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快樂練習:強化練習(精選13篇)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1
【課業設計】
一、我會選
清澈(chè zhé) 喘氣(zhuǎn chuǎi) 湛藍(shèn zhàn)
卷走(juàn juǎn) 裸露(guǒ luǒ) 雨水奇多(qí jī)
二、我會填
郁郁( )(。 ∏澹ā。┮姡ā。。ā。ā。┥钸h
清( )甜( ) 各(。└鳎ā。。ā。┯校ā。┯
三、我能把加黑的詞換個詞語,使句子意思不變
1、山谷中,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 )
2、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
3、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 )
【能力遷移】
一、照樣子用關聯詞語把兩句話并成一句話
例:山民們喝泉水,山民們牙齒都很白
因為山民們喝泉水,所以牙齒都很白。
1、人們開始砍樹蓋房,造犁。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樹木大量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大雨之后,洪水暴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讀課文,回答問題
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1、“鋒利的斧頭”在文中出現了三次,它象征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都沒有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都沒有了。
3、面對這樣的結果,我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戰奧賽】
調查自己周邊的環境狀況,根據調查情況為有關部門或者個人提供建議。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2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的是由于人們亂砍濫伐,原本靠鋒利的斧頭建造的美麗家園,又終究毀在了鋒利的斧頭之下。課文篇幅短小,語言樸實,然而其蘊涵的道理卻非常深刻。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探究欲望。
教學一開始,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美麗的小村莊”:郁郁蔥蔥的森林,清澈見底的河水,湛藍深遠的天空,如詩如畫,空氣清新甜潤。再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把小村莊的美淋漓盡致在表現出來,使同學們不由得陶醉其中。正當同學們身臨其境地感受著小山村的美景時,我一邊出示小村莊變化后的圖,一邊說: “不知過了多少年,最后這么美麗的小村莊什么都沒有了!蓖ㄟ^這種強烈的對比,巨大的視覺沖擊,深深地觸動了學生的心。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為什么會消失呢?學生們一下了產生了懸念,從而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探究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多元解讀文本,進行心靈對話。
閱讀教學是師生間、生生間、學生與文本間、學生與作者間的審美對話過程。教學中緊緊圍繞“小村莊為什么會消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2 ——4自然段,找出表示變化的時間的詞“一年年”“一代代”,讓學生體會到這個變化的時間很長很長。然后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一代代的人們都做了些什么,把有關的句子劃畫出來。如學習重點句“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這一句時,我抓住“誰家”問學生:“你家想干什么?”學生們說出了 “蓋新房”“做家具”“要柴火”“搭木棚”“造工具”等種種人們只顧自己的生活所需而做的砍伐之事。我說你能從兩個“誰家”體會到什么?學生都說體會到村里的人對樹木的任意砍伐。我又說:“還可從哪個字看出他們任意砍伐樹木?”同學都說“從‘拎’字也讓人體會到那些村民他們想砍就砍,沒有人管他們!边@時我順勢讓孩子觀察后面的插圖,體會村民的無度砍伐所帶來的后果。又如學習重點句“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边@句話是什么意思?帶著問題,讓學生再讀課文,把找到的答案用直線畫下來。這樣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并通過質疑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學文的過程中,也借助了課件的手段,讓學生認識了“犁”,體會了“裸露”,更通過一段真實的影像,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洪水的無情,內心的體驗也更加強烈。
三、通過寫話練習,增強環保意識。
學生通過感情朗讀課文以及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了課文內容,并理解了含義深刻的句子。在學生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的基礎上,最后我設計了一個環節:學到這,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些啥?把這些話寫下來,以通過小練筆來增強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學生們都能聯系實際告誡村莊的人們以后不要破壞環境,要愛護大自然,否則會受到大自然最嚴厲的懲罰。學生們在自主感悟與交流后,情感會自然噴發而出,對這個令人辛酸的小村莊的感嘆會油然而生,保護環境,珍愛大自然的感情也會水到渠成地產生。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首先讓學生觀看展示小村莊原來的美麗景象和洪水來臨后的變化課件。在學生觀看完后問道:“你看到了什么?”學生紛紛發言:“我看到了村前的那條小河,小河的水唱著歌向遠方流去!薄拔铱吹搅艘豢每么髽渖煺怪艿闹θ~,郁郁蔥蔥。”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野花野草“我看到下雨了,雨越下越大,發洪水了,小村莊里的房子、大樹都被洪水沖走了!薄拔疫發現就連斧頭也被洪水沖走了,洪水退去的時候,小村莊不見了。”
這時我進一步引導:“同學們,看到這兩種不同的景象你現在心里怎么想?”學生踴躍回答:“太可惜了,那么美的一個村莊竟然會在一場暴風雨中消失,小村莊的人們為什么要這么做了!薄拔腋械胶茈y過,又感到很奇怪,好好的村莊怎么那么經不住洪水的侵襲呢?”趁學生心有疑問之時,我趁熱打鐵:“同學們,那就帶著你最想知道的問題去細讀課文,看看從中你能發現什么,讀懂了什么?”我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思考的時間,使他們人人都能把課文讀上幾遍。學生置身于自我思索、不斷發現的情境之中,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自然也就憑著自己的能力迎刃而解了。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想主要以這種方式進行講授,先聽課文或看課文視頻——再說說你聽懂或看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然后自瀆課文,自己解決一些問題 ——再讀。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
在指導學生閱讀《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第三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根據自己的理解,用簡筆畫把這段意思畫出來(樹林減少,裸露土地擴大,樹樁遍地皆是,樹林成了房子,家具、工具柴煙)不出所料,學生們興趣盎然,不一會兒,便出了一幅幅生動的簡筆畫很好的體現了人們無知地肆意砍伐,破壞生態環境和無節制地浪費自然資源。我讓學生互相交流,談談自己的創作的意圖和感受。
師:同學們,你們畫得十分生動,講得十分精神,但你們認為為這段該怎么讀呢?
康詩琪:“老師,應該讀出那種十分氣憤的語氣!
師:為什么這么氣憤?
康:你想,那么多的綠樹被這些人天天砍,月月破,做成各種各樣的家具、工具和房子,太氣憤了!
師:那你就用氣憤的語氣讀讀吧!
康面帶憤怒地朗讀。
胡平:老師,我給她提個建議,好嗎?
師:喔,想不到你還有更好的建議,說吧。
胡:我認為應該把“一間間”、“一棟棟”、“應有盡有”、“各種各樣”等詞讀得特別重些,而且我認為也可以讀出惋惜的語氣。
師:為什么?
胡:你想,這些人破樹修房子、做家具不說,他們還修得那么多,家具是要有盡有,工具是多種多樣,這得要破多少樹呀!還住的、用的就行了,干嗎還要破這么多的樹,真是太浪費太可惜!
師生一片掌聲。
師:你就讀一讀。
胡滿臉惋惜之色,邊讀邊搖著頭。
剛讀完:“咚“的一下,一只手高高舉起,這不是“批判大王”馮欽渝么?(平時他最愛雞蛋里挑骨頭,批評別人的觀點,所以落了個“批判大王”的名號。)
我微笑著說:“又有什么更高明的東西嗎?”
馮:老師:我認為讀這段應該讀出高興的語氣。
頓時,我和全班同學吃了一驚,“又在出風頭!”不知從哪個角落冒出這么一句。
馮(臉色并沒紅):你想山坡上那么多樹苗,如果只是擋風擋沙,防什么山洪,豈不是浪費。現在人們把它們修成了一棟棟漂亮的房子,做成了各種各樣的美觀適當的家具,人們的生活不是理幸福了嗎?那心情當然應該高興呀!
