淹死
泥土里
茁壯成長,競相開放
學生小組內學習,班內交流。
(五)討論:
兩顆不聽話的種子分別落在沙漠、湖泊后,發現看到的和原來想到的不一樣,會怎么想?
這兩顆種子會有這樣的結果,上了誰的當?
老師小結。
板書設計:
8.蒲公英
沙漠:干死
湖泊:淹死
泥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