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教學反思
一、抓朗讀
在語文課堂上,我始終強調朗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課前預習,我讓默讀課文,找出描寫聽診器發明經過的詞、句子;課上,始終強調朗讀,只有通過朗讀學生才能進入角色,進入課文的情境,學生才會對課文會有比較深刻的領會;課上讀書形式多樣,通過范讀,練讀,指讀,選段讀,男女分讀,而且讀得好壞不算,首要條件就要聲音響亮,用自己的聲音激發自己的信心,我行,我敢讀,我要讀。
二、善想象
學生的想象是豐富的,如果我們無法創設一種情景讓他盡情“散發”,那么無疑會抑制學生想象力的發展。我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在課文的情景中,把自己當成文中的人物來思考、來動作,從而讓學生來領悟體會當時雷奈克的感受、想法,在教學中,為使學生更好地體會雷奈克所見所感,我就讓學生扮演文中的人物,從而體會該角色在故事情節發展過程的不同表現。在感悟課文的同時,語文教學決不能忽略語文能力和思辯能力的訓練,能力的培養不能空穴來風,找準生發點訓練,則能收到多種功效。在指導“如果……就……”造句時,抓住文中句子——一個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內臟運動就會出現異常。出示四句寫有“如果……就……”圍繞課文內容的填空,進行環環相扣地推理造句,既培養了思維能力,又進行了說話訓練。
三、重合作
從課堂教學的效率來看,自主合作學習不僅有利于擴大參與面,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而且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體意識的形成。由于學生在小組內、在同伴間,在合作學習的形式過程中,緊張情緒將大為緩解,害羞心理將更容易克服。所以,教學中讓學生在小組內分角色演一演事情的經過,來體會雷奈克的內心活動,讓學生在情境中體會。再用討論、復述的方法幫助學生了解發明聽診器的經過。這就使得情境成為訓練學生直覺思維的最好憑借。這樣學生融入情境之中,而情境也因學生的加入變活了。學生全身心地投入,使情境成了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最佳土壤。
總之,在教學中,要體現“語文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它有很強的思想性和實踐性”的精神,突出情境的開放性、包容性,給學生留下充分的創新余地。這樣,學生經歷了一個觀察、體驗、表達的過程,再來欣賞語言文字,會更加感到語言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