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案例
教學設計理念:
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讓學生從視覺和知覺中感知人類美好和諧的家園是那么的脆弱,從而引導學生不斷提高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學習課文,知道珍愛生命和破壞自然的嚴重后果。穿插情景教學,使學生讀中感悟,自我發現,進一步啟發學生說一說自己能為保護環境做些什么?用實際行動在學校生活中去體現。
教學對象分析:對于生活在農村的的小學生,從小環保意識淡薄,亂丟垃圾的現象隨處可見,環保教育迫在眉睫。班級中普遍朗讀水平較差,思維不夠活躍,有十幾個學生表達能力突出,回答問題積極。
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是人教課標版三年級語文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內容豐富,事例通俗易懂,而且富有哲理性。人與環境息息相關,在教學情景中,注重小山村美好和諧的環境與一片廢墟的強烈對比,讓師生的情感得到共鳴。
教學目標:
1.會認九個生字,會寫13個字,正確書寫“裸露、郁郁蔥蔥、湛藍”等詞語,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湛藍、郁郁蔥蔥、裸露、鋒利、喘氣”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3.感知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4.聯系現實生活,說說自己能為環境保護作些什么。
教學策略:
1.運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中的圖片,感知美好環境的和諧 ,憎恨破壞環境、亂砍濫伐的行為。
2.利用課件中朗讀的片斷,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展開想象的翅膀。
3.舉例說明:a北京申奧成功環境好壞為第一要素;b什么叫“綠色奧運”;c你身邊的事例。
4.利用農村地理環境的優勢,布置學生考察周圍環境,使學生貼近現實、貼近生活去理解和認識。
5.注重啟發、引導學生思考。
6.靈活多樣地體現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教學媒體:多媒體設備 中央電教館資源整合課件
動畫《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趣語導入
1.師述:同學們,伴隨著社會主義的新農村建設,你生活的村子一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吧!你身邊一定有許多新鮮事吧!今天老師要帶著同學們去看一看一個“世外桃源”,看完以后相信你一定受益匪淺的。
2.板書課題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3.課件顯示:美麗的小山村
二、初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
2.交流一下你感興趣的問題。
3.小組匯報學習成果。
4.提問促讀a誰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一聽?
b小山村發生了哪些變化?
三、整體感知
1.媒體資源:課文朗讀。
2.欣賞思考a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什么?b你想說些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4.探究學習
a 美麗的小山村原來是什么樣的?
a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b找出相關的內容讀一讀
b 裸露的土地你見過嗎?
媒體展示
c 為什么樹木會不斷的減少?
a 指名回答
b 討論:人們亂砍濫伐、
d 為什么小山村消失了呢?
a 搶答
b 師生探討得出:人們肆意地破壞環境,亂砍濫伐,破壞生態平衡,使裸露地土地失去了防洪能力。
c 滲透環境教育(課堂練習)、
師述:同學們,小山村的人們只顧眼前的利益,落下這樣的結局,你滿意嗎?想一想:你有什么話要對小山村的人們說呢?
d 討論,自主上臺發言
甲:小山村的人們,你們的行為讓我感到遺憾,你的結局使我深深的同情,你們要早一點清醒,該多好呀!
乙: 小山村的村民們,你們好可憐哦,看到你們村子的毀滅,我的眼眶濕潤了,我們會吸取你們的教訓的,從小就做一個環境保護的宣傳員,為造福地球的人類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