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人敲門的時候
教學目標:本次口語交際練習,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可以通過這種生動的生活實際的模擬演習,增長生活知識,增強防范意識,以便他們能學會自我保護,適應社會生活。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表演引出課題。
星期天,爸爸媽媽都去上班了,家里只有你一個人,有人敲門,大家看看這位同學是怎么做的?
兩名學生上臺表演。
生1:(獨白)好大的一個家,星期天爸爸、媽媽都上班了,我一個人在家真無聊,看看電視吧(高興地打開電視機)。唉,都不好看——(這時,有人敲門)誰呀?
生2:我,你爸爸的同事李叔叔。
生1:(自言自語)李叔叔,我怎么沒聽爸爸說過呀?
生2:我是新來的,時間不長,是你爸爸讓我來拿東西的。
生1(做開門的姿勢)李叔叔請進。叔叔喝茶。
生2:你媽媽在家嗎?
生1:不在家,有事嗎?
生2:沒事、沒事。
生1:李叔叔我爸爸讓你拿什么東西?
生2:(手拿匕首放在生1的脖子上,嘿嘿一笑)拿……拿錢。快把你家里的錢拿出來,不然我殺了你。
生1:害怕地哭起來并把錢拿出來。
師:你覺得這個學生的做法可取嗎?
生:如果是我不認識的人,我就不給他開門。
生:我要先問清楚他是誰,如果認識我就給他開門,如果不認識,我就不給他開門。
生:老師,如果是我,我就給我爸爸打個電話,問問爸爸認不認識這個人。
(點評:記得有位教育家曾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這一教學環節,我別具匠心的設計這樣的開頭,不僅巧妙地敘述了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而且一掃學生對口語交際的畏懼心理,使口語交際教學頃刻間變得生動有趣充滿了誘人的魅力。)
三、演一演、評一評。
師:如果你一個人在家,有人來敲門,你會怎么做呢?和你的同桌或好朋友演一演好嗎?
生自愿結合,互相說一說、演一演。
師指名上臺演。
兩個學生上臺表演(表演內容:星期天獨自一個人在家,有人敲門,他仔細詢問敲門者的身份,并打電話核實。)
師:你覺得他們表演的怎么樣?
生:老師,我覺得他很聰明,他不清楚敲門者是誰的時候,給他爸爸打電話,問問有沒有這個人,是不是爸爸讓他來的。
生:如果我是那個小男孩,我會假裝給他開門,然后偷偷的給爸爸打電話,看看爸爸認識不認識他,如果我爸爸不認識他,我就打110報警,讓警察來抓他。
師:當有陌生人敲門時,打電話核實身份,這個方法不錯,同學們還有什么好辦法嗎?
師指名上臺表演。
表演內容基本同上,主要用仔細詢問家長身高、長相、愛穿什么衣服等來核實身份。
師:同學們,看完這個表演有什么話要說嗎?
生:如果是我,我也會像那個同學一樣問問我爸爸或我媽媽長什么樣,有多高,今天穿什么衣服,如果他都答對了,我就給他開門。
生:老師,我不同意上面同學的說法。如果他是你的鄰居,離你家不遠,你爸爸、媽媽長什么樣,他一定很清楚,就是他把我的問題答對了,也還要問問他來我們家干什么,然后給爸爸媽媽打電話。
生:我會問他我爸爸在哪兒上班?我爸爸在那兒干什么?
師:仔細詢問家長的身高、長相、愛穿什么衣服來核實身份這個方法想的很好,不過我們也不排除那位同學說的鄰居做案的嫌疑。所以同學們要多長個心眼,打個電話問問家長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