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音樂的白鯨》課堂實錄與點評
2.重視語言文字的理解、品味。人文性是語文學科的靈魂。課程標準十分注重語文學科人文性的特點,強調了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等。與人交流閱讀感受以及有感情地朗讀,都是建立在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的基礎上。課堂上教師設計的問題很具有開放性,讓學生認真讀第四自然段,交流讀懂了什么?學生通過對語言的理解、感悟,體會到白鯨處在極其危險的境地,如果不馬上營救會有生命危險。學生關心白鯨的命運,為它擔心著急。在學文的過程中,教師也適時地引導學生品味詞語的意思,使學生在欣賞、品味中不知不覺地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
3.重視以讀為本。閱讀教學應該讓學生充分地自己讀書,讀出聲,讀出味,讀出情。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文意;在讀中培養語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在讀中積累語言。為此,課堂上老師采取了多種形式的讀,學生從能讀到會讀,再到有感情地讀,讀出了層次,體現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像開始檢查讀書時學生只是能讀通,在老師的引導下,了解了白鯨遇到的危險時,學生已經和作者、和白鯨產生了共鳴,展開了對話,這時的朗讀水到渠成,學生有感而發,讀出了真實的感情。在讀到人們想盡辦法,白鯨終于得救時,《藍色的多瑙河》音樂響起,學生的朗讀更有感情,讓人感動。
4.重視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課標中提到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同的人對不同的文章、語句會有不同的理解,課堂上教師非常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比如,在讀搶救白鯨的經過時教師讓學生談各自受感動的地方,學生對“正巧一個獵人發現了這群遇險的白鯨,馬上向附近的村莊報了信”一句很受感動。通常我們會認為學生應該抓住“馬上”一詞,體會獵人非常急切,一刻也不耽誤,要盡快搶救白鯨。可是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體會到作為獵人,他們不去捕殺白鯨,而是想辦法搶救白鯨使他們非常感動。學生的感受是不同的,見解是獨特的,使文章的內涵更豐富了。語文課文內容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體驗是多元的,因為教師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使教材更加豐滿起來。