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飛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本課新詞。
2、讀通課文。有感情的朗讀銀色飛機和航天飛機的對話。
3、激發(fā)學生興趣,幫助了解航天飛機的特點和作用。激發(fā)學生從小熱愛科學、樹立遠大理想。
教學重、難點:了解航天飛機的特點和作用。
突破措施:能使用科普文章的閱讀方法,讀懂課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出示課題,猜想《航天飛機》介紹了哪些內容?
2、初讀課文,歸納課文介紹了航天飛機的形狀、特點、用途。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學,按照預習常規(guī)及其本課學習要求進行獨立學習或小組學習,學習要求可如下:
(1)讀通課文,正確朗讀生字,注意多音字的讀音。
(2)提出不懂的問題。
(3)思考(討論):航天飛機的形狀、特點、用途。
2、檢查字詞
3、檢查課文朗讀,讀通課文,生字、多音字正音。
4、質疑解疑
5、讀了課文后,有什么感受?(學生可各抒己見,體會文章是用生動的擬人化語言來介紹科學知識的。)
三、學習課文
(一)精讀第二自然段。
1、航天飛機在干什么?
2、請細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介紹了航天飛機的什么特點?試一試用朗讀來表達它的特點。
3、反饋。
(1)出示:突然一聲呼嘯,一個龐然大物騰空而起。只見他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腦袋,方方的機尾,轉眼間便飛得無影無蹤了。
(2)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航天飛機的特點?隨機點擊“龐然大物”“騰空而起”“轉眼間”“無影無蹤”。(板書:龐然大物)指導朗讀。
4、小結:航天飛機是個龐然大物,它飛得很快。飛機可不知這些,他想:(生接)“這是什么呀?怎么飛得這樣快呢?”它去請教了誰?智慧老人說些什么呢?
(二)精讀第三自然段。
1、請學生自讀第三自然段,劃出智慧老人的話。
2、小組學習:讀一讀智慧老人的話,你了解了航天飛機的哪些特點?
3、學生交流,老師點撥。
(1)出示:“剛才你見到的是航天飛機,他比你飛得更高更快。你能飛兩萬米就不錯了,他卻能飛幾十萬米高。從東海之濱到帕米爾高原,他只需要飛行七分鐘,而你卻要四個多小時呢!”
(2)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他飛得比普通飛機更高更快?智慧老人第一段話是通過列數(shù)據(jù)來說明的。(同時點擊出“兩萬米”“幾十萬米”“七分鐘”“四個多小時”)(板書:更高更快)
(3)指導朗讀。
(4)出示:“航天飛機本領可大了!他能繞著地球轉圈圈,在太空中釋放和回收人造衛(wèi)星。衛(wèi)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衛(wèi)星撈回機艙,帶到地面上來維修。”
(5)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他本領可大了?智慧老人說的第二段話是通過舉例子來說明的。(同時點擊出“轉圈圈”“釋放”“回收”)(板書:本領可大了)
(6)指導朗讀。
4、看圖說話練習:因為( ),所以( )。
5、小結。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三)講讀第四自然段。
1、討論:普通飛機聽了智慧老人的話后,他會想些什么?
2、學生找出智慧老人所說的話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