一席妙語,令大家暗自心服。不覺為他叫好。
“馮欽渝,人們靠樹雖然獲得了美滿的生活,但后來為什么全村都被洪水淹沒、沖走了呢?”只見一個嬌小的姑娘站了起來,原來是譚夢竹。
師:喔,確實。
譚又說道:我認為破是可以用的,但不能破多了,可以邊破邊栽樹嗎。
師:馮欽渝同學是站在村民們的角度去理解的,認為他們因幸福生活而高興,這是合情合理的,譚夢竹提的建議更是高明,又利用了樹木,又保護了資源,真是兩全其美。既然你們有自己的獨特見解,而且是那么富有創意,就按自己的理解、體會去讀吧!
話音剛落,教室一下子沸騰了,有的面帶怒容,語氣充滿了憤恨;有的語調低沉,惋惜之情溢于言表;有的洋洋自得,為樹林換來的幸福生活而陶醉……
新課程理念強調:尊重學在閱讀過程中的個性張揚,珍視他們在閱讀實踐中的“多元化”和“獨特體驗”。而這些需要在師生平等對話的基礎上和諧地進行,正是教師放心、放手、放權,充分信賴每位學生,才能讓他們主動脈積極地去發現和探究,去用心感悟和品味。教師“甘做平等中的首席”,不失時機地點撥和啟發,激勵和喚醒他們沉睡已久的潛能和智慧,去實現文本、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對話,去實現朗讀的多元化,以讀促悟,以悟助讀。因此,在平等、民主、和諧的對話氛圍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朗讀素養就顯得水到渠成、輕松自然了。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3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的是由于人們亂砍濫伐,原本靠鋒利的斧頭建造的美麗家園,又終究毀在了鋒利的斧頭之下。課文篇幅短小,語言樸實,然而其蘊涵道理卻非常深刻。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探究欲望。 教學一開始,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美麗的小村莊”:郁郁蔥蔥的森林,清澈見底的河水,湛藍深遠的天空,如詩如畫,空氣清新甜潤。再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把小村莊的美淋漓盡致在表現出來,使同學們不由得陶醉其中。正當同學們身臨其境地感受著小山村的美景時,我一邊出示小村莊變化后的圖,一邊說: “不知過了多少年,最后這么美麗的小村莊什么都沒有了。”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巨大的視覺沖擊,深深地觸動了學生的心。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為什么會消失呢?學生們一下了產生了懸念,從而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探究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趣。
二、在閱讀中感悟。
閱讀教學是師生間、生生間、學生與文本間、學生與作者間的審美對話過程。教學中我緊緊圍繞“小村莊為什么會消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2 ——4自然段,找出表示變化的時間的詞“一年年”“一代代”,讓學生體會到這個變化的時間很長很長。然后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一代代的人們都做了些什么,把有關的句子劃畫出來。如學習重點句“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這一句時,我抓住“誰家”問學生:“你家想干什么?”學生們說出了 “蓋新房”“做家具”“要柴火”“搭木棚”“造工具”等種種人們只顧自己的生活所需而做的砍伐之事。我說你能從兩個“誰家”體會到什么?學生都說體會到村里的人對樹木的任意砍伐。我又說:“還可從哪個字看出他們任意砍伐樹木?”同學都說“從‘拎’字也讓人體會到那些村民他們想砍就砍,沒有人管他們。”這時我順勢讓孩子觀察后面的插圖,體會村民的無度砍伐所帶來的后果。又如學習重點句“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帶著問題,讓學生再讀課文,把找到的答案用直線畫下來。這樣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通過質疑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學文的過程中,也借助了課件的手段,讓學生認識了“犁”,體會了“裸露”,更通過一段真實的影像,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洪水的無情,內心的體驗也更加強烈。
三、通過寫話練習,增強環保意識。 學生通過感情朗讀課文以及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了課文內容,并理解了含義深刻的句子。在學生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的基礎上,最后我設計了一個環節:學到這,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些啥?把這些話寫下來,以通過小練筆來增強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學生們都能聯系實際告誡村莊的人們以后不要破壞環境,要愛護大自然,否則會受到大自然最嚴厲的懲罰。學生們在自主感悟與交流后,情感會自然噴發而出,對這個令人辛酸的小村莊的感嘆會油然而生,保護環境,珍愛大自然的感情也會水到渠成地產生。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4
在教學本課的時候我嘗試用以下四步進行教學。
第一步:激趣引題自學探究
激趣引題是指教師的課堂導入自學探究是指教師提示后的學生活動,這一環節起著影響全局、輻射全課的作用。要求教師一堂課的開頭就像一塊無形的“磁鐵”,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兩分鐘,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情緒,打動學生的心靈,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切入口。師簡短的導入為學生自學探究作鋪墊,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地進人自學探究階段。在激趣引題時,我讓學生把自己想象中的小村莊說說畫畫,學生非常感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文章中了。接著就課文提出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了:1)“一切”是什么?2)小村莊為什么消失了?
第二步:解疑引導合作探究
學生自學探究是學中有探,探中有學,一般問題讓學生在邊學邊探中自行解決,不理解或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可集中在這一階段解決,這一步開始付給學生3-5分鐘時間,簡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難點,要求學生不重復、不提與主題無關的問題。通過上一個環節的提出問題,在這個環節中讓學生根據問題進行探究。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學習基本上把問題解決了。
第三步:明理強化實踐探究
這一步既是對探究成績的鞏固,又是對探究效果的檢驗,其作用在于幫助學生學會方法。首先,我根據教材要求和學生合作探究情況,簡要歸納、概括討論要點,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幾句畫龍點睛的話,就給學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要求學生運用自學和討論探究獲得的知識,學會舉一反三,解決類似或相關的問題。
第四步:激勵評價深入探究
這一階段既要總結前三步探究活動的基本收獲,對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究給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結論,為學生今后解決類似或相關問題導向指路。其作用在于進一步讓學生牢記探究的方法,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把學習探究變成自己生活的一大樂趣。通過探究學習這篇課文,學生學會了聯系其他知識展開想象來解決問題。
總的來說,按這四個步驟進行教學基本上體現出探究的意味。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5
一、說教材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二組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編排的課文的第三篇。課文以敘述的語調,優美而富于變化的語言為讀者描繪了一個小村莊早先美麗的村貌,后來由于人們隨意地砍樹,導致了村莊的消失。文中“郁郁蔥蔥、清澈見底、湛藍深遠、清新甜潤”這些詞語畫面感強,讀來瑯瑯上口,是讓學生品味、積累語言的好材料。而在描寫人們隨意地砍樹中,作者又用上了兩個誰家,一個拎字,三個變成,這些關鍵詞語以及排比的句式很好地揭示了小村莊變化、消失的原因。課堂上我們要引領學生細細地品味,培養語感,領悟文本內涵。
二、說設計的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教學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積極為學生創設問題的情境,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以讀代講,在讀中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獲得思想啟迪,體現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
三、說教學目標
基于教材的分析和課標對第二年段學生的學習要求,我預設了以下教學的目標:
1、會認13個字,正確認讀“郁郁蔥蔥”等10個詞語,聯系上下文或生活經驗理解詞義。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段,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詞句,感受村莊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
3、培養環保意識,向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依據教學目標和我班學生學習的特點,我預設教學的重點為: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段
2、抓住重點詞句,感受小村莊的變化以及原因,對環保的主題能有所感染。
這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五、說教學前的準備
學生方面:課前我布置了預習,要求學生把課文讀通順,想想詞語的意思,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教師方面:依據教學的要求制作課件。
