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案例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要使學生在閱讀中啟迪思想、陶冶情操、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本課教學重在創設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聯系生活現象,通過對重點詞句的感悟理解,受到保護環境的情感教育。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對小村莊前后變化的對比中尋找原因,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進而受到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讀懂小村莊發生變化的原因,受到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劃分:兩課時
課前準備:閱讀資料《我國森林資源第五次清查顯示》、《什么是水土流失》以及《植物與水土流失的關系》)
第一課時
一、 揭題導入,學生質疑
(預設:這是一個怎樣的小村莊?這個小村莊發生了什么故事?)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 學習生詞
四、 說說這個故事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走進早先的村莊
1、生齊讀課題。
2、師:山谷中,有一個小村莊。這是一個怎樣的小村莊呢?(出示課件:課文中美麗村莊的圖片并配有舒緩的輕音樂)
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心想,選一處說說小村莊的景色。
生自由說(小河、森林、天空)
[讓學生在輕松舒緩的音樂聲中展開豐富的想象,誘導學生進入情境,激發他們表達的欲望。]
3、師:一句話,這是一個 的小村莊。(美麗、環境優美等等)
4、課文中哪個自然段描寫了小村莊的美景?(第一段)
生練習讀出小村莊的美,指名讀,齊讀,看課件試著背下來。
5、師:這段中有一個詞“早先”(板書“早先”)把這個詞帶進第一句話中去讀讀,想想你從這個詞中體會到什么?(山谷中曾經有,以前有一個美麗的小村莊,現在沒有了。)
[學生總結概括出村莊的美麗特點,學會整體感知“美麗”的段落。詞語教學是中年級教學的重點,緊扣“早先”這個詞語,讓學生辨別感悟,體會其中的含義。]
二.走進后來的小村莊,對比中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