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一、實物揭題,導入新課。1. 出示實物,問:這是什么?邊板書:聽診器,邊問:誰能為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對它的了解?2. 引導質疑:看到這聽診器,你想知道些什么?(學生可能會問: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怎樣的?為什么會發明?怎樣發明的?……根據學生質疑情況板書:世界上第一個,及問題)3.揭題,讀題。教師過渡:這篇課文就是講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發明的經過,認真讀這一課,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弄清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形狀。1.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邊讀邊思上面提出的問題。2.檢查朗讀(采用輪讀的方式),根據朗讀的情況適時正音、正句,思:是誰發明的?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怎樣的?3. 交流:⑴ 是誰發明的?(板書:雷奈克,指讀、齊讀正音)⑵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怎樣的?你能否畫一張簡圖來介紹?① 指名板畫,其余學生自畫。② 以書本內容為依據,討論是否正確,并指名介紹聽診器的形狀。(正形:喇叭狀) 4.小結:能解決這些問題是我們認真閱讀的結果。三、再讀課文,理清段落。1.默讀,思:為什么要發明?怎樣發明的?分別是課文哪些段落的內容?2.交流,弄清這些內容相應的段落。3.小結課文的先后內容。四、讀第一部分,弄清起因。1.指讀,思考原因。2.討論:出示:一個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內臟運動就會出現異常。⑴理解:異常。⑵用“如果……就……”練說話,。①如果內臟運動出現了異常,就—————————————————————。②如果能及早發現人體內的這些變化,就—————————————————。③如果能及時診斷,就—————————————。④如果能治療肺結核病———————————————————。3.齊讀第一自然段。五、讀第二部分,弄清發明的經過。1.自讀,思發明的經過。2.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小組討論,大堂交流、評議。)3.同桌配合做游戲:一生用手指輕劃桌子,一生用耳朵緊貼課桌聽,親身感受。4.用“果然”說剛才的游戲。5.引讀第2-4節,并適時啟發想象:[雷奈克試了試,聲音果然沿著木板傳了過來。(想象:這時,他會想:——————)他高興極了,————-。他把小木棍的一頭————,另一頭——————。!——————(指導讀出驚喜。)(想象:這時,雷奈克————————)就這樣,————,然后————。以后,雷奈克又發現——————。于是,他————————,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6.復述發明的經過。六、再讀,感悟雷奈克的精神,總結全文,升華情感。1.用喜歡的方式再次讀文,說說讀了課文,你想說些什么?2.交流,體會、學習雷奈克愛觀察,肯動腦,愛百姓,愛事業的精神。3.小結:任何的發明創造都不是偶然的,都需要不懈地觀察與研究。小朋友只要勤于觀察、研究,就會有收獲。七、教學生字詞。1.指讀。2.限時默記。3.交流記字方法,個別正形:狀、診、肺4. 觀察田字格中的字形,注意占位的特點。八、作業:1.抄寫詞語。2.用“如果……就……”,“果然”造句。3.把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經過講給父母聽,請他們評分。4.搜集、閱讀科學家發明創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