(課前預習是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教師的指導,能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六、說教學的流程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預設了以下幾個版塊的教學:
課題質疑,導入新課——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聚焦”美麗,引出話題——探究原因,深入話題——拓展寫話,領悟內涵
下面,我將著重說一說,教學中是怎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第二板塊: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這一環節分三步展開。
1、請學生以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ㄓ捎谡n前布置了預習,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培養默讀的能力,帶著問題讀文,培養邊讀邊思的習慣)
2、反饋交流。
(1)詞語認讀(出示)自由讀,把難讀的詞多讀幾遍;指名讀;齊讀
。2)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或認錯?指導書寫生字“湛”
。3)再說說你已學懂了哪個詞?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理解詞義
(詞語教學是三年級教學的重點之一,以上三個步驟,由感知到理解,符合學生認知的規律)
(4)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述課文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根據文章的開頭,結尾來概括。教師隨機板書美麗——消失這兩個關鍵詞,再想想其中變化的原因,補上板書:不斷砍樹最后請學生依據板書用一句話概括,教師小結學法。(整體感知課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符合學生閱讀的心理,也是課標對中段學生的要求,教師要引導得當,使學生得法)
第三板塊:聚焦美麗深入話題
(1)填空:(第一段共有2句話,第2句話中,用了4個的詞語,描寫了村莊的美麗,可以讓學生細細品味)
。2)選擇一個詞語,說說村莊的美麗,請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這一環節的設計,既理解了詞義,在讀中,又培養了語感,增強學生個性化的體驗)
。3)師生合作讀,引導質疑,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現在還在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學生抓住“早先”這個詞,說說你的疑問,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把話題引向深入。
第四板塊:圍繞變化,探究原因
教師談話導入主題并出示句子: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之所以選擇這個重點句為契入點,是因為這個句子揭示了小村莊消失的根本原因,正是因為人類無窮無盡的欲望,飽一已之私,才毀去了這大片大片郁郁蔥蔥的森林)
而三年級的學生學習能力有限,因此,我們的
老師要精心設計問題,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尋得知識的增量,圍繞著這個重點句,我設計以下幾個步驟的教學。
。1)讀句子,說說感受,讀出你的理解(這是對學生個性體驗的珍視)
(2)再次輕聲讀課文2——3段,找一找,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村民的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預設句1: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梨,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首先請學生輕聲讀句子,哪些字眼跳入你的眼睛?你有什么感受?鼓勵學生說說自已的看法,教師更要以自己激情的評價,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探究的欲望,在教師的評價中,指導學生抓住“拎”,兩個“誰家”“誰家”
讀出人們砍樹時的隨心所欲與不假思索,再通過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等方式,加強理解增強感受。
預設句2: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俪鍪揪渥樱该f體會,讀出自己的感受。學生很容易把注意力關注在“一棟棟、各式各樣等詞上,但這還不夠,三個“變成”以排比的句式,突出了樹被砍得多,消失得快。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到這個句子,朗讀感悟。為此我設計師生合作讀。兩次引讀,語速由慢到快,引導學生體會。
、谙胂笳f話:山坡上的一棵棵大樹倒下了,村子里的多了。
。ㄍㄟ^想象寫話,學生表達出個性化的理解,也拓寬了思維的寬度。)
、刍刈x: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生齊讀句子,師小結存疑:人們的日子過得還不錯,還有什么情況是人們沒有想到或忽視的嗎?
。ㄒ源藛栴}為主線索,進一步探究領悟人們隨意砍樹付出的沉重代價,激起學生新的閱讀期待)
預設句3: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①請學生讀句子,暢談體會,讀出你的感受
、谠倌x課文1—3段,找一找變化的原因。生回讀句1: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梨,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刈x句2: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學生通過讀,更深地領悟到導致災難的元兇正是人類自己。)
、蹌撛O情境,激情引讀:十年過去了,人們家中添置了新的家具,但……;五十年過去了,人們憑借鋒利的斧頭,住進了高樓,用上了時髦的家電,但……;一百年過去了,貪得無厭的人們啊,你給子孫留下些什么呢?(學生讀: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通過這層層推進的引讀,同步輔以多媒體把“不斷”這兩個詞用紅色的字體不斷變大?此茣r間越推越遠了,實質是讓學生感悟到森林遭受的破壞也日趨嚴重,環保迫在眉睫,雖然沒有用語言點破,可學生已能從層次遞進的朗讀中領悟到這一點,這也為下一環節的寫話激起了表達的需要)
第五版塊:拓展寫話,領悟內涵
當學生還沉浸在三次引讀激起的沉思中,音樂響起,同步出示荒漠中裸露著的一根根的樹根,以此為背景,請學生想象寫話: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這句話后的省略號還代表著什么變化呢?
(水本無華,相蕩乃生漣漪。在音樂的渲染中,在發人深省的畫面下,學生蘊集的情感得以噴發,通過寫話學生得到語言實踐的機會,同時在交流中,更領悟到文本的內涵,使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較到的體現與落實)
七、說教學板書:
板書是文本的濃縮,也是課堂上教學重點的體現,因此本課時的板書設計是:
不斷
美麗————消失
砍樹
葉圣陶先生說:要求語感的敏銳,既要從語言文字去揣摩,又應把生活經驗聯系到語言、文字上。這堂課,我力圖引導學生牢牢抓住關鍵詞句,自主探究,以讀為主。使學生既得到學習語言的增量,又受到思維的啟迪,情感的熏陶,而這正是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的要求。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6
一:教學背景: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一座座高樓挺拔而起、使用一次性衛生筷等都被人們認為這是文明和進步的標志。但我國森林的覆蓋率很低。1949年時為7.5%。1991年為13.4%,現在約為13.94%,與全球平均水平31.4%相差還是很大的,要是再不珍惜森林的話,中國的國土將有一半的地區有變為沙漠的危險。由此看來我國的環境形勢相當嚴峻,保護環境,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們面臨的艱巨而緊迫的任務。目前人們對環保的認識依然停留在保護自我利益基礎上,尚未上升到一種理性的自覺的層次。在當今社會,環保意識是人們目前所缺少的,這對社會環境帶來極大危害。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10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精讀課文就是通過寫一個小村莊的人們無節制地亂砍濫伐樹木,周圍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最后受到了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告誡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笆裁炊紱]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由此可以看出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讓學生知道不加節制地砍伐樹木所帶來的嚴重后果,要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從小善待生存環境、保護大自然的意識。下面就是筆者設計的《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第二課時的教學案例
二、設計: 本節課的設計,主要分三部分;
。ㄒ唬⒄n前準備性學習
1、課前,組織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收集圖片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2、了解亂砍伐樹木的危害性。
3、帶領學生留心觀察社會上亂砍樹木,任意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
。ǘ、師生互動
1、復習檢查。
師:課文講了一個小村莊的什么故事?
生:…… 2、再讀課文。
師:你對課文哪個地方印象最深,想和大家說一說嗎?
學生交流。
3、把握重點,理解課文:
師:根據學生交流的感受,篩選出重點句子。出示:“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1)、生讀句子,聯系全文,自由質疑。師生梳理出主要問題。
。2)、聯系上下文解疑。
師:“什么都沒有了”指的是哪些東西沒有了?
生:有美麗的村莊,有房子、家具、工具以及所有靠斧頭得到的東西。
……
師:你能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這個小村莊是怎樣美麗嗎?
學生交流。
師:課件演示!懊利惖拇迩f”,
師:指導朗讀第一段。
師:是什么原因使“什么都沒有了”?
