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教案3
遠處傳來的悠遠的鐘聲——(三、四句)
沒有父母的關懷,沒有孩子的歡笑,有的只是--讀古詩
沒有家鄉的山水,沒有熟悉的鄉音,有的只是——讀古詩
四、“出境”體會表達方法。通過景物描寫表達了自己感情,情景交融,達到美的藝術境界。
1、教師口述作者描寫的畫面或生設計誦讀古詩的旁白(即在理解感悟古詩的思想感情過程中,感受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并在創編古詩時,有初步的運用)。
在一個月色朦朧秋霜漫天的夜晚,張繼坐的小船停靠在楓橋邊,天氣寒冷,他把外衣裹得緊緊的,江邊的片片楓葉和江面上的點點漁火使他感到孤獨,使他難以入眠。此時,寒山寺的鐘聲傳到了張繼搭乘的客船上……
2、在教師的引導下聯想類似的感情經歷(夏令營活動中的感受),遷移運用表達方法。
五、整體感知古詩寫法,拓展探究。
1、師生討論:我們學過的古詩或課文中,有沒有用到過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2、若有時間,安排學生現場練習一段情景交融的片段:今天上課前的心情如何?能否以寫景來襯托你當時的心情?
板書設計:
楓橋夜泊
景:月落 烏啼 霜滿天 江楓 漁火
情:清冷 孤獨 寂寞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