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案例
5.總結:同學們 ,聽了你們充滿感情的發言,我為你們的行為感到驕傲,我相信你們一定會為我們擁有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園而努力的。
6. 拓展延伸(課外活動)
設計一條保護環境的警示語
板書設計:
一個小山村的故事
美麗的家園
鋒利的斧頭
富裕的生活
咆哮的洪水
消失的村莊
教學評價:
1教師評價
課時教學過程安排緊湊,課堂氣氛活躍,在引導學生加強環保教育這個環節上匠心獨運,教學效果比較好。其次是課堂中注重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使學生的想象空間豐富、活躍,整堂課教學重點突出,使師生的在情感上形成了一個共識。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表不要過于嚴肅,要尊重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分析,并做到適時的歸納和總結。
2學生評價
學了這篇課文,同學們在環保意識上提高得很快,認識到人和自然的和諧,同學們對老師的教學方法比較適應,希望老師在教學中注重中等生能力的培養和點撥,放手讓同學們思考探索問題。
教學反思: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是一篇對兒童進行環保教育的好教材,而什么是破壞環境、亂砍濫伐,在小學三年級學生的腦海中還是模糊的,如何因地制宜做到因材施教是這課要突破的難點。作文農村的小學生,很多不良習慣的養成也是在小學低年級,因此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新農村的主力軍----小學生,進行深化環保意識已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圣職責。在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我在教學方法上做到了以下兩點:
一、 情感交融、圖文合一
首先以講故事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然后把學生帶入一個環境幽雅、生活和諧的小村莊中去,利用多媒體中豐富的圖片和情感朗讀來渲染美麗的小山村,然后讓學生抓住“郁郁蔥蔥的森林、清澈見底的小河、湛藍深遠的天空”加以品讀,看圖想象,使學生身臨其境去感受小山村是最理想的居住天堂。這樣為下文小村莊的毀滅作以鋪墊,使學生更能體會到保護環境的緊迫感和危機感。
二、 強烈對比、勝于雄辯
在小村莊變化的過程上,使學生在心里形成一個強烈的反差,然后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假如是你們的小山村,假如你身邊的人就是小山村的人們,你怎么想?以此打開學生的話匣,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發表看法。形成一個保護環境的計劃和行動,然后安排課余每個同學自創一條保護環境的標語,影響和推動全民的環保意識。
在實際教學中,也有不足之處,一是沒有提前安排學生實地去觀察周邊的環境,使學生在感官意識上缺少事例,難于理解。二是在教學中圖片和課文內容有時銜接不自然,缺乏充分的準備。這也恰恰使我在教學上更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多學、多練、多寫,才能積累更豐富的教學經驗。
作者簡介:易鯤,男,1974年生。現在麻城市乘馬崗中心小學任教,是湖北教育學院網絡學習班漢語言專業的畢業生,至今已有十年的語文教學經歷,帶過多年畢業班語文,曾撰寫的《只有一個地球》教學案例在黃岡獲得一等獎,通過不斷的摸索、學習,教學經驗日趨成熟,是學校利用遠程資源進行教學的帶頭人,一直以來,深受學校領導和家長的好評。 在小村莊變化的過程上,使學生在心里形成一個強烈的反差,然后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假如是你們的小山村,假如你身邊的人就是小山村的人們,你怎么想?以此打開學生的話匣,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發表看法。形成一個保護環境的計劃和行動,然后安排課余每個同學自創一條保護環境的標語,影響和推動全民的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