生:結合上下文討論,探究,談出自己的觀點。
師:出示練習,思考:誰家想做( ),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 )。
生:練習,讀課文相關部分。
4、前后聯系,探理激qing:
。1)師創設情景。師邊說述邊演示課件:(這里,是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小村莊……先讓學生感受到“美”的氛圍。然后畫面急劇變化,突如其來的洪水毀掉了這個美麗的村莊,從聲音、畫面方面來激活學生潛在的情感。讓他們的思維處于一種張開的狀態,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感受到村莊從“美麗”到“毀滅”的過程給他們帶來的那種震撼心靈的感覺,為他們理解村莊的消失奠定了情感基礎。)
生前后聯系,總結升華。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
5、結合實際,拓展延伸:
。1)結合實際議一議身邊破壞環境的行為。
(2)為呼吁大家都來關心環境問題,我們可以怎么做?師生交流。
。ㄈ┱n外延申,參與環保:
選做其中的一件事:
收集有關環保圖片、資料,辦一期墻報;或者寫一條警示話,向人們呼吁:熱愛大自然、善待生存環境、保護大自然。
三、反思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使他們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在這課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民主、平等、和諧的合作氛圍,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強化了自主意識,發揮了主體作用,教師從教課文中跳了出來,樹立了為學生而教的新觀念,學生的學習熱情高,參與率高,課堂氣氛活躍,從過去的“要我學”過渡了“我要學”。筆者始終是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討,讓他們從中歸納出正是因為這些村民亂砍亂伐,造成了對周圍環境的破壞,最終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由此看出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然后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會文章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使課堂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生機盎然的舞臺。
孩子們對大自然總是有一種莫名的親近,而且還有著意想不到的創造潛能。學完全文后,采用收集資料辦墻報和寫警示語的形式,讓學生用自己的感受來發展學生的創造性,這是對課文內涵的深度開掘。新課標強調語文教學應該關注文本對學生的人文熏陶,關注孩子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而激勵學生“善于做生活的有心人”,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學習觀。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悟出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結合句子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3、情感目標:教育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告訴他們要注意保護環境,否則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4、發展目標:培養學生愛護家園、保護環境、為后人造福的憂患意識。
【教學重點】了解小村莊變化的原因。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設置懸念
播放課件重溫“美麗的村莊”,引導質疑:小村莊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自主閱讀,交流收獲
1、出示閱讀要求,學生自讀課文。
2、分四人小組互相交流,自主釋疑。
三、探究學習,理解課文
1、深入學習第二自然段:
、拧±斫狻罢l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棵砍下來。”
、啤⊥卣顾季S──補充句子:
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誰家想,誰家……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砍樹。
、恰≠|疑問難。
2、深入學習第三自然段:
、拧〕鍪镜谌匀欢,問:你讀懂了什么?
、啤≈笇Ю首x:你能通過朗讀表達出你的心情嗎?
過渡:河坡上的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你贊成老師的說法嗎?
3、深入學習第五、六自然段:
、拧】凑n件:洪水毀滅小村莊。
⑵ 學生朗讀,質疑。
、恰≈攸c理解: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4、總結升華,領悟道理:
、拧∽x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什么?
、啤W生當小記者去采訪同學。
四、交流搜集到的資料
五、作業
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保護環境的行動方案。
【板書設計】
7、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斧頭(樹減少)
破壞環境
受到懲罰
美麗
什么都沒有了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8
教學要求: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2,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懂得要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教學難點:體會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7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3,齊讀課題.
(一)學習第一段.
課件出示早先小村莊的圖片:看到畫面,你想到了哪些詞語
(將學生反饋的有助于下文教學的詞語板書在黑板上)
2,請同學們翻開課文,自由地將這篇文章讀一讀,找出文中描寫這場面的語句.
3,請多生匯報.
4,顯示語句:"山谷中,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郁郁蔥蔥,村前的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
5,齊讀.
6,你感覺到:這是一個_______________的小村莊.
7,左,右,齊分別讀這一段.
8,老師當記者,生演居民,進行采訪:在這樣美麗的小村莊里住著,你感覺如何
9,交流.
(二)學習最后兩段.
1,一年年,一代代,日子就這么如行云流水般消逝了,現在讓我們再跟著作者一起,將鏡頭切入到幾十年后的這個小村莊,(出示畫面)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課文中也用了幾個這樣的句子來寫這幾個場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3,出示課文最后兩段中的句子.a,(男生,女生分開來)"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可是,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
b,(齊)"什么都沒有了."
4,多美的小村莊啊,就這樣被喘氣的大雨,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看到這番場面,孩子們,你們的心情如何
5,多生體會讀.(邊讀邊指點讀)
6,帶上你們的心理感受,一起來讀.
(三)學習課文三四自然段.
1,此時此刻,老師的心情和你們一樣沉重.為什么這樣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會什么都沒有了呢 我們到哪里找原因
2,(課文中)是的,到課文中去找尋我們的答案,這也是一種閱讀方法.現在請同學自由地,放聲地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你認為哪句最能說明問題,請用"——"劃記起來,反復地讀一讀,待會我們一起再來交流.
2,交流.
3,出示句子.
(1)"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a,請三個同學,分別把句子中的"誰"換成 "我",讀:
"我家想蓋房,我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一棵砍下來."
"我家想造犁,我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一棵砍下來."
"我家想____,我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一棵砍下來."
b,聽出了什么
c,是啊,正是這樣,任何人都可以拎起斧頭去砍一棵棵的樹,所以山坡上出現了——(生接)裸露的土地.這一次就讓我們用我們的朗讀來代替大家的心情吧.
d,齊讀.
(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a,找到了這個句子的同學一起來讀.
b,請自由地將這個句子讀一讀,同桌間討論討論,來完成屏幕上的這個句子.(出示)
"因為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還因為_________________,所以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最后整個村子也消失在洪水之中了."
(3)分組朗讀這句話.
(出示課文最后一段及相關圖片)是啊,由于人們不加節制地濫砍濫伐,才導致小村莊什么都沒有了,房子沒有了-——(學生說)(課件出示最后一句話"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學生心情沉重地讀.
三,拓展延伸.
此時此刻,看到被洪水沖走的這一切,你又想對人們說些什么呢
運用"我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行句式訓練.
板書設計: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美麗 洪水卷走了
隨意砍樹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9
師:真高興看到精神的你,想跟大家聊聊,你喜歡漂亮的衣裙嗎?
生;喜歡。
師:你喜歡美味的蛋糕嗎?
生:喜歡。
師:你喜歡我這個美麗的老師嗎?
生:喜歡。
師:你喜歡美麗的風景嗎?
生:喜歡。
師:哦,你喜歡甜美的聲音嗎?
生:喜歡。
師:是的,美好的事物總能引起我們對美的追求和無限遐想;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小村莊,相信你們一定會喜歡,我們一起去看看。
。ǘ嗝襟w出示美麗的小村莊)
師:好,告訴我,你喜歡這個小村莊嗎?你說
生:喜歡。
師:為什么?
生:因為小村莊上有很多美麗的油菜花。
生:我喜歡這個美麗的小村莊,因為那個水很清。
生:我喜歡這個美麗的小村莊,因為這個小村莊的人都很幸福。
師:哦,你也來說一說。
生:我喜歡這個小村莊,因為這個小村莊的山上有郁郁蔥蔥的森林。
師:哦,郁郁蔥蔥的森林,你看得真仔細啊,是啊,我跟你們一樣也喜歡這個美麗的小村莊,但我更喜歡聽到你們響亮甜美的讀書聲。
。úシ耪n件:配樂第一自然段)
師:好!一起來讀一讀。
。ㄉR讀)
師:聽了你們的朗讀我仿佛聞到了清新甜潤的空氣;誰給我們讀一讀?好你來——
。ㄒ簧酒饋碜x這段話)
師:讀得不錯。
師:再請個同學,李汶澤
。ㄉx這段話。)
師:很好。聽到大家的朗讀老師也陶醉其中了,F在我請你再看這段話,你除了發現小村莊特別的美,你還有什么發現?
師:山谷中早先有個美麗的小村莊,你還有什么發現?除了小村莊特別美,你還有什么發現?
