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山里的孩子
教材簡析:課文描繪了山里的孩子在大山的懷抱里形成的結實健壯、熱情好客、充滿幻想的性格特點,表達了作者熱愛山鄉,熱愛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全文共4個自然段,前3段結構相似都是總分段,第4段是全文的總結句。其中第2段是課文的重點段,它是非常典型的總分段式,是落實單元訓練重點的很好材料。
教學目標: 1、知道課文前3個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來寫具體山里孩子特點的。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熱愛家鄉,熱愛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讀懂總分段。
教學難點:展開合理的想象,用總分方法談談自己的愿望。
教學方法:個別、分組、嘗試、鼓勵、游戲。
教學組織形式、意圖:
文章有3個自然段,分成3組是為了教學的需要。
學情分析:總分段式學生并非初次接觸,但是這篇課文從幾方面來寫具體總起句較難歸納,所以應引導學生經過有效的討論來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投影、合作學習提綱。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理解詞語意思。
2、 了解課文1、2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具體寫出山里孩子的特點的。
3、 培養熱愛山鄉、熱愛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老師的指導下讀懂總起分述的一段話。
難點:第一自然段總起分述的關系不很明顯。
教學過程
一、 觀察圖畫,揭示課題:
1、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幅畫,仔細觀察,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干什么。
2、 是呀,山里的孩子可真愛勞動,這節課就學習課文;山里的孩子(揭題齊讀)
3、 讀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
二、 自學課文要求。
1、讀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標標出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3、想想想山里的孩子是怎么樣的。
4、問提幾個不懂的問題。
三、 檢查自學效果。
1、 提出不懂的地方。
2、 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認讀同桌互讀)
3、 選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讀后學生評議。
4、 說說山里的孩子是怎么樣的。
四、 講授新課。
1、 先學第一自然段。找到“結實健壯”的這句話劃下來,齊讀。
△“健壯”是什么意思?
2、山里的孩子身體長得結實、健康、強壯,這是為什么呢?讀讀第一自然段,認真想一想,輕聲說一說。
3、討論2~4句:
。1) 句式:“因為……所以……”或“……是因為……”回并板書:爬登采拾
(2) 聽老師讀第三句,說說漏讀了哪幾個詞(每一朵、每一種),為什么不能漏?
。3) “滿山遍野”是什么意思?聯系上下問,說說哪些地方有他們的腳印。這兒的省略號表示什么?
(4) 他們在這些地干什么呢?說一說:
滿山遍野都有他們的腳印,他們在山岡(。,在竹林( ),在小溪(。诓輩玻ā。冢ā 。ā 。
。5)他們到過這么多地方,干過這么多事情,怪不得長得這么結實健壯。讀時要稍有力些,不但要讀得精神飽滿,同時還要讀出熱愛山鄉之情。
(自由讀——指讀——評議——師生讀)
4、小結:這段話,先總寫山里孩子是結實健壯的,這叫總起句。然后分三方面具體描寫,這叫分述句。像這種寫法,叫先總起后分述。剛剛我們是用讀、找、想、說的方法學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