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稻秧脫險記》教學實錄
師:雜草厲害不厲害?兇不兇?(生:厲害,兇)這就是“氣勢洶洶”。雜草野蠻不野蠻? (生:野蠻)講理不講理?(生:不講理)這就叫“蠻不講理”。雜草讓小稻秧發言嗎?(生:不讓)這就叫“不由分說”。各位“雜草”請回去。 (笑聲)
(老師拿下小黑板,學生讀上面的詞語: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不由分說)
[評:這幾個詞語處理得很高明。高明就高明在不是老師一廂情愿地去灌輸,而是借助情境啟發學生去自悟。詞屬于第二信號.只有當它與第一信號——即它聽代表的客觀事物聯系起來時,這個詞才有意義:于老師進行詞義教學,就是讓學生在這兩種信號系統之間建立起聯系]
師:(指“警覺”)看來這個詞語要老師幫忙了:誰不需要?
生:“警覺”就是靈敏的意思。
生:“警覺”就是感覺到了什么,然后他抬頭看看。
師:有一點意思,但沒說清楚。下面老師表演一下。看了老師的表演,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也不一定說得出。
(老師請兩位同學一起表演。一學生讀書,一學生當噴霧器大夫,老師當雜草)
生:“突然,一陣毛毛雨從天上飄下來,一棵雜草警覺地抬起頭,看了看天說——”
師:(表演“雜草”警覺地抬起頭,看了看天)“不對呀,大晴天怎么會下雨呢?”
生:“這時,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來——”
生:(表演噴霧器大夫)“這不是毛毛雨,而是化學除草劑——”
師:“你是誰?”
生:“我是噴霧器大夫。平時,你們欺負小稻秧,現在輪到你們倒霉了。”
師:什么是“警覺”,你們看到了嗎?我們再表演一下“警覺”,請大家看清楚。
(師生又表演了一次)
師:懂了嗎?這就是“警覺”的意思。不要說,體會一下就行了。(拿起小黑板)請大家讀——
生:警覺,警覺;
[評:課文中的一些詞語,只要“意會”一下就行,不一定要“言傳”。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老師在教學詞語時,常常將“教參”或詞典上的解釋一字不漏地抄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以便在考試時不丟分。這樣做既加重了學生負擔,實際效果也不好。于老師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1
師:再看“收拾”。這個詞誰讀量子?
生:“收拾”就是欺負我。我就打你。
師:請你讀讀書上的最后兩節:
(生讀書)
師:懂了嗎?
生:就是把你打死:
師:是我嗎?(笑聲)
生:就是把雜草毒死。
師:對,“收拾”在這里就是這個意思:你是怎么懂的?
生:我讀了后面的課文懂的,后面寫“雜草紛紛倒了下去”。
師:倒下,就是完蛋了,被消滅了c這下你是真的懂了。
師:大家再聽我說一句話:“早晨,媽媽對我說:‘把你的房間收拾一下,下午有客人來。”這里的“收拾”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