師:一個、兩個,黃書涵你來。
生:那里的空氣清新甜潤。
師:還有呢,黃歆雨。
生:天空湛藍深遠。
師:除了這個小村莊的美,還有哪些發現嗎?你看看,山谷中,早先有個美麗的小村莊。農潔妍。
生:山上的森林郁郁蔥蔥。
師:還有嗎?農瀅橙。
生:村前河水清澈見底。
師:那還有呢,跟老師讀第一句話:“山谷中,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
。ㄉx第一句話)
師:早先有過是什么意思?
生:早先有過,就是以前有過。
師:早先有過,現在這個小村莊還在不在?
生:不在。
師:那你想啊,這么美麗的小村莊現在不在了,你想看看現在的小村莊什么樣子嗎?
生:想。
(課件出示現在的小村莊圖片)
師:看看現在的小村莊,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知道的?黃柳非。
生:為什么以前美麗的小村莊現在怎么會變成這樣?
師:啊,對了,怎么變成這樣子啊,你有什么感受?
師:你覺得怎么樣,看這個圖片,黃崇琮。
生:變化太大了。
師:變化太大了,你的心情呢?
生:很傷心。
師:很傷心,還有呢?黃潔儀。
生:早先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郁郁蔥蔥,現在出現很多裸露的土地。
師:哦,你覺得奇怪嗎?
生:奇怪。
師:你想知道為什么會這個樣子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請讀題目。
(生齊讀課題)
師:好,現在就請你自由地、大聲地朗讀這篇課文:邊讀邊想,為什么美麗的小村莊變成了這個樣子,是誰造成的啊?
。ㄉ杂勺x文,師提示學生要自由讀文)
師:哎,我們班的同學特團結,讀著讀著慢慢地就變成齊讀了。哎,不錯,那你想為什么小村莊變成這樣子?
師:好,覃欣慰。
生: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
師:雨才停下來,結果怎么呀?小村莊,誰接著往下說?好,黃潔儀。
生:因為人們把山上的樹木都砍下來。
師:啊,才會怎么樣呀,是人們把樹林中的樹木一棵一棵地砍下來,才會造成今天的這樣子。你再來說一說。
生:因為人們把樹木砍下來,如果不砍的話樹木可以抵擋洪水,這個小村莊就不會變成今天這樣子。
師:啊,那也就是說是村民自己把自己的小村莊給毀了。是!
。ㄕn件出示學習目標)
師:接下來,請你
“為什么說是小村莊的人們造成這場災難?為什么說是村民自己毀掉小村莊?請你分成四人小組,找出你們認為是村民自己毀掉自己村莊的理由的句子或詞語用橫線畫出來”
。ㄉ纸M學習,師巡視、參與學生學習活動)
師:同學們,下面我們請一個小組的代表把他們交流的意見匯報匯報,把你們小組的理由給我們說一說,黃昱瑜。
生:我們小組畫的是:“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還有“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師:哦,那個小組畫得跟他們一樣的,請舉手(各組舉手示意認同該小組意見)
師:好!小組畫得跟他們一樣的請舉手,意見跟他們一樣的理由?啊,都一樣,還有嗎?除了這兩個地方,你還有什么理由?哪個組?黃書涵。
生:我們小組前兩句和黃昱瑜的小組畫得一樣,不過,第三句我們畫的是“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我們小組是這樣認為的:村民為了眼前不錯的生活,砍掉了樹木,所以才會造成今天的局面。
師:這也是理由之一,是么?啊,哪個小組跟他們意見一樣的舉手,這個理由啊,你認為黃書涵這個小組的理由充分不充分?
生:充分。
師:充分,那么這句要不要畫?
生:要畫。
師:請你補上(生補畫這句話),哦,還有小組要補充嗎?黃歆雨,請你——
生:前兩句跟黃昱瑜一樣,還有一句要補上的“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師:你為什么要畫這一句,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因為小村莊的人們一直在砍伐樹。
師:啊,一直在砍樹,你從哪一個詞知道的?
生:“不斷”。
師:啊,“不斷”,還有呢,針對時間是哪個詞?
生:“一年年,一代代”。
師:“一年年,一代代”說明小村莊的人們一直在什么?
生:砍樹。
師:在這里我要表揚三(一)班的同學,你們真會學習,跟老師也跟同學想到一塊去了。好,我們再一起讀讀這句話。
(課件出示句子:“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保
師:眼睛看一看黑板,誰來讀這句話?黃崇琮。
(黃崇琮讀該句子)
師:周璇詢,你也來讀一讀
。ㄖ荑冏x該句子)。
師:剛才各小組都畫了這句,請你告訴我你們的理由是什么,是村民自己毀掉自己的村莊的理由是什么,你怎么是從這句話看出來的呢?好,農夢婕。
生:“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師:那誰砍。
生:村民。
師:啊,去砍這個樹;這個“誰家”指的是誰啊?
生:村民。
師:誰去都可以,哪一家去都可以,有沒有誰制止他們。
生:沒有。
師:啊,沒有,就拎起斧頭,還有“拎”呢?隆屹。
生:說明他們根本不在乎這些樹木。
師:他們很高興根本不在乎,他們不會心疼,是嗎?黃書涵,你也來補充
生:他們拎起斧頭認真的很輕松地到山上去,不在乎以后的日子怎么樣。
師:啊,你做做“拎”是怎么樣子的(生在座位上模擬“拎”動作)。
師:啊,這說明他們根本不在乎——
生:以后的日子怎么樣的。
師:他們沒有想到,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的什么——
生:后果。
師:后果。好,李冠德,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后山坡上出現了什么?
生:裸露的土地。
師:“裸露”是什么意思?
生:樹木被砍斷了。
師:樹木被砍斷了,是嗎?啊,好,“裸露”呢也就是山坡上沒有了什么?
生:沒有了樹木。
師:沒有了樹木,好,黃柳非。
生:“裸露”的意思就是沒有東西遮蓋。
師:沒有什么的遮蓋?
生:沒有樹木的遮蓋。
師:好,沒有樹木的遮蓋,那你對村民的這種行為,你是怎么樣的感受?
師:剛才你告訴老師是傷心(板書;傷心),那么現在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你的心情是怎么樣子的?
師:好,你說
生:氣憤。
師:氣憤,還有呢,
生:憤怒。
師:憤怒,還有呢?盧瓊俏。
生:生氣。
師:生氣,好!那大家讀這一句話的時候帶著什么樣的心情來讀?
生:生氣。
師:誰來讀?黃柳非。
。ㄉx“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保
師:你覺得她讀得怎么樣?農潔儀
生:她讀得很流利,不過她沒有讀出生氣的樣子。
師:啊,生氣的樣子,如果把生氣的語氣讀出來就更好了,是嗎?但是你的心里面(怎么想),老師知道。誰再來?(一生舉手)
師:你能讀嗎?那你來試試讀好嗎?
生:好,齊讀!
師:好,預備起
。ㄉR讀這句話)
師:我可以從你們的朗讀中感受到大家非常的——
生:(異口同聲:氣憤。
師:這句你應該怎么讀?農夢婕。
。ㄕn件出示另一句話:“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生:很傷心。
師:用傷心語氣,還可以用怎么樣的語氣來讀?黃番。
生:難過。
師:除了傷心、難過,還可以用怎么樣的語氣來讀?黃崇琮。
生:很惋惜。
師:很惋惜,那我們試著來讀好嗎?“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起。
。ㄉR讀)
師:后面這句話你為什么把聲音降下來呢,你覺得怎么樣,你說——
生:傷心。
師:傷心,所以你把語調怎樣啊,降下來了。
生:我傷心。
師:那請你看一下,這么美麗的小村莊,樹木被一棵一棵怎樣——
生:砍下來
師:砍下來,對了;那你想,你又應該怎么樣。
生:傷心。
師:非常非常傷心,那么除此之外,我們會覺得怎么樣啊?
