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三上《練習7》《小小展銷會》片斷賞析
一、教學理念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交互過程,是一種雙向互動式的語言實踐活動,教師在教學中應通過實踐或模擬訓練開辟一條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途徑。本次話題貼近學生生活,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交際自主權和自由度,為此本課設計力求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以學生的主體活動為中心,巧妙創設情境,注重雙向互動。讓學生在“演中說”、“說中創”,初步學習推銷物品與購物講價的方法,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實踐能力與生活技能,最終提高學生日常生活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教學要求
1.在口語交際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
2.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訓練學生,使學生初步學習推銷物品與購物講價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生活技能。l
三、教學重、難點|
創設真實的展銷會情景,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在實踐中練習如何推銷物品與購物講價。難點是指導學生學會討價還價。i
四、課前準備i
1.把教室布置成小小展廳。
2.教師準備一個多功能鉛筆盒。
3.學生自備圖書、玩具、價格牌、自制紙幣。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展開話題
1.開門見山,引生入境。
展覽會上的物品真豐富呀,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剛從廠家拿來的多功能鉛筆盒,想借貴寶地展覽,可以嗎?請各位幫個忙,怎樣才能讓我的鉛筆盒賣個好價呢?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相機板書。(板書:賣物詳細介紹,演示試用,熱情有禮)
[片斷實錄1]
生1:您應該具體介紹這個文具盒到底有哪些功能,還可以操作一下。
生2:我覺得應該先說說文具盒漂亮的外觀,這樣也可以吸引人購買。
生3:老師說的時候還要說普通話,這樣所有人聽懂了才能買呀。
生4:還有對人介紹時要有禮貌,不能兇,不能把人家嚇跑了。
師述:同學們的主意不錯,下面我就按照大家說的來推銷一下我的鉛筆盒。
2.因勢利導,指導購物。
聽了老師的推銷,你們想擁有這樣一個美觀大方、使用方便的鉛筆盒嗎?我這個原價28元,但今天不少熱心同學教了我推銷方法,就優惠點,26元怎么樣,想買的同學請舉手。
(教師可走到學生中間,激發學生購買,引導學生還價)為什么同樣的東西,有的同學買的要便宜得多呢?
[點評:以往的“復習——講授——鞏固”的課堂教學程序,使課堂呈現出一種封閉的格局,學生被動接受,參與面窄,沒有真正體現主體地位。上述環節從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究開放,呈現了一種“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探究與交流——實踐與應用”的程序。師與生,生與生,在交際活動中擔任著雙重角色,彼此間進行著思想感情的交流。開放的教學格局,收到了通暢、高效的效果。]
(二)聯系生活,獲取經驗
1.聯系生活。
要想從別人那兒買到喜愛的東西,還要學會討價還價。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我們日常生活中買東西還價的機會非常多。同學們,你們跟家里人一起或自己買過東西嗎?想一想怎樣還價的?
[點評: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生活經驗作為一種課程資源。在實際生活中獲得討價還價經驗,運用于課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