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寓言兩則
4、 學生自讀,個生讀,開火車讀。想一想,鷸和蚌的話應該怎樣讀呀?
5、同桌試著讀一讀。
6、指一組讀。 追問:你為什么要這樣讀? 再指一組讀,評讀。
(引導學生抓住“威脅、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等詞語鷸與河蚌的神情。)7、雙方互不相讓,誰也不可讓誰,結果怎樣?
8、把這則寓言再完整地讀一讀,注意讀出語氣。
9、表演寓言想不想把這個故事自己演一演?四人一組自編自演。看那組分工快,合作的好!
a、指1組演。(要有所拓展,讓漁夫說句話。)其他同學思考:你想對他們誰說些什么?(指導:光批評他們也不行呀,還應該告訴他們錯在哪。)師對鷸和蚌:聽了他們的提醒,你想說些什么呀?
b、出示圖:假如,鷸和蚌從漁夫那里逃了出來,有一天,鷸和蚌又相見了,他們之間會怎樣說?漁夫又來了,他們又會怎么做?
c、看來他們也明白了互不相讓,只能讓別人得利的道理。再讀這個小故事,體會其中的道理。二、延伸
1、“鷸蚌相爭”也由此變成了一個成語。像這樣出自寓言的成語還很多,如:自相矛盾、掩耳盜鈴。你還知道哪些?
三、總結:一個簡短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這就是寓言的魅力。有興趣的話,課下可以多讀一些寓言故事,你懂得會更多。 補充閱讀《驢子和冰》古時候,有一只累極了的驢子,連走回自己的驢圈的力氣都沒有了。那是在冬天,非常寒冷,所有的街道都覆滿了冰雪。“我要在這兒停下了。”驢子說著,躺在地上。一只饑餓的小燕子拍著翅膀飛到他旁邊,細聲對他耳語:“驢子,你不是在街道上,而是在結了冰的湖上,可要小心啊!”驢子累壞了,他不理會這忠告。他打了個大大的呵欠,就睡著了。他身體的溫度一點一點把冰融化掉,最后,咔噠一聲,冰裂碎了。當他落進水里,才駭得驚醒過來。等他在冰水中游過來時,他想早知如此,就該聽從那友善的燕子的忠告。作者:[意大利]達·芬奇閱讀短文,思考:1、 從哪里看出驢子很累?2、驢子沒有理會這忠告,“這忠告”指的是( )。3、“早知如此”中“如此”指什么事?4、讀了這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