生:氣憤!
師:那么,讀這句話時候也可以用氣憤的語氣來讀一讀;那么,在這些話里你還可以找出村民毀掉小村莊的理由在哪里?
生:樹木被一棵一棵砍下來地砍下來。
師: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地砍下來,就出現了裸露的土地,你還有什么理由?黃榮洲。
生:“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通過這句我能感覺到他們不在乎以后會怎么樣。
師:他們根本不在乎以后會怎么樣,沒有想到砍樹的怎么樣?
生:后果。
師:對,他們就覺得有這些應有盡有的家具,他們生活過得怎么樣?
生:過得還都不錯。
師:過得還好,那么請問“一年年,一代代”是多長時間?文藝霖。
生:“一年年,一代代”的意思是過了很多年,很多代。
師:啊,過了很多代誰還在砍樹,他們一直都沒有想到這后果是嗎?那么請想象一下“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地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地擴大,造成了什么后果,空氣怎么樣?山前的小河怎么了?湛藍的天空布滿了什么?請你想象一下,黃昱瑜。
生:山上沒有郁郁蔥蔥的森林,村前的小河污染很大,天空布滿了烏云,空氣由清新變成了很臭。
師:啊,很臭,不再怎么樣?不再清新甜潤了,是啊,山上的樹木被一棵一棵地砍下來以后,那你想想小河不再清澈見底,空氣不再清新甜潤;那你想象一下,肥沃的土地,滿地的油菜花怎么樣。
生:再也沒有了!
師:再也沒有了,這樣的小村莊你覺得怎么樣。浚ú痢扒f”字里的“土”字)
生:很不好。
師:很不好,可是這些村民還是沒有想到,好,請你再讀這句話,可以用傷心的,也可以用氣憤的,都可以!耙荒昴,一代代”預備齊——
(生齊讀“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師:讀得我的心都疼了。好,再看看這兩句
。ㄕn件出示“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薄安还茉鯓樱壹覒魬艨恐h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都不錯。”)
師:請哪位同學來讀這兩句,韋柳江
。ㄉx這兩句話)
師:好,還記得嗎?剛才黃書涵這個小組,把這個“還“字在這里說得非常準確,誰再來說一說,為什么用這個“還”字?黃柳非。
生:村民把樹木砍斷。
生:說明他們為了眼前的生活都一直在砍樹,不管砍樹的后果。
師:啊,不管砍樹的后果,那村民沒有想到這些后果,最終,災難終于怎么樣?
生:終于降臨了!
。ㄕn件出示句子:“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墒,那個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保
師:好,誰來讀?(生舉手)
師:請第四小組同學來讀一讀,舉手的同學特別多。
(第四小組學生齊讀這句話)
師:你來評一評他們小組讀得怎么樣?黃潔儀
生:他們讀得很流利,把氣憤的語氣讀出來。
師:好,你說,黃凱云,你覺得他們讀得怎么樣?
生:他們讀得很流利,很有感情。
師:把怎么樣的感情讀出來了?
生:很生氣的感情。
師:那想請問,在這個句子里,什么是“大雨沒喘氣兒”?這一回我請沒有舉過手的同學,好嗎,我希望看到你的小手,覃醒禾,什么是“大雨沒喘氣兒”?
生:一連下了一連下了五天五夜。
師: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
生: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
師:這樣的問題你也知道,為什么不舉手啊,其實老師知道你肯定知道。那誰再來?我希望你自信的小手,唐天祥,你來說好嗎?沒關系的我知道你懂
生:一連下了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
師:沒關系的,我知道你懂,你讀對了。
師;好,我們再掌聲鼓勵他一下,好嗎?你知道了,能不能自信地讀一讀。
(生再讀“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边@句話。)
師:好。比剛才有進步。黃思純,你也來讀一讀
(生讀: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
師:好,那“咆哮”,昨天晚上老師讓你查字典了,請你告訴我“咆哮”是什么意思?黃榮洲。
生:氣勢如雷。
師:氣勢如雷。你說,昨晚你查了,是什么意思?“咆哮”——
生:江河奔騰或人暴怒叫喊。
師:這里的“咆哮”是誰?
生:洪水。
生:是誰在“咆哮”?
生:洪水。
師:來看一看
。ǘ嗝襟w課件渲染洪水“咆哮”情境)
師:這是什么樣的洪水?
生:“咆哮”。
師:為什么洪水這樣咆哮,這樣肆虐?為什么?黃柳非。
生:因為小村莊的人不愛護自然界的樹木,隨便地亂砍亂伐。
師:你說得好!你也來說一說為什么洪水這么肆虐?
生:那是因為那些人亂砍亂伐樹木不愛護樹木。
師:黃屹夫。
生:這是因為人們不愛護大自然,遭到了報應。
師:啊,遭到了報應,所以洪水怎么樣。
生:肆虐了。
師:好,你說——
生:因為村民亂砍樹,所以現在沒有樹木來抵擋洪水了
師:啊,沒有樹木來抵擋洪水,說得真好!
生:因為他們亂砍亂伐的時候,他們不在乎樹木。
師:現在老師告訴同學們的是,慶幸的是在這場咆哮的洪水的災難中,小村莊的人們活了下來,那你想對村民說些什么呢?黃昱瑜。
生:我想對他們說在裸露的土地上種上樹木。
師:真好,你也說一說。
生:把樹木種上以后就不要再亂砍亂伐了。
師:你說——
生:讓他們把裸露的土地都種上樹木,讓空氣不再被污染,讓空氣清新甜潤,讓天空湛藍深遠。
師:很好,你說。
生:我想對他們說不要再亂砍亂伐,要不然下次就不會這么幸運地活下來了。
師:韋柳江
生:讓他們不再砍樹。
師:啊,不再砍樹,那我們應該怎么樣啊?
生:(異口同聲地):種樹。
師:對了,應該種樹!同學們啊,不僅小村莊的人們意識到種樹的重要,我們全社會都行動起來了,你們看一看:
(課件出示文字:你知道嗎,在市政府的關心下,我們百色今年的植樹造林落到了實處。從從前的植樹造“零”到現今的“掛牌樹”。由從前提出的“一個人種十棵樹”到“十個人種好一棵樹”的可喜變化。)
師:在西北,在沙漠化的西北,人們已停止使用地下水,他們計劃在2010年來到的時候,所有的農村都停止使用地下水;到2020年,所有西北部沙漠的農村,都會飲用純凈的水;那你說說,我們有沒有信心讓美麗的小村莊回來啊,有沒有?
生:有!
師:對,很有信心讓美麗的小村莊再回來!
師:有信心還不行,還要有行動,得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
師:好,現在請看這個字(師范寫“蔥“字),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辦法來記住這個字?
師:你有什么辦法來記住這個字?
生:只有大家用心去種樹,才會變得蔥蔥郁郁。
師:只有大家用心去種樹,樹木才會變得蔥蔥郁郁;是啊,我相信這個美麗的小村莊會怎么樣啊?
生:重新回來。
。◣熤貙憽按迩f”這兩個字)
師:那作為同學,我們以我們獨特的方式來表達植樹造林的心愿。好大家讀一讀:
。ㄕn件顯示、生齊讀:“植樹造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師:請你說一句話,向社會上的叔叔阿姨發出我們的呼吁。黃潔儀
生:讓我們植樹造林吧!
師:讓我們植樹造林吧!你的呢,黃柳非。
生:造林就是造福我們每個人。
師:造林就是造福我們每個人,說得真好。李冠德。
生:植樹造林,功在當代。給我們的家園更好的未來。
師:很好,讓我們全班一起把這篇課文再讀一讀,我們相信這個小村莊能回來!
