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的云霧教學設計
4通過對圖片觀察想象,齊讀第二段。
5練習背誦。
過渡:廬山的云霧之所以神秘,除了千姿百態,還有瞬息萬變,現在我們來學習第三自然段。
出示第三自然段
三)精讀第三自然段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這一段主要寫了廬山的云霧什么特點?(瞬息萬變)
3瞬息萬變又是什么意思呢?(很短的時間內有很多變化)
廬山的云霧有哪些變化呢?(隨風飄蕩的一縷輕煙、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一匹四蹄生風的白馬、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4圖片欣賞,讀課文。
5 你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這些變化很快呢?(剛剛還是···轉眼間就變成了···明明是···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又變成了···)
6在本段的最后還有一個符號叫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還有很多變化)還有哪些變化呢?(學生自由說)
(學生開始的時候只說有關于動物的想象,點撥之后想象比較豐富)
7仿照課文中的句子把剛才想到的變化連在一起說說。
說得真好,變化這么多這么快,用一個詞來概括就叫——瞬息萬變。
8 齊讀第三段,練習背誦。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置身于這“千姿百態”的云霧之中,你們舍得離去嗎?欣賞到這“瞬息萬變”的云霧,你們還想踏上回家的歸程嗎?來到廬山的人們,都會有這樣的感受——
1齊讀最后一節。(板書:令人流連忘返)
流連忘返是什么意思?(對景色非常喜歡,舍不得離開)說明作者對廬山的云霧非常喜歡。
2用“流連忘返”說話。(美麗富饒的南沙群島,風景如畫的西湖,連綿起伏的長城,美麗的北大荒···)
三小結: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所以吸引了許多的游客,我們一起來向大家介紹神秘的云霧吧!
齊讀課文
四拓展延伸
1廬山四季風景如畫,古代許多詩人都留下了千古傳誦的詩句,如大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和蘇軾的《題西林壁》。
2仿照課二、三段,寫一段話。
傍晚,西邊的天上出現了千奇百怪的云彩。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2.品味比喻,感受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走進廬山云霧奇妙的意境,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3.學習“總-分”的構段方式,結合第三自然段練習仿寫。
4. 用“流連忘返”練習說話。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感悟廬山云霧“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的美。
認識“總-分”的構段方式,學習二、三自然段的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