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第一課時說課稿
2、朗讀體驗法:《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教學中我以讀為主,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加深朗讀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我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不斷激發學生情感,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詞語,在讀中積累詞語和句子,并在讀中加深體驗,受到美的熏陶。
六、說教學過程
(一)走進西湖
1、導入: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今天這節課,就請同學們和陳老師一起,來一次文中游西湖吧。(出示課題,齊讀)
2、西湖的秀麗,不僅表現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現在環抱她的群山,不論從哪個角度來遠眺、近賞,西湖總是那樣的秀麗,令人流連忘返。現在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西湖風光吧。看,遠處就是西湖!(幻燈片播放一組西湖的圖片,定格在課文插圖:西湖全景圖。)
3、眼前的西湖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學生自由說。
【設計意圖: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課一開始,我就用一段優美的導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利于學生學習的環境。接著出示關于西湖的一組精美圖片,使學生對本課所展示的西湖美景有所了解。最后讓學生暢談西湖印象,使學生在欣賞與交流中進入情境,走進西湖。】
(二)感受西湖
1、同學們說的真精彩,其他同學聽的也很認真,我知道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走進西湖去欣賞一番。下面就請同學們把語文書打開到32頁,再去回顧一下課文。
2、課前,同學們都已經借助評價手冊做了充分的預習,陳老師就來考察一下大家的預習成效。
3、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每自然段讀完,出示本段生字詞,指名生讀,齊讀字詞。
【設計意圖:我們的學生已經進入三年級了,對字詞的讀音、詞語的基本理解等要求也提高至課前預習的要求里。為了體現中年段預習能力的提高和預習的成效,我將生字詞的檢查與教學融合在文章的初讀中,既檢查了文章的朗讀,也檢查了生字詞的掌握。】
(三)品味西湖
1、學習第一自然段
★ 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
(1)理解 “素有”、“明珠”
(2)齊讀第一段。
【設計意圖:“西湖,就是這人間天堂里的一顆明珠”為本課教學的核心,通過重點詞語“素有”、“明珠”的理解,使學生了解到杭州西湖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通過朗讀,感悟其獨特魅力,為后文“遠山和湖面的美麗景色”和“西湖主要景點的旖旎風光”的學習埋下伏筆。】
2、學習第二自然段
★ 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只見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一群群白鷗飛掠過湖面,在陽光下一閃一閃,好看極了。
(1)你覺得這山怎樣?(板書:山巒)從哪里體現出來的?
a、通過朗讀自己讀、指名、齊讀等不同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理解“山巒”、“層層疊疊”、“連綿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