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學生做會讀書的人——我教《小稻秧脫險記》
新課標上還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之一是培養學生的欣賞和評價能力。怎么去培養?這無疑是有益的嘗試。]
三、探究讀————凸顯學生的理性
師: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提出問題往往比發現問題來得更為重要。現在就請同學們去讀書、交流。
生分成小組邊讀邊交流。
……
生:雜草們為什么蠻不講理呢?
師:這個問題有意思,請各小組討論討論。
生在小組內充分探究。
生1:我覺得他們是壞人,品德敗壞。(應該是這樣吧)
生2:其實雜草們也需要營養。(說得有理)
生3:雜草們或許是長錯了地方,大田是小稻秧的家園呀!但是他們想要生存,所以不得不搶小稻秧的營養。(你的分析真是透徹)
生4:蠻不講理是雜草的天性。他們總是不為人們做貢獻,而是想方設法搞破壞。(很有見地)
……
師:還發現了哪些問題?
生:書上說,“不一會兒,雜草們紛紛倒了下去。”在倒下去的最后一刻,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師:這是一個有價值的發現。誰先來說說?
生1:“噴霧器大夫真厲害,下次見了他,我就逃跑。”(可惜,已經沒有下一次了)
生2:“噴霧器有什么了不起,我們的兄弟一定會來收拾他的。”(看來,你還是一棵很有斗志的雜草)
生3:“快,告訴弟兄們,快離開大田。”(你是一個富有愛心的孩子)
生4:“噴霧器大夫,你放了我吧,我以后再也不和小稻秧搶營養了。”(生存是每一種生物的本能,但這一次卻無濟于事)
……
生:我想知道噴霧器是什么?
生:我想問問除草劑里都有哪些東西?
……
[隨想:“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這是無數教育家所信奉的教學真理。在鼓勵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新課堂秩序下,我們應該積極為學生營造自主探究的閱讀氛圍,倡導閱讀反思,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對于學生們感興趣的提問:“雜草們為什么蠻不講理呢?”“在倒下去的最后一刻,他們會說些什么呢?”“我想知道噴霧器是什么?”“我想問問除草劑里都有哪些東西?”等等,教師要引領學生通過互動、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相互啟發,取長補短,讓學生們在思考、討論的過程中,釋放思想、碰撞思維,形成智慧。這樣,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深層理解,讓他們在閱讀的實踐中進行平等對話;一方面很好地培養了學生探究性閱讀的能力,凸顯出了學生閱讀活動中的理性。]
四、創造讀————再現學生的靈性
師:有聲的讀書是一種享受,有形的讀書是一種創造。誰能用動作、形態或者其它方式來創造性地讀讀課文?
……
生:“一陣微風吹過……又向上挺了挺身子。”(一學生邊讀邊搖手[微風],接著手舞足蹈起來[跳舞],然后猛吸幾口氣[吸收營養],最后又拍了拍肚皮[挺身子]。)
生:我來讀,“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啦。”(生讀完后接連喘了幾口氣,還耷拉著腦袋,慢慢往下倒去。)
生:“小稻秧氣得臉色蠟黃,當場就病倒了。”(生有意垂下眼皮,面無表情,讀著讀著,忽地倒在地上。引得大家一陣笑聲。)
……
師:誰愿意到臺前來表演表演?試著使用自己創造的語言。
生走上講臺(三人),分別扮演小稻秧、雜草、噴霧器大夫。
……
生2:(對噴霧器)你是誰?敢壞了我們的好事?(生自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