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教科書》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
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黛溪辦事處城里小學 范 廷 燕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中出現的生字新詞,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人物的心情。
2、通過自主學習,了解戰爭年代學生學習條件的艱苦,知道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英勇獻身的經過,體會指導員不怕犧牲,英勇獻身的高貴品質。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邊讀邊想”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了解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獻身的經過。
教學難點: 讓學生明白教科書為什么是珍貴的。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本、鉛筆
教學過程:
一、情景渲染,激發興趣。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珍貴的教科書》這篇課文,今天,讓我們再一起走進這個感人的故事。請看大屏幕(課件展示戰爭片段)。你能用課文中的詞語來形容剛才的場面嗎?交流后教師補充講解:是呀,影片把我們帶入殘酷的戰爭年代。那是1947年春天,國民黨反動派調動了20多萬人的兵力進攻我們的革命根據地——延安,夢想一舉消滅中國共產黨,血腥統一中國。為了有力地打擊敵人,黨中央和毛主席毅然決定暫時撤離延安,延安小學也隨之轉移到一個小山村里。就是在這樣險惡的條件下,在硝煙彌漫、炮火連天的戰爭環境中,延安小學的師生克服種種困難,頑強地堅持學習。當時,對延安小學的孩子們來說,一本普通的教科書卻是最珍貴的!所以課文的題目是《珍貴的教科書》。板書課題,請大家再讀課題。
[因為故事的時代背景離學生的生活時代較遠,課件播放戰爭年代炮火連天的場面,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當時戰爭年代生活環境的惡劣和人民生活的艱苦,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指導員舍身護書的原因做好鋪墊。]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悟。
誰愿把課文讀給大家聽?同學們都想讀,那就開火車來讀,每人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不要著急,老師有重要任務交給你們:請豎起你的小耳朵,認真聽讀,想想課文中哪個詞語容易讀錯,需要向同學們提個醒。(讀后交流)你們聽得真認真。讀書就要這樣,把字音讀準,不加字,不掉字。記住了嗎?
課文讀通順了,我們再一塊討論解決你們上節課提出的問題好嗎?還記得你提出的問題嗎?學生回答。現在請同學們拿起筆,按老師送給你的讀書方法自讀課文,希望你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享受成功的快樂。(課件出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邊讀邊想,畫出表現教科書珍貴的語句,感受深刻的地方多讀幾遍,要讀出自己的感受。)請同學們輕輕讀讀這段話,看老師送給你什么法寶(學生讀)。知道該怎么做了嗎?開始吧。(生自由讀全文)
[閱讀是個性化行為,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同一閱讀內容,不同的學生會以不同的方式去閱讀,也會有不同的理解、感受和體驗。鼓勵學生投入到閱讀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去,給學生充分讀書、思考、展示自己的空間,學生積極性高。]
三、品詞讀句,讀中悟情。
交流: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請停下手中的筆,讓我們一起走進交流時刻:匯報的同學請注意,你認為哪段話寫出了教科書的珍貴,就讀哪一段。不過老師有個要求,要讀出自己的感受。明白了嗎?誰先來讀?學生讀畫出的段落,談體會。教師隨機課件出示重點語句,引導學生感悟理解,指導感情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