準備,《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預備齊——
。ㄉR讀全文)
師:這節課就學到這,下課!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10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在讀中品詞析句,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2.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小村莊消失的原因,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角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中表達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ǘ┻^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以讀為主,開展研究式和體驗式學習,鍛煉創新素質。
。ㄈ┣楦袘B度與價值觀
領會愛護家園、保護環境、愛護樹木,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ㄋ模﹦撔滤刭|培養目標:
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志向、創新思維和創新想像。
教學分析與處理
。ㄒ唬┙滩姆治
這篇文章短小,語言樸實,然而其隱含的道理卻非常深刻,本文沒有一處譴責人們濫砍亂伐樹木的行為,卻把抽象的含義化為具體的物象,讓我們從這些可視可感的畫面中去領悟、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二)學生分析
本文語言淺顯、樸實,用娓娓道來方式向學生講述了一個村莊從發展到毀滅的過程。但文章中也有含義很深的句子,與學生的人生體驗有些距離,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讓學生結合體會,談感受,教師適當點拔。
(三)重點、難點、創新點、德育點、空白點的確立。
重點:
1.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難點: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德育點:
1.通過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
2.通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引導學生為建設和擁有一個綠色的家園做出自己的努力。
創新點:鞏固與創新運用環節中,讓學生自由發言,談感受,表現自己對環境保護的感悟。
空白點:
多處設置空白,主要體現在解決重點,突破難點中。學生自由研讀,提出問題等。
教學內容
本文正如它的題目,講述在一個環境優美的小村莊中,人們靠著手中鋒利的斧頭,將樹木一棵棵砍下來,蓋成房子、造成工具和家具,過上了不錯的“日子”。但是由于過度砍伐樹木,致使土地裸露,終于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將小村莊卷走了。揭示了村莊里人錯誤的行為以及這種錯誤行為引發的嚴重后果──不愛護大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教具的選擇與使用目的
本課教學采用自制的多媒本課件,展示直觀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讓情境再現,使學生多感官參與教學,使學生的情感體驗達到較深的層次,對課文內容有更深刻的體會和感悟。
教學過程
本課采用師生合作研究體驗創新教學程序,重視讀中感悟,誦讀貫穿整個課堂教學的始終。
一、創設問題情境(情境導入)
1.教師播放村莊的畫面,創設情境,學生欣賞感悟,同時設問質疑。
2. 教師導語:同學們,今天老師想給大家講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個小村莊。那里的森林郁郁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這里住著幾十戶人家,靠著周圍豐富的自然資源,用斧頭砍下樹木,蓋成房子,造成各種工具,日子過得還都不錯。(課件出示)你覺得這個小村莊怎么樣?(板書)那么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現在怎么樣了呢?請同學們齊讀(出示“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為什么會這樣呢?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第7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師生合作研究探索(學習2-4節)
(一)學習第二節
1.自主探究,發現問題,
指名讀,質疑。
帶著你的問題,自由讀課文,把你找的答案用直線畫下來。
。ū经h節意在使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并通過質疑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能力)
2.自由研讀,分析理解
。1)設計問題:從哪個句子中知道村里人砍樹的?(留空白,尊重學生的選擇,有觀點后討論,學生可以從關鍵詞、句多角度分析,解決本課教學重點,同時滲透環保教育)(空白點、重點、德育點)
(課件出示)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2)質疑
指名再讀,其他人想一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空白點)
。ㄗ鹬貙W生選擇,留空白,請學生在讀的基礎,提出問題,然后再通過讀來解決問題,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內涵。)
a.理解“誰”
b.理解“拎”(換詞方法)
c.理解“裸露”(出示圖片對比理解)
d.小結:
(板書:隨意砍樹)
(3)指導朗讀
。4)句子訓練
。ㄕn件出示)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誰家想( ),誰家( )……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砍樹 。
。òl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補充句子,把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生活經驗相合)(創新點、留空白)
這里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呢?
。5)小結
(二)學習第三節
設計問題,引發思考:
人們在擁有了房子、犁之后他們停止砍樹了嗎?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1)課件出示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2)理解“不斷砍樹”
。ò鍟翰粩嗫硺洌
理解省略號的作用(此處作者省略意味深長,說明森林的破壞仍在繼續,在這設置空白,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含義,從而達到與作者心靈上的溝通。同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會過度采伐是如何形成的。)(空白點、德育點)
。3)句子訓練
應有盡有家具和各種各樣的工具都會是什么呢?排比句子練習
。ǹ瞻c、創新點)
。4)理解“柴煙”
在這一自然段中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柴煙是指木柴燃燒后所產生的氣體。
人們把這些樹木砍下來后干什么了?這里指樹木被人們砍下來,用來生火做飯、取暖。
在我們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
。ㄍㄟ^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體會文章內涵──環境保護。)(德育點)
。5)指導朗讀
。ㄈ⿲W習第4節
過渡:我們雖然生氣、我們雖然難過,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1)理解“不錯”
。2)出示句子
引讀第四節
。3)情境再現(課件)
。4)談感受
(5)指導朗讀
自由讀、齊讀
。ㄋ模⿲W習第五節
。1)出示句子
引讀最后一節(板書:什么都沒有了)
。2)指導朗讀
三、鞏固與創新運用
1.小結
板書:保護環境
2.情境再現
出示98年洪水的圖片和各種污染環境的圖片
3.談感受
任選其一,想一想,先和你的小組同學說一說:
1.我想設計一句環保公益廣告詞──
2.所有地球村的村民們,我奉勸你們──
3.讓我放飛想象的翅膀將美麗的村莊、咆哮的洪水細細描述給你聽!
。ū经h節是這節課的創新點,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感受,著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11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正確讀出“森林、郁郁蔥蔥”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領會小村莊的前后變化及變化的原因是因為破壞了生態平衡的道理。.
4.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想給大家講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出示課題、齊讀)
2.聽課文朗讀。(播放課文朗讀)
3.再聽一遍,注意朗讀中生字的讀音,并輕聲跟讀。(再播放課文朗讀)
二.自學課文,讀準生字和詞語
1.檢查自學情況。
認讀詞語(出示:犁、森林、郁郁蔥蔥、湛藍、蓋房、砍樹、裸露、一棟棟、柴煙、沒喘氣兒、黎明、咆哮)領讀、指名讀、齊讀
2.聯系上下文解釋:犁、沒喘氣兒、咆哮、湛藍等詞語的意思。(“犁”用課件出示)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這就是那個小村莊,這是個怎樣的小村莊?(出示圖片)并板書:美麗
2.小村莊到底有多美?課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村莊的美麗?請你找一找。(出示句子:山上的森林郁郁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
3.多美的小村莊呀!讓我們來美美的讀一讀吧!(指名讀、齊讀)
4.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仿佛聽到了什么?你仿佛聞到了什么?
a看到了,樹,課文中用哪個詞來形容:郁郁蔥蔥(成片的森林樹葉綠、樹干粗壯,就像一片綠色的海洋。);
b聞到了,空氣,清新甜潤:花兒的香味,果子的甜味;
c聽到了,小鳥嘰嘰喳喳,河水丁丁冬冬,魚兒在水中歡跳;
5.是呀,課文第一自然段就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美麗的小村莊,你能通過朗讀把這個美麗的小村莊展現在我們眼前嗎?(出示第一自然段課文)
四.學習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1.導入:生活在這樣一個村莊里真是幸福!要是這個小村莊能一直這樣下去該有多好啊!可是,事實卻并不是這樣的。(出示圖畫)
2.你看,村莊怎么了?(出示:什么都沒有了!)
出示說話練習:(請你看著圖來說一說吧!)
