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案例
全新的的教學理念呼喚著全新的教育教學模式,“雙主教學”應運而生,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既要實行教學民主,做到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伙伴的權利,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風,加強對教學全過程的指導,使學習成為目標明確,氛圍愉悅,人人投入,個個實踐,省時高效的學習。《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小村莊,由于村里的人們不加節制地砍伐樹木,在一場連續的大雨后小村莊被洪水卷走了的事。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思維,氣氛活躍。師:我們心中都有一個疑問,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村莊呢?我們一起看看吧?(出示課件)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生:這兒有許多樹木。
生:有一條小河向遠方流著。
生:有許多的人家。
生:天空很藍很藍,河水干凈極了。
師:小村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這是一個美麗的小村莊。
生:生活在這兒的人民一定很幸福。
師:這么樹木郁郁蔥蔥,小溪清澈見底,空氣清新的甜潤,假如你生活在這個小村莊,會感覺怎樣?
生:我會感覺很幸福。
生:我會感覺很快樂。
生:我會感覺很自豪。
師:可是有一天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出示課件:小村莊被洪水卷走了)
(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師:一起讀讀這句話,你心中有什么疑問呢?
生:那么美麗的小村莊為什么被洪水沖走了呢?
(學生自由組合,小組合作學習,匯報讀懂了什么)
師:美麗的小村莊就這樣被洪水沖走了,沖走的僅僅有小村莊嗎?
生:還有那把斧頭。
生:還有那些房子、家具、工具、柴火。
生:還有小村莊的人們,所有的一切都被洪水沖走了。
師:導致什么都沒有了,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
生:人們過多地砍伐樹木。
生:裸露的土地越來越大。
師:學到這兒,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什么?
生:小村莊的人們,你們太愚蠢了。
生:小村莊的人們,樹木是大地的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
生:小村莊的人們,我們應該保護環境。
生:小村莊的人們,破壞自然環境,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啊!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通過直觀畫面,讓學生看到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小村莊,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思維,首先學生感受到“美”的氛圍。然后畫面急劇變化,突如其來的洪水毀掉了這個美麗的村莊,從聲音、畫面方面激活學生潛在的情感。讓他們的思維處于一種張開的狀態,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感受到村莊從“美麗”到“毀滅”的過程給他們帶來的那種震撼心靈的感覺。
在教學完這節課時,我體會到讓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分組討論、合作交流”是一種激活課堂信息交流、促進學習目標達成的有效教學方式。首先是討論前──留出足夠的時間給學生,讓學生開展觀察思考,比如:什么都沒有──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學生經過有目的地觀察和有意識地思想,有針對性去討論,對問題產生了獨特的想法,激發了他們內心強烈的情感共鳴,深深感受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從而深化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