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案例
1、師:后來的小村莊怎么樣了?到課文中找找有關句子。
“可是,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2、(課件展示:美麗村莊畫面慢速棋盤式退出,取而代之的是沙漠化的村莊圖片)師激情朗誦:什么都沒有了。只有漫漫黃沙,只有大片大片裸露的土地,只有猙獰的石塊。(師板書“毀滅”)
3、師:讀到這,你的腦海里出現了什么問題?(預設:這個小村莊為什么會毀滅?發生了什么事?)
[學生在強烈的視覺沖擊和情感反差下,造成了懸念,誘發學生的閱讀期待,迅速進入課文的研讀之中。]
三、學習課文2—4段,尋找變化的原因。
1、生帶問題自由讀課文2—4段。
2、交流學習收獲:
引導原因一:砍樹
師:砍樹做什么?(蓋房、造犁、做工具、家具、賣錢等)一句話,砍樹為了過好日子。
僅僅砍一兩棵樹來用用,會毀掉一個村莊嗎?他們是怎樣砍的?抓關鍵詞句談談體會。
“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生自由談體會。(點撥:隨意砍,想砍就砍,需要多少砍多少)
課件出示句式練習說話:誰家想 ,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師:像這樣,有多少人去砍?要砍多少次?砍多少棵啊?
生齊讀課文原句。
師:僅僅是一年、兩年這樣砍樹嗎?
師引讀:
一年過去了,山上的樹木在(減少),裸露的土地在(擴大)。
兩年過去了,山上的樹木在(減少),裸露的土地在(擴大)。
五年過去了,山上的樹木還在(減少),裸露的土地還在(擴大)。
十年過去了,山上的樹木還在(減少),裸露的土地還在(擴大)。
一年年,一代代,山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變成了……,變成了……,還有大量的樹木……。
3、師范讀課文2、3段,男女生合作讀2、3段。
4、師:再問你,僅僅砍一兩棵樹來用用,會毀掉一個村莊嗎?用一個詞說說他們是怎樣砍樹的?(板書:大量地砍、不停地砍、只砍不栽)
[在反復的對話中,學生的認識加深了,教師的追問,促使學生不得不抓住課文的重點句子,品味思考。在設境反復誦讀中,學生的情感受到了感染。]
引導原因二:洪水泛濫
指名讀有關句子,理解“沒喘氣兒”
5、師:大量地砍樹、不停地砍樹、只砍樹不栽樹,再加上洪水泛濫,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最終走向毀滅?硺渑c洪水泛濫有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