一個雨季,暴雨下了五天五夜,( )沒有了。
( )沒有了。
( )沒有了。
( )沒有了。
3.你現在的心情還跟剛才的一樣嗎?你的心情怎么樣?(傷心、難過)
過渡:國家環保局對這件事非常關注,今天,他們專門派出研究員來調查了。今天的研究員就是我們全班同學了,課文就是第一手資料,希望你們仔細讀讀課文,邊讀找出小村莊消失的原因?梢宰约邯毩⑺伎,也可以幾個人合作討論。
學生邊讀邊找。
交流。
●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1.指名讀。讀了這句話,你想說什么?
2.想象說話。
誰家想蓋房,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誰家想( ),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誰家想( ),就( )。
……
3.聽了以上同學所說的,你有何感想?
4.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是呀,砍樹對小村莊的人們來說是多么輕松、多么隨便,多么習以為常啊!
● 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1.理解“裸露”。
看到這個詞,你的腦海里出現了怎樣的情景?(光禿禿的一片,土地上沒有什么遮蓋著,這就是裸露。)
●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1.裸露的土地為什么會不斷擴大?
2.體會“一年年、一代代”。
3.小村莊的人們不僅一年砍,兩年砍,而且年年砍;不僅一代人砍,兩代人砍,而且代代人砍,因而導致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4.省略號在這里說明了什么?(說明環境的惡化越來越嚴重)
5.指名讀,齊讀。
●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1.那么,這些被砍下的樹木都到哪里去了?
是呀,(靠著鋒利的斧頭,樹木變成了 ,變成了 ,變成了 ,變成了 ,于是,人們就有了 ,有了 ,有了 ,有了 。┛瓷先ニ坪跏裁炊加辛。(板書:什么都有了)人們因此感到更加幸福、開心。
2.指導朗讀句子。(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五.學習第四自然段
1.這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指名讀第四自然段。(出示第四自然段)
2.解釋“大雨沒喘氣”及“雨水奇多”。
3.你還關注了哪個詞?(咆哮)這里指什么呢?(水流的奔騰轟鳴)
4.請看第二幅圖,所以小村莊怎么了?(出示圖及最后一段話)
六.再學習第5自然段
1.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板書:什么都沒有了
2.這里的“什么”是指什么呢?(房子、工具、家具……)
小村莊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于是,一棟棟房子沒有了,各式各樣的工具沒有了,應有盡有的家具沒有了;甚至連整個的小村莊都沒有了。(看板書一一擦去。并添上:什么都沒有了。)
3.指導朗讀。
同學們,這么美麗的一個小村莊什么都沒有了,此時,你的心情怎么樣?
誰能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七.總結拓展
1.學到這兒,你知道了讓小村莊什么都沒有了的原因是什么嗎?(亂砍樹木、破壞生態平衡)
2.想想辦法,如何才能讓這個小村莊又變回來呢?想好計策,咱們下節課再學。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12
今天,我和學生一起學習了《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課文講的是由于人們亂砍濫伐,原本靠鋒利的斧頭建造的美麗家園,又終究毀在了鋒利的斧頭之下。課文篇幅短小,語言樸實,然而其蘊涵的道理卻非常深刻。
一上課,在導入課文之后,我出示小村莊的圖片并讓學生觀察,然后問:“你看到了什么?”孩子們紛紛發言:“我看到了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我看到了村前有條小河,小河的水很清很清。”“我看到了一棵棵大樹伸展著茂密的枝葉,形成濃濃的綠蔭。”“我看到了村莊后面是連綿起伏的山。”接著我讓孩子們把剛剛小朋友講到的內容連起來說成一段話,并用上平時積累的好詞讓這段話變得優美生動。這樣在無形中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讓小朋友們感受到了村莊的美麗。
以 “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發生了什么故事呢”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初讀課文。然后我直接出示生字、新詞,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并在教學“犁”時出示圖片,讓學生結合圖片認識“犁”,并通過小老師領讀、男女生賽讀等不同的形式幫助學生鞏固生字。這樣的安排給予了學生學習的起點,學生的學習不再從零開始,節省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時,我指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然后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由于三年級的學生概括能力比較弱,因此在這一環節先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概括,培養他們的概括能力,然后再出示填空式的引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樣既能讓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也有助于培養學生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課文第一自然段講的是山谷中曾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這里用了十分優美的語句來描寫小村莊周圍的環境,“山上的森林郁郁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首先,我讓學生自己讀第一自然段,問道:“你讀了哪些句子,仿佛讓你看到了這個美麗的村莊。”孩子們很快讀到了“山上的森林郁郁蔥蔥……”在一次次的朗讀指導中,讓學生把小村莊的美讀出來,讀出喜愛的感情。
第五自然段(結尾段)講到美麗的小村莊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后,被咆哮的洪水卷走,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先讓學生自由小聲讀第五自然段,接著問:“誰來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學生回答:鋒利的斧頭不見了,美麗的小村莊不見了,人們的家園不見了……我再引導他們感受實際生活中小村莊的消失多么令人痛心。這樣,在朗讀時,學生惋惜的感情自然流露,人人情真意切,同時也為下面的學習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美麗的村莊怎么會不見了呢?引出二至四自然段的學習。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快樂練習:強化練習 篇13
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語言樸實,含義深刻。課文通過寫一個小村莊的人們無節制地亂砍濫伐樹木,周圍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最后受到了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告訴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這篇課文寓意深刻,讀后耐人尋味。
學生分析:學生已學習了《美麗的小興安嶺》,已經認識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學生學習這篇課文往往關心的是小村莊的人們是怎么逃生的,他們最后又到了哪里,偏離課文蘊含的道理。
設計理念:閱讀自悟、討論交流是體會文章思想感情,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說課堂教學是一艘即將遠航的船,那么教師就是把握航向的船長,而學生是實實在在的水手,他們是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掌握本課的17個生字及帶有生字的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課文中蘊含的道理,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了解小村莊變遷的原因。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前組織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收集圖片,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鋒利的斧頭”在課文中多次出現,請找出這幾處來,出聲讀一讀。
(1)家家都有一兩把鋒利的斧頭。
。2)不管怎樣,河坡上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3)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2、“鋒利的斧頭”和這座小村莊的消亡有什么關系呢?帶著問題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畫出村里的人家靠著鋒利的斧頭做了什么?
(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棵砍下來。)
2、造成的結果呢?
(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三、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畫出村里的人家靠著鋒利的斧頭做了什么?
。淠咀兂闪烁骷腋鲬粢婚g間、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各種各樣的工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2、出示句子:造成的結果呢?
。ň瓦@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甭撓瞪舷挛恼f說這句話的意思。
。ù謇锏娜思胰我饪撤淠荆鳛椴窕稹4罅康臉淠揪褪沁@樣消失的。)
3、造成的結果呢?
(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抓住“減少”、“擴大”兩個詞,請學生談談對這句話的體會。指導讀出語氣。
四、學習課文第五、六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五、六自然段,提出不懂的問題。
2、“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甭撓瞪舷挛恼f說意思。
(人類通過用鋒利的斧頭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所獲得的一切都將失去,甚至連人類自己也將滅亡。)
五、總結。
1、讀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些什么?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θ魏巫匀毁Y源的濫用,都是一種毀滅。人類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人文奧運、科技奧運、綠色奧運”為理念,我們要保護綠色家園。)
2、交流查找的有關綠色家園的資料或圖片。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洪水卷走
鋒利的斧頭 不斷擴大
裸露的土地區性 出現
教學設計說明:
這篇課文篇幅短小,以一把斧頭為貫穿全文的線索。就是這把斧頭,砍掉了原本“美麗的小村莊”的一切。我從“鋒利的斧頭”入手,娓娓道來小村莊面貌改變的過程及小村莊最后的命運。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會文章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象小村莊的人們肆意破壞環境的行為和小村莊被咆哮的洪水沖毀的慘狀,并通過讀把一些含義深刻的詞